变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变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ID:38621616

大小:74.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6-16

变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_第1页
变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_第2页
变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_第3页
变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_第4页
变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变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变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经常要用到变式:变式就是在教学中,从不同角度组织感性材料,不断地变换事物的非本质性属性,而突出本质属性,并使有关的本质属性相互“联结”,形成“主心骨”,让学生领略“万变不离其宗”的奥妙。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的一些尝试。一、       变式在概念教学中的作用:小学数学概念的一个基本特征是抽象性,而小学生的思维又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变式,有利于对概念的理解和提升。如:教学“认识分数”时,有位老师是这样设计的;教师创设了猴妈妈分苹果的情境:猴妈妈给四只小猴分苹果,她带来两盒苹果,小猴打开

2、一盒(4个苹果),师问:怎样分才能公平?接着分第二盒,(8个)(没打开),师还是问;要分得公平,怎样分?然后,教师追问;为什么苹果数量不一样,都用四分之一来表示?学生说:把一个东西平均分成四份,取其中的一份就用四分之一来表示。接着老师又出示12个苹果,你能从图上找出它的四分之一吗?在这个片断中,为了使学生能深刻认识四分之一,老师变换非本质性属性,让学生分4个苹果,8个苹果,12个苹果的四分之一,突出不管分多少个苹果,只要把它们平均分成四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四分之一表示。在几何初步知识的概念教学中,如果仅以某种位置的图形引导学生理解,由于小学生思维的具体性和感性经

3、验较狭窄,会导致对知识理解的片面性。因此,在几何知识的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应用变式,将各种不同位置的图形呈现给学生,帮助学生更透彻地理解知识。有位教师教学《认识线段》一课时,为了给学生巩固对线段知识的认识,设计了一个“出手指”的游戏,将各种不同的图形展示给学生,请学生运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判断。当大屏幕上出现这样一个图形时:   一个女孩子判断它是错的,问她:“你觉得它错在哪里呢?”那个女孩子说:“它是斜的,而线段应该是平的。”这时的教师意识到呈现给学生的图形过于单一,因此学生已经在头脑中给线段建立了一个固定的模式。于是教师带领学生紧紧围绕“线段”的特点加以判断

4、,并利用手中的毛线进行演示,试图引导学生走出这个误区,建立起正确、全面的认识。又如;教学“三角形的高”的概念时,变式的练习更为重要。因为三角形按角的大小可以分为三类,每一类的高的位置并不完全相同,有的甚至差异很大。所以三角形的高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学生往往看到倾斜的线段就不认得是高,常常画高时总要垂直水平方向,课堂上呈现给学生的高的位置应是不同的,使学生对“高”的概念有本质的认识。                                                            有一位老师是这样设计的:让学生凭着自学课本的初步感知说一说、指一

5、指三角形的高,然后课件出示标准的三角形的高。紧接着再出现将标准的高的三角形进行90度旋转、135度旋转、150度旋转、175度旋转、180度旋转——360度旋转。每旋转一点都问:现在还是不是三角形的高?是不是还是从顶点向对边作垂线,在这些变式高的出现和观察之中,学生在变化中看到了不变,即高的本质:从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作垂线。线的方向在变,垂直于底没有变。《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小学生的空间观念主要表现在能由实物的形状想象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的形状,进行几何体与其三视图、展开图之间的转化……而要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第一步就是让学生能认识各种位置上的

6、图形,作为教师的我们在备课中应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思考,巧妙变式,多角度、全方位的带领学生理解知识。 二、       变式在几何教学中的作用:在几何教学中,蕴涵着许多有利于变式的信息,特别是图形的周长、面积和体积等,教材的编写中明显地体现了“转化”思想,转化思想其实就是对形体的变式,通过形体的方位、形状等的变式教学,可帮助学生“打通”各外表开头不同、实质有联系的形体的“关节”,有效运用变式教学提高教学的实效性。(1)   如;通过“等积变形”加强形体的变式与联结,几何形体的等积变形在平面图形的教学中的作用,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几体形体间的变式,让学生感悟“形在变”

7、的思想。如学习“三角形面积”时,可以引导学生在一组平行线之间画出面积相等但形状不同的三角形,而学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后,则可以在两者之间建立联系,如何在一组平行线间画出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从而引导学生探究“高”相等的情况下,怎样变“底”,才能使它们的面积相等。(2)   如:通过“化归”思想加强形体间的变式,从教材的编排体系上看,先安排学习长方形的面积,而此后的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甚至圆形面积的学习,都是通过割补、平移、旋转等方法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即运用“化归”的思想进行学习的。这样学生在割补、平移、旋转的同时,不仅实现了新旧知识的迁

8、移,学会了面积的计算方法,更重要的是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