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议论文题目_高中语文作文范文网

高中语文议论文题目_高中语文作文范文网

ID:38607640

大小:32.44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6-16

高中语文议论文题目_高中语文作文范文网_第1页
高中语文议论文题目_高中语文作文范文网_第2页
高中语文议论文题目_高中语文作文范文网_第3页
高中语文议论文题目_高中语文作文范文网_第4页
高中语文议论文题目_高中语文作文范文网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议论文题目_高中语文作文范文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三单元作文教程写出景物的特征 丁虹一、导入      “天边渐渐地亮起来,这时好像谁在那淡青色的天畔抹上了一层粉红色;在粉红色下面隐藏着无数道金光。猛然间仿佛起了一阵响声似的,于是粉红色的云片被冲开了,天空顿时开展起来。”    “蓝天已被它染红了一角,青山的顶也带了灿烂的红光。离太阳不远的几片紫色和淡墨色的云被日光烘托起,成了特别的颜色,还镶上一道宽的金边。”    以上两段文字皆选自巴金的小说。不用细辨,你自能区分出“朝夕”。原因何在?关键是作者抓住了两者的光色特征。    再来看一个故事。古时有一地主,家住北方。一日听人说江南的苏州园林甚妙,遂差家仆依

2、样仿制。工毕,赞叹不已。后游江南得亲见,叹日:“不如其十之一也。”    其实不是家仆仿得不像,而是未渗入江南园林独有的气蕴。    以上两例给我们的写作带来很大启示,即写景状物时如能抓其特征则拨云见日,否则难免雾里看花。那么究竟什么是景物的特征,且如何把握并加以描述呢?    二、述要    我们常说“泰山雄、峨眉幽、华山险庐山秀。”古希腊有句名言:“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世上的景物林林总总,变化万端,但又各有其独特的风貌。这独特的风貌就是景物的特征。具体讲,景物特征就是某处景物在形态、布局、格调、氛围等方面区别于他处景物的地方;换言之,它是一处景物所独有的,他处景物

3、不会或者不会跟它全然相似的。只有抓住某一景物区别于其他景物的特征,才能真正把握它的形象,并借以传达某种精神内涵。然而“特征”这个概念看似鲜明,实际却难以把握。这就是为什么千人游黄山,千人一个样。那么究竟如何抓住并写出景物的特征呢?有句诗不妨一读:“春风绕柳声皆绿。”这是一句写春意的诗。古往今来,写春天不外乎风花雨柳,此句亦然。但这句诗,仅七个字,却把水灵灵的春天立在了你眼前。“绕”字写出了春风的轻柔,“绿”字写出了春色的盎然。不得不提的是本句中的通感。“声皆绿”——春风原本柔而无声,绕行于垂柳的丝绦间便自然有了“哗哗”的轻响,远远闻听,这轻响又似乎从枝叶体内渗出,于是便也沾

4、了绿气。作者的高妙之处便在于此。    可见,景物的特征并非镜花水月,只要做到以下两点,必能妙笔生花:    1.抓住对景物最深刻的感触,并以此为切人点;    2.灵活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即根据景物范围的大小或用大笔勾勒,或用工笔细描。比如前面提到的那句写春意的诗,从视觉、听觉入手,动用了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这就属于工笔细描。    三、点拨游龙游石窟(节选)浙江龙游中学吕笋    假若这是最后一篇征文来稿,那么请不要惊讶它的姗姗来迟,因为在我决定写这篇游记而去游览了家乡的那处“名景”——龙游石窟之后,我就一直沉迷于石窟留给我的一个个谜团之中,至今无法自拔……    石窟

5、位于县城的东北面约5000米,距今已有 2200多年历史。这天早上,我终于乘上一辆出租车,去游览这令我心仪已久,却一直未能成行的神秘处所。    大约二十分钟后,车停在了一座小山丘旁。下车,一个龙头状的入口正对着我,这就是石窟的入口。我一头扎了进去。乍一看,入口并不大,宽、高均为2.5米左右。然而刚迈进一步,站在一号洞的入口时,我惊呆了,仿佛进入了另一个天地。这是一个巨大的人工开凿的立方体洞窟。入口在这个立方体的一个上顶角。一条长长的阶梯顺着一边石壁,由洞口通至洞底。我缓步而下,站在洞底,环顾四周,又不禁惊诧于古人的手巧,整个洞窟都是人工开凿而成,但粗犷中随处透出一种美感:

6、石壁上每隔40厘米就是一道水平凿痕,环绕一周而不间断,仿佛是一齿而成。在两道水平凿痕之间是与之成75度角的竖直凿痕,两条竖直凿痕间约4厘米,一周环绕下来,三千多条竖直凿痕几乎完全平行,且整个洞窟中十万余条竖直凿痕莫不如此,令人叹为观止。但一个石窟为何要开凿得如此美观?这些漂亮凿群痕是做什么用的?这算是谜团之一吧!    更令人惊讶不已的是石窟中所体现出的古人的智慧。石窟顶壁与水平面成30度角,专家们根据该石窟在山丘中所处的位置,计算出这正是石窟顶受所能承受最大压力的角度。整个顶壁约900平方米,却只有一根边长约1.5米的三角形石柱支撑,而石柱所处的位置恰是顶壁的几何重心。偶

7、然的巧合?必然的设计?若是偶然的巧合,可二、三、四号洞的石柱也是支在顶壁的重心。若是必然的设计,那么在开凿石窟的春秋时期甚至更早,当时的人们是如何懂得这些的呢?此谓谜团之二。    ……    再下去是三号洞。洞中存放着一尊石像。石像是在石窟中出土的、我仔细地打量石像:它与真人等高,着戎装,手持宝剑手地,神色庄重,颇有大将风度。谁?他是谁?此谓谜团之四。    ……    当我带着这些谜团离开石窟时,如同带着历史老人赠送的礼物。我既为它们的精美而高兴,又为无法打开它们精美的外包装去一览真容而苦恼。现在,我把这些礼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