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4040王蒙老师-文化自信与文化定力(参考讲稿子)

204040王蒙老师-文化自信与文化定力(参考讲稿子)

ID:38591484

大小:23.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6-15

204040王蒙老师-文化自信与文化定力(参考讲稿子)_第1页
204040王蒙老师-文化自信与文化定力(参考讲稿子)_第2页
204040王蒙老师-文化自信与文化定力(参考讲稿子)_第3页
204040王蒙老师-文化自信与文化定力(参考讲稿子)_第4页
204040王蒙老师-文化自信与文化定力(参考讲稿子)_第5页
资源描述:

《204040王蒙老师-文化自信与文化定力(参考讲稿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实用标准文档文化自信与文化定力——王蒙先生讲座(2014年,根据记录整理)很高兴有机会到我多次来过的名城烟台来,与大家交流一下有关文化的一些想法和说法。现在,全国出现一股文化热,从上到下,大家都很愿意谈文化的课题。尤其是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人们表现了越来越大的热情、兴趣和广泛的挖掘。我觉得之所以有这种状况,不是偶然的。首先是在我们的生产力迅速发展当中,在现代化的过程当中,我们更需要有更深厚、博大的精神资源,我们会感受到精神层面的建设有可能赶不上物质上的建设。物质上的建设很快,开放的速度也很快,我们自己有没有足够的精神上的财富,有没有足够精神的自信

2、和定力,这是很值得讨论的一个问题。也由于中国的文化近百十年来经受了巨大的考验、变化、冲击,人们重新回过头来审视自己的文化积累、文化底蕴的时候,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可以称为文化爱国主义、文化寻根这样一种热情。下面,我想就几个问题和大家聊聊天。因为这些问题都比较大,现在的说法也不完全一样,我说的也可能有好多是挂一漏万,聊供参考。也欢迎大家在我说得不恰当、不准确的时候,随时打断我的谈话帮助我纠正。文案大全实用标准文档一、中国文化遭遇和命运的简单回顾中国文化很有意思,几千年的时间处在一个非常优越的地位,在几千年以前就有很成熟的发展,有各种聪明的见解。而且

3、不管在政治体制、社会体制、家庭生活、婚丧嫁娶等好多方面,提供了一种非常有文化的生活方式,并为数量非常庞大的人口所接受。根据这种文化的管用,凝聚了上亿人甚至更多的人心,造成了自己很独特的一个系统,而且几乎受不到挑战。周围一些文化相对比较滞后的地区,都是学这边我们自称是天朝的东西。而那时我们的祖先在心目中,也没有一个真正的世界的概念,我们认为我们的周围都是大海,所以称“四海之内”文案大全实用标准文档。周围的一些小的番邦,都是跟我们学,他们要礼仪没有礼仪,要服装没有正经的服装,音乐、诗歌,都要跟这边学,所以我们有一种非常强烈的自信。尤其在某种意义上说

4、,我们创造了奇迹,就是曾经两度被北方非中原的族群统治,结果不是中华文化的衰弱,而是他们受到了中华文化的熏陶,被中华文化所同化,这几乎是难以想象的事情。比较重要的外来文化的影响,都没有对中华文化构成非常严肃的挑战。比如我们看敦煌,大量的来自于西域的文化,不但没有对中华文化造成挑战,而是与中华文化很好的结合起来了。比如佛教的引进,这个外来的文化它也和中国的文化相结合了,加强了它中国文化的那种智慧性、思辨性乃至于趣味性,而多少减少了一点信仰主义的狂热。所以我们对自己文化的自信到了一种我们不需要任何外来东西的程度。但是,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忽然

5、发现我们落后了。我们变成了挨打、变成了在洋人面前直不起腰来的一种状况,这对中国的刺激太大了。谢晋导演的电影《鸦片战争》里头有一段,就是林则徐领导的抗击鸦片的战争没有成功,朝庭派了皇帝的弟弟去求和,请英国的一个舰长上虎门炮台上去看一看,炮台上的将领关天培当然是民族英雄了,但英国人看到炮台上的那些土炮,就问“这就是你们的海防吗?”回答说“是的。”他说“对不起,我感觉这全是垃圾。”对于晚清的这种处境,孙中山的讲法比共产党还严重、还煽情,孙中山强调从晚清以来中国人的命运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就是说刀掌握在洋人手里,案板也掌握在洋人手里,我们就是等着

6、人家切成条、切成片、切成块的鱼或肉。孙中山说中华民族面临的是“亡国灭种”的危险,就是国家要亡,这群人将被历史所淘汰,太落后了,不堪一击,满地的垃圾。国防就是垃圾,垃圾国防。孙中山还说中国是处在一个“次殖民地”的状况。毛泽东主席的说法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孙中山说是“次殖民地”,就说是你想当殖民地你都不够格!和印度相比,和伊朗相比,你不是殖民地,你是“次殖民”文案大全实用标准文档地!这样以来,一些有识之士,就开始对中国文化进行强烈的反思,产生的文化焦虑也是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就是眼看这么好的一个文化,没法应对世界的新局面,在世界列强面前一筹

7、莫展。我随便举两件事:一个是晚清非常有名的学者,也是非常懂得西学的学者叫王国维,他对清朝这个朝庭具有相当的感情。1911年辛亥革命,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923年王国维居然去担任已经只剩空名的清朝皇帝溥仪的南书房行走。而在1927年,他借了五块钱,雇了一辆车,把他送到颐和园,然后跳了昆明湖把自己淹死了。陈寅恪说王国维的死说明什么呢?就是眼看着一个文化在开始走下坡路、走向衰落,被这种文化所化之人必感到非常之痛苦,是值数千年之未有奇变之巨劫,这样一种惨状,他是活不下去的。(原文应是:“凡一种文化值衰落之时,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痛苦,其表现此

8、文化之程量愈宏,则其所受之苦痛亦愈甚;迨既达极深之度,殆非出于自杀无以求一已之心安而义尽也。”——记录者注)再有一个人,也就是晚清名人严复,翻译了赫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