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618272
大小:41.61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6-16
《长征路上的感人故事(素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长征路上的感人故事1934年,随着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为了保卫苏维埃、保卫红色政权,苏维埃中央政府发出了扩大100万红军的命令,家住叶坪洋溪村的刘石生(刘有信的父亲),听到消息后立即报名参加红军,同时报名参军的还有他的两个弟弟刘新庆、刘善沐。出发当天,刘石生和刘新庆的妻子执意要送丈夫一程。她们找出家里的马灯,照着刘善沐、刘新庆、刘石生三兄弟,一路跟随着部队行进了十多公里。分别时,刘石生嘱咐妻子,他不在家要照顾好自已和腹中的孩子,不要担心他,打完仗革命胜利后他就会回来。五年、十年、十五年的等待,黄检娣天天盼着丈夫
2、回来。每当得知邻村出去参军的人回来时,她总是第一时间前去寻问打听丈夫和他另外二兄弟的消息。1998年,在苦苦等待了丈夫64年后,黄检娣的生命也走到了尽头。弥留之际,她交待子孙:“把马灯找出,点亮放在床头,当年马灯陪我送石生当红军,今天就让马灯为我照亮去找石生。”于都:长征中的爱情是什么?也许是一双草鞋,带绣球的种在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中摆放着一双特别的绣球草鞋。它的材质与一般的草鞋有点不同。它不是以稻草做成的,而是用黄麻编织而成的。它也不像其它草鞋只有底,它有鞋面,做工非常细致。值得一提的是,这双草鞋的鞋尖上各绑着一个彩色红心绣
3、球。明明是男子的尺码,却为何绑了两个在那个年代有点花俏的绣球?陈列在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中的绣球草鞋(右一)和普通的草鞋(左一)。中国青年网记者唐希摄85年后,这双鞋主人谢志坚的女儿谢婷特地从深圳赶来,向记者还原了当初这一段感人肺腑的草鞋故事。她首先表示了,这双鞋其实在父亲收到时是没有那两个绣球的。1934年,谢志坚要跟随大部队转移了,他当时的恋爱对象春秀得知后,连夜赶制了这双做工精美的草鞋,她用了能找到的最好的面料来制作,只希望这双鞋能陪伴谢志坚跨过前方的凶险旅程,将他平安带回。“我父亲说他收到这双鞋后,不舍得穿,只在长征途中
4、穿了两次。”谈起父亲的故事,谢婷显得十分激动。长征路上,谢志坚一直舍不得穿这双草鞋,只在两个特殊的场合穿上过它:一次是老百姓用船送他们过金沙江时,这让谢志坚想起了春秀和家乡父老相送于都河的情景;还有一次是强渡大渡河,激战前他们都做好了牺牲的准备,他想着死也要和春秀在一起,便再次穿上了它。长征中艰险重重,谢志坚向谢婷讲述的每一个故事都让她震惊。“没有粮食吃了,就把吃过的麦子洗干净再煮给后面的人吃;过草地的时候,很多父亲的战友陷下去,便再也没有起来了。”说到此处,谢婷的语调提高了些也更加急促了,“我父亲说,能活下来的人真的是命大啊。”
5、“长征之路艰险啊,可谓九死一生。当父亲心怀希冀回到于都想要再见春秀阿姨时,却得知春秀阿姨在父亲出发不久后便被国民党残害了!”说到此时,她已泣不成声。谢志坚将这双草鞋视若珍宝,一直放在家中。上世纪80年代,于都县纪念馆老馆长张德美得知谢志坚有这么一双草鞋,特意登门拜访,动员谢志坚把它捐献给纪念馆。在张德美的再三恳求下,谢志坚被他的真诚打动了。在捐献这双草鞋前,他特意在鞋面上绑了一对彩色红心绣球,以此纪念他心中的春秀,因此才有了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双有绣球的草鞋。谢婷说:“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不了解长征精神了,父亲把这双草鞋捐献出来也是希望有
6、更多的人能够了解长征的故事,学习发扬长征精神。”沿着这双草鞋的展柜往前走,拐个弯出来,便能看见由几十双草鞋组成的一幅中国地图,这寓意红军脚穿草鞋取得长征的伟大胜利,迎来了一个新中国。据讲解员介绍,当时为让每一位红军战士都至少带上两双草鞋上战场,于都的苏区妇女在短时间内赶制了20万双草鞋。因为草鞋除了非常磨脚外,还非常不耐穿,遇水容易腐烂,穿的时间不长,因此当时的红军基本都会自己打草鞋。红军战士们一路上穿着不停更换的草鞋,一走便是两万五千里。他们走到了陕北,走到了民族救亡的前线,走出了一个新的中国。“夫源远者流长,根深者枝茂。”一切
7、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正如谢婷在采访中所说,“作为红军的后人,我们要继承长征精神,不断奋斗。”用双脚丈量信仰,用梦想点亮前路,用奋斗开启新章。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瑞金:用门板和血肉之躯铸就的长征第一桥在江西省瑞金市武阳村,曾有一座用床板、门板和血肉之躯铸就的渡桥,被称作“长征第一桥”。6月12日,“记者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团一行来到武阳村,探访“长征第一桥”旧址,聆听江西老表支援红军的感人故事。1934年9月,中共中央决定实行战略
8、大转移,正在福建西部战斗的红九军团为首批出发部队。10月8日,部队到达瑞金的武阳村,当时这里只有一座简易的小木桥跨越绵江。由于桥体过于简陋,行人经过时桥身就会摇摇晃晃,一万多人的部队只能缓缓通过。当地干部曾光林等人立刻挨家挨户进行宣传,动员乡亲捐献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