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偏瘫患者的系统康复治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偏瘫患者的系统康复治疗患者怎样才能正常的行走呢?Bobath(1978)就推荐了为了准备进行基本正常的步行,首先应该练习平衡、支撑期的站立及重心转移。在摆动期患者需要放松髋、膝和踝的痉挛,并促进髋、膝和踝的选择性运动(包括屈髋、屈膝、踝背屈,伸髋屈膝的选择性运动)以便能抬腿迈步,当脚要着地时他需要控制(主要是防止膝过伸)。如果所有这些都事先经过练习,患者的行走比腿尚无必要的控制能力就立即步行会产生更好的步态.下面就围绕预防和控制髋、膝、踝的痉挛,并促进髋、膝、踝的选择性运动,最后讲一讲支撑期的站立、患侧负重及重心转移.这次按照人体平衡顺序讲的:仰
2、卧位→侧卧位→俯卧位→坐位(端坐位、长坐位)→坐位平衡→膝手跪位→膝手跪位平衡→双膝跪位→双膝跪位平衡→跪行→立位→立位平衡(静态平衡、动态平衡)→步行 一随着人们的康复意识增强,有许多患者疾病处于急性期就开始早期康复疾病处于急性期阶段,患者尚需要安静卧床时即可开始床边的训练。此阶段相当于Bobath的弛缓期。此阶段主要训练方法:①良肢位的摆放②体位变换③关节活动度维持训练④体位性低血压的适应性训练良肢位的摆放⑴仰卧位:一般情况患侧肩胛下垫软枕,防止其后撤,骨盆下垫枕,下肢外侧垫枕,防止髋关节外展、外旋。膝下垫毛巾卷,避免出现膝关节过伸展。膝关节
3、清度屈曲对于预防由踝关节跖屈造成的伸肌痉挛比在足底放置木版效果要好。如果在患者足底放置木版,将增加不必要的伸肌紧张。而对于伴足内翻,伸肌张力高的患者,应采取健侧或患侧卧位。由于紧张性迷路反射,仰卧位时伸肌张力占优势,可增加下肢伸肌张力,此应尽量少采用仰卧位。虽然此类患者有可能站立,但多会发生骨盆后撤,下肢外旋且膝关节过伸展,这些将严重影响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⑵侧卧位①健侧卧位,即健侧在下方的一种侧卧位,患侧上肢应尽量向前方伸展,肘关节伸展,胸前放一软枕,患侧下肢自然半屈曲位置放在枕上。为防止患者由于躯干稳定性差而出现向后倾倒的半卧位,可在患者身后
4、放置软枕。②患侧卧位,患侧上肢应前伸与躯干的角度不小于90°,前臂旋后,腕被动背伸,肩胛骨前伸,因为肩胛骨前伸时,整个下肢屈曲痉挛就会减轻.若前伸不充分,患者主诉肩痛或不舒适,主要是肩受压造成的.健侧上肢可放在身上或后边.如果健侧上肢放在前面,它将带动整个躯干向前,这将引起患侧肩胛骨后缩.下肢呈迈步位,健腿髋膝屈曲并由枕头支持,髋和膝不应完全屈曲,而应以小于80°的舒适体位放置.把大枕头放在健侧腿下面,也有助于患腿保持在伸髋并且稍屈膝的体位。患侧卧位是最适合偏瘫患者的体位,可增加对患侧躯干的感觉输入,同时可起到缓慢牵拉患侧躯干肌肉即缓解痉挛的目的
5、。另外在上方的健手臂还可进行自由活动,此体位患者最初可能不容易接受,但它可帮助患者预防和缓解肢体痉挛。体位变换良肢位是从治疗的角度出发设计的临时性体位。如果长时间保持一种体位,就会出现关节挛缩,这样将会影响患者的运动功能。因此为了防止关节挛缩和因维持某一种体位时间过长而导致压疮,应及时变换体位,一般每隔两个小时变换一次体位。(三种体位转换)关节活动度维持训练当生命体征比较稳定后应尽早进行被动关节活动训练,以预防关节的挛缩。训练时为了防止出现误用综合征,应注意以下几点:(1)在无痛或微痛状态下训练,治疗师应在熟悉解剖学的基础上进行手法治疗,杜绝粗暴
6、手法。对伴有关节疼痛患者,训练前可热敷。下面是下肢几个常用的解剖学问题(见表)。 主动肌关节活动度髋关节屈髋髂腰肌、股四头肌上部0°~125°外展臀中肌、阔筋膜张肌0°~45°内收大收肌、短收肌、长收肌0°~45°外旋闭孔内外肌、股方肌、臀大肌、缝匠肌0°~45°内旋臀小肌、阔筋膜张肌0°~45°膝关节屈膝国绳肌0°~150°伸膝股四头肌0°踝关节跖屈腓肠肌比目鱼肌0°~45°背屈胫骨前肌0°~20°内翻胫骨前肌0°~35°外翻腓骨长短肌0°~25°(2)动作宜缓慢,预防挛缩,在必要时可进行充分牵张,但快速运动往往无效,还会加重痉挛。一般上肢完
7、成一个动作3~5秒,下肢5~10秒为宜,每一个动作做5~10次即可达到预防痉挛的效果。(3)防止运动过量,患者出现随意运动后,往往会出现焦急的心态,过分的用力会导致运动过量。疲劳疼痛都会使痉挛加重,治疗师应向患者及家属说明。(4)急性期以后的关节活动度维持训练,随意运动出现以后,虽然可以利用主动运动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但是由于痉挛和练带运动疼痛的影响,部分关节不能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所以仍应坚持辅助主动运动训练,尤其是屈髋、屈膝、踝关节背屈。具体方法,患者仰卧位屈曲髋、膝关节,治疗师一手持患足保持背曲外翻位,另一只手扶持患侧膝关节外侧,维持
8、髋部处于中立位,辅助完成髋膝关节屈曲,踝背屈动作。踝关节背屈被动活动度方法:患者仰卧位,治疗师一手固定踝关节上方,另一只手用手心握住足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