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26459-2011 纸、纸板和纸浆 返黄值的测定.pdf

GBT26459-2011 纸、纸板和纸浆 返黄值的测定.pdf

ID:385841

大小:91.07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07-29

GBT26459-2011 纸、纸板和纸浆 返黄值的测定.pdf_第页
预览图正在加载中,预计需要20秒,请耐心等待
资源描述:

《GBT26459-2011 纸、纸板和纸浆 返黄值的测定.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ICS85-010Y30a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26459—201纸、纸板和纸浆返黄值的测定Pulp,paperandboard--Determinationofthepostcolornumber2011-05-12发布2011—09—15实施宰瞀髋鬻瓣警糌瞥星发布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促19前言GB/T26459—2011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造纸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41)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山东华泰纸业股份有限公司、国家纸张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中国造纸协会标准

2、化专业委员会。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清文、高君。I纸、纸板和纸浆返黄值的测定GB/T26459—201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基于Kubelka-Munk理论,通过测定纸、纸板和纸浆的光散射系数和光吸收系数得到返黄值的方法。本标准适用于白色和近白色的纸、纸板和纸浆,不适用于含有荧光增白剂的纸、纸板和纸浆。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

3、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450纸和纸板试样的采取及试样纵横向、正反面的测定GB/T740纸浆试样的采取GB/T7973纸、纸板和纸浆漫反射因数的测定(漫射/垂直法)GB/T7974纸、纸板和纸浆亮度(白度)的测定漫射/垂直法GB/T24324纸浆物理试验用实验室纸页的制备常规纸页成型器法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反射因数Rreflectancefactor由一物体反射的辐通量与相同条件下完全反射漫射体所反射的辐通量之比,以百分数表示。3.2内反射因数R。intrinsicluminousreflec

4、tancefactor试样层数达到不透光,即测定结果不再随试样层数加倍而发生变化时的光反射因数。3.3光散射系数sIightscatteringcoefficient光通过材料的无限薄层时被反射的漫射光通量部分,应用Kubelka-Munk理论这部分光通量与有限厚度材料层的反射光相关,并考虑到材料的定量关系,单位为m2/kg。3.4光吸收系数Klightabsorptioncoefficient光通过材料的无限薄层时被吸收的漫射光通量部分,应用Kubelka-Munk理论这部分光通量与有限厚度材料层的吸收光相关,并考虑到材料的定量关

5、系,单位为m2/kg。3.5返黄值postcolornumber试样经过一定时间的贮存,受环境或其他因素的影响出现白度下降,这种现象称为返黄。返黄的程度用返黄值表示,也称PC值。4原理应用Kubelka-Munk理论,测定试样老化处理前后的光散射系数和光吸收系数,计算出返黄值。】GB/T26459—20115仪器5.1反射光度计仪器的几何特性、光学特性及光谱特性应符合GB/T7973的规定。5.2工作标准陶瓷或乳白玻璃工作标准板,按GB/T7973进行清洗和校准。5.3参比标准由授权实验室提供,应符合GB/T7973中有关仪器和工作

6、标准的校准规定。5.4标准黑简在所有的波长范围内,其反射因数与名义值的差值应不大于0.2%。为防尘,标准黑筒应口朝下放置,或配一防尘盖。标准黑筒的反射因数应由仪器厂校验。注:黑筒的状况参照仪器制造商的要求进行检查。5.5烘箱温度可调至(105士2)℃。6试样采取如果评价一批样品,纸和纸板应按GB/T450进行试样采取,纸浆应按GB/T740进行试样采取如果评价不同类型的样品,应保证所取样品具有代表性。7试样制备7.1纸浆按GB/T24324的规定制备纸浆实验室纸页,纸页定量为(60士3.o)g/m2。对于机械木浆,如果定量60g/m

7、2的纸页其不透明度超过95%,应把该纸页的定量降到(50±2.5)g/m2,但应在试验报告中注明。另外,制备纸页的水质应洁净。注:对于棉浆等长纤维纸浆,建议在打浆机内适当切短后再抄造纸页,并在试验报告中说明。7.2纸和纸板从采取的样品中,切取约100mm×100mYi3_的正方形试样,切取时避开水印、尘埃及明显的缺陷。将不少于10张试样叠在一起,形成试样叠,每张试样应正面朝上。试样叠的层数应能保证当试样层数加倍后,反射因数不会因试样层数的增加而改变。然后在试样叠的上下两面各衬一张试样,以防止试样被污染,或受到不必要的光照及热辐射。如

8、果能够区分试样的正面和反面,应将试样的正面朝上;如果不能区分,如夹网纸机生产的纸张,则应保证试样的同一面朝上,并在最上面试样的一角作标记。8步骤8.1按照反射光度计的操作方法对仪器进行校准。取下试样叠的保护层,不应用手触摸试样的测试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