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计算机四级计算机网络

全国计算机四级计算机网络

ID:38619733

大小:166.5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9-06-16

全国计算机四级计算机网络_第1页
全国计算机四级计算机网络_第2页
全国计算机四级计算机网络_第3页
全国计算机四级计算机网络_第4页
全国计算机四级计算机网络_第5页
资源描述:

《全国计算机四级计算机网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计算机网络Unit1网络技术基础基于P2P的网络应用成为互联网产业与信息服务业的新增长点。互联网应用与高速网络技术发展:1、搜索引擎是一种运行在Web上的应用软件系统;2、P2P以“非中心化”方式使更多的用户同时身兼客户机与服务器的双重身份,达到信息共享最大化的目标;宽带城域网应该包括核心交换网与接入网。三网融合:计算机网络、电信通信网与电视传输网。无线网络的发展:1、无线局域网(WLAN):以微波、激光与红外等无线电波作为传输介质,IEEE802.11工作组专门从事WLAN标准的研究;支持有中心的组网方式;无线局域网主要有四个应用领域:传统局域网的扩

2、充、建筑物之间的互联、漫游访问与特殊网络;无线局域网的传输技术:红外线、扩频、窄带微波;2、无线自组网(Adhoc):是一种自组织、对等式、多跳的无线移动网络;3、无线传感器网(WSN):将Adhoc与传感器技术相结合,WSN的三个要素是传感器、感知对象和观察者;4、无线网状网(WMN):IEEE802.11S工作组专门为WMN制订了MAC与PHY层协议;5、蓝牙技术:IEEE802.15工作组制订了蓝牙通信标准;操作系统的发展:1、Windows操作系统(操作系统版本、服务器系统、客户机系统);2、Unix:主要用C语言写成;符合易移植操作系统环境(

3、POSIX)标准。UNIX系统结构分为两大部分:操作系统内核和外壳,内核的操作原语可以直接对硬件起作用,外壳以外则是用户程序。常用的UNIX系统有SUN公司的solaris,IBM公司的AIX,HP公司的HP-UX等。3、Linux:编写内核效仿Unix重新编写;符合POSIX标准,开放源代码。符合网络特征的是资源共享的观点。建立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计算机资源的共享。计算机网络按网络的覆盖范围可以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个人区域网。广域网从逻辑功能上分为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点到点线路的通信子网的拓扑结构包括4种:星型、环型、树型、网状型。目

4、前广域网主要用网状拓扑结构。描述计算机网络传输特性的参数:1、数据传输速率:每秒钟传输二进制比特数,公式:S=1/T(bps),T为发送每个比特所需要的时间。通信信道最大传输速率与信道带宽之间存着明确的关系:1.奈奎斯特准则:描述了有限带宽、无噪音信道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与信道带宽的关系。二进制数据信号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Rmax与通信信道带宽(B=f,单位HZ)的关系为:Rmax=2f2.香农定理:描述了有限带宽、有随机热噪声信道时,20计算机网络最大传输速率与信道带宽、信号噪声功率值比之间的关系:Rmax=Blog2(1+S/N)Rmax:数据最大传输

5、速率,单位是bpsB:信道带宽,单位是HZS/N:信号与噪声功率比2、误码率的定义:误码率是指二进制在数据传输系统中被传错的概率,它在数值上近似等于:Pe=Ne/N计算机通信的平均误码率要求低于10-9。分组交换与包交换:1、线路交换的基本概念2、存储转发的特点3、数据报方式与虚电路的方式数据报方式的主要特点:同一报文的不同分组可以经过不同的传输路径通过通信子网;同一报文的不同分组到达目的节点时可能出现乱序、重复与丢失现象;每个分组在传输过程中都必须带有目的地址与源地址;数据报方式的传输延迟较大,适用于突发性通信、不适合用于长报文、会话式通信。(存储转

6、发)网络协议三个要素:语法:用户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和格式;语义: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以及完成的动作与做出的相应;时序:对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第一个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IBM公司的SNA。ISO/OSI参考模型1、OSI参考模型的基本概念OSI定义了各层提供的服务,服务和实现无关。OSI/RM并不是一个标准,而只是一个概念性的框架。1、ISO/OSI参考模型结构和各层功能同一结点内相邻层之间通过接口通信;每层可以使用下层提供的服务,并向其上层提供服务;ISO/OSI参考模型结构与各层功能:1、物理层传送比特流2、数据链路层采用差错控制、流量控制方

7、法,使用差错的物理线路变成无差错的数据链路,MAC与IP地址映射3、网络层通过路由算法,为分组通过通信子网选择一条最佳路径;实现路由选择、拥塞控制与网络互联等功能4、传输层向用户提供可靠的端到端服务;计算机通信体系结构中最关键的一层5、会话层建立传输错误纠正与保证数据完整性的控制机制6、表示层数据格式变换、数据加密与解密、数据压缩与恢复等功能7、应用层需要识别并保证通信双方的可用性,使得协同工作的应用程序之间的同步;建立传输错误纠正与保证数据完整性的控制机制3、TCP/IP参考模型(传输层协议)(由IETF制定的参考模型)TCP/IP——传输控制协议/

8、互联网协议TCP/IP参考模型与层次结构:TCP/IP——OSI{应用层}——{应用层、表示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