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渗透油藏水平井压裂优化

低渗透油藏水平井压裂优化

ID:38610984

大小:12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16

低渗透油藏水平井压裂优化_第1页
低渗透油藏水平井压裂优化_第2页
低渗透油藏水平井压裂优化_第3页
低渗透油藏水平井压裂优化_第4页
资源描述:

《低渗透油藏水平井压裂优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低渗透油藏压裂水平井裂缝优化研究摘要:针对低渗透油藏压裂水平井裂缝参数难确定的问题,在某低渗透油藏概念模型的基础上,结合裂缝性低渗透油藏的实验研究,运用油藏数值模拟方法,对压裂水平井的裂缝参数包括裂缝方位、裂缝位置、裂缝条数和非均匀裂缝长度等影响因素进行了优化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概念模型的基础上,考虑直井注水水平井采油的井型组合时,水平采油井走向应垂直于最大主应力方向,且裂缝方位应平行于最大主应力;裂缝最优缝数为3条,且裂缝最优间距为水平井水平段长度的0.23~0.30倍;对于非均匀裂缝长度的3条裂缝,中间缝较长两

2、端缝较短的部署方式为最优。通过本次数值模拟研究发现,低渗透油藏压裂水平井的裂缝参数确实存在最优情况,实际油田应根据不同的模型类型考虑优化各裂缝参数。关键词:低渗透油藏;水平井;人工裂缝;裂缝参数优化低渗透油藏地质特点为渗透率低、储层物性差、非均质严重、层间差异大,因此压裂是油田开发的主要技术[1]。裂缝性低渗透油田中裂缝按形成原因大致有3种类型:天然裂缝、人工压裂产生的人工缝和高压注水过程中产生的高压注水裂缝。按照裂缝的开启程度[2]分为4种:闭合裂缝、局部开启裂缝、开启裂缝和高压下开启的裂缝。国内外技术情报调研表明

3、,水力压裂已经从单井的增产增注压裂发展到井组(区块)的整体压裂改造技术之一[3-6]。油田开发实践证明,水平井适用于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本文以油田某一典型区块为研究对象,针对压裂水平井开发低渗透油藏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在确定了水平段的层位及延伸方向以后,优化压裂水平井的各项主要参数,主要包括:裂缝方位、裂缝位置、裂缝条数、非均匀裂缝长度等。1 模型建立及评价参数选取的研究区属于低孔特低渗砂岩油藏,具有微裂缝发育、非均质性强的特点,该区块裂缝方位为NE75°,渗透率为0.72×10-3μm2,渗透率变异系数为5。为了最大程

4、度地动用目的层储量,在设计井位时,将水平段设计成与目的层斜交,使水平井既可以斜穿上、下砂岩体,又可以穿透大部分分散的不稳定薄夹层,以减少出油阻力,增加出油体积;水平段的延伸方向除与储层的构造形态、断层位置、含油砂体的沉积类型和边界有关外,还与储层中地应力的分布及天然裂缝的发育状况有关。在确定了水平段的层位及延伸方向以后,考虑水平井水平段的各项参数,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优化压裂水平井的主要参数,包括水平井方位、裂缝位置、裂缝条数、非均匀裂缝长度等。2 人工裂缝优化研究对文中所用到的参数有以下定义。(1)井距。井距是指在模拟

5、区块内同一种井网形式下,平行于最大主应力方向的油井排中2口相邻采油井之间的距离。(2)排距。指在模拟区块内同一种井网形式下,平行于最大主应力方向的油水井排之间的距离。(3)首缝与水井排的间距。在模拟区块内同一种井网形式下,压裂水平采油井最外侧裂缝与相邻注水井排之间的距离。(4)外裂缝间距。在模拟区块内同一种井网形式下,压裂水平采油井最外端2条裂缝间的距离。(5)x/y水平井。平行于/垂直于最大主应力方向的水平井。2.1 裂缝方位考虑到地应力的方向问题,一般有2种布井方式,即水平井水平段平行于最大主应力方向和水平井水平

6、段垂直于最大主应力方向,对水平井的压裂也存在这2种不同情形。图1是开发20年不同井网不同裂缝方位的采出程度柱状图。图1 不同采油井的20年采出程度柱状对比从图中可以明显看出,部署水平段垂直于最大主应力方向的y水平井采油,20年的采出程度明显高于水平段平行于最大主应力方向的x水平井,因此,水平采油井的最优方位是水平段垂直于最大主应力方向的y水平井,且裂缝方位平行于最大主应力方向。2.2 裂缝位置采用交错排状井网,保持井距、裂缝长度、裂缝数目不变,对水平井水平段长度325m,2种排距为175m和225m不同位置的裂缝进行

7、了数值模拟研究,得出如图2的关系曲线,可以看出,对水平段垂直于最大主应力方向的采油井,3条裂缝的最优间距为水平井水平段长度的0.23~0.30倍。图2 不同裂缝间距10年的采出程度曲线2.3 裂缝条数对于实际油田生产来说,裂缝条数是影响产能的一个重要参数,本节通过数值模拟方法,模拟研究压裂不同条数裂缝的开发情况,得出技术指标统计见表1。2.4 非均匀裂缝长度考虑到水平井不同位置的裂缝其产量贡献值不同,在保证裂缝总长度不变的情况下,分别对等裂缝长度、中缝长两端缝短以及中缝短两端缝长等3种情况的压裂水平井进行了数值模拟研

8、究,得出的开发技术指标见表2。表1 不同裂缝条数的开发技术指标统计表2 不均匀裂缝长度的开发技术指标统计从表2可以看出,中缝长两端缝短的阶段采出程度较高,综合含水率上升缓慢,且第1年的采油速度高于其他2种情况。因此,中缝较长两端缝短的开发效果好于其他2种情况。3 结论(1)针对人工压裂水平井开发低渗透油藏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对水平井方位的研究结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