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敬畏自然教学素材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敬畏自然教学素材

ID:38579855

大小:1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15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敬畏自然教学素材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敬畏自然教学素材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敬畏自然教学素材_第3页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敬畏自然教学素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一、"天人合一"说"天人合一"是强调"天道"和"人道"、"自然"和"人为"的相通、相类和统一的观点。最早由战国时子思、孟子提出,他们认为人与天相通,人的善性天赋,尽心知性便能知天,达到"上下与天地同流"。庄子认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人与天本来合一,只是人的主观区分才破坏了统一。主张消除一切差别,天人混一。西汉董仲舒强调天与人以类相符,"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春秋繁露·深察名号》)。宋以后思想家则多发挥孟子与《中庸》的观点,从"理""性""命"等方面来论证天人关系的合一。明清之际王夫之说"惟其理本一原,故人心即天"(《张子正蒙注·太和篇》),但强调要"相天

2、""造命","以人道率天道"。天人合一各说,力图追索天与人的相通之处,以求天人协调、和谐与一致,实为中国古代哲学的特色之一。(选自《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二、中国古代的天人之辩天人之辩,即关于"天道"和"人道"、"自然"和"人为"关系的论争。春秋末至战国时期,"天人之辩"成为哲学争论的中心问题。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但也强调"畏天命"的必要。墨子重视人的"强力而为",但又提出"天志"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老子指出"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提出人应当顺从自然。子思、孟子主张天人合一之说,认为人只要扩充"诚"的德

3、性,就"可以赞天地之化育","与天地参矣"(《礼记·中庸》)。庄子则主张"无以人灭天","牛马四足,是谓天;落(络)马首,穿牛鼻,是谓人",以为一切人为都是对自然的损害。荀子认为"天"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提出要"明于天人之分",主张"制天命而用之"。后天人关系一直成为哲学上长期争论问题之一。西汉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和天人合一思想体系。唐中期,"天人之辨"又出现高潮,柳宗元用元气来解释宇宙起源和宇宙的无限性,刘禹锡对天与人的职能作了区分,并提出"天与人交相胜"的观点。宋代理学家大都从物我合一论证天人合一。拓展阅读阅读下面文章。阅读后,仔细思考,并表明你的立场和态度──你

4、愿意站在哪一边?背景介绍:印度洋大海啸后,中科院院士、著名理论物理学家何祚庥在接受《环球》杂志专访时,表达了一个和本文完全相对的观点。下面的材料节选自《环球》杂志的文章《何祚庥:人类无须敬畏大自然》。<<驳"人类要敬畏大自然">>作者:何祚庥这次海啸给人类另外一个启示是:人类在自然灾害面前不能无所作为,还是要有所作为。我要严厉批评一个口号,即所谓"人要敬畏大自然"──一种对人和自然的关系无所作为的观点。我认为,该防御要防御,该制止就制止。我们要尽可能减少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的损失,但并不意味着要敬,要畏。特别这个观点是在当时"非典"盛行的时候提出的。人类对"非典"怎么敬,

5、怎么畏?这个观点实际上将人与自然的关系伦理化了。这个由某位副教授在中央大报上发表的文章中提出的口号,实际上是批评科学主义,认为人类不该利用科学来有所作为,反映到人和自然的关系,就是敬与畏,不要老想去改造自然。这就在实际上走向了"反科学"。应该看到,近代科学才400多年的历史,从伽利略开始到如今21世纪,科学水准的发展是极为迅速的。为纪念科学的发展,纪念爱因斯坦发表狭义相对论、光电效应理论100周年和爱因斯坦逝世50周年,联合国将2005年定为"国际物理年"。科学是加速发展的。400年如此,4000年,4万年又会如何?要相信科学的作用和力量,要看到科学的未来。到目前为止,

6、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识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很遗憾这次大海啸人们没有预见到,这是科学水准的问题。坦白地说,人类对地震的有些预测的根据不是特别充分的。直到地震海啸快要发生了,才能有所警觉。当前人类要阻止自然灾害的发生是不可能的,但人类还是可以做一些预警工作。对于地震海啸,关键在于防御。房子要结实些,抗震结构要好些,这些比预测还要重要,因为这些我们能够做到。另外,对于国家安全的概念应该扩大一些,不要只把侵略战争看成国家安全问题,自然灾害也会造成安全问题。我赞成对国家安全问题有一个全面的审视,有一个系统的考虑。据悉,在我国即将制定的中长期规划中,安全问题要列入,并作为重点,这是很重

7、要的。拓展题(1)说说人类变化的历史。(旧石器、新石器……)(2)人类从被动状态变为主动了吗?(人类先是不能或难以生存,在其他动物的威胁下偷生。后来工具逐渐进步,能够征服其他动物,是已经为主动。)(3)人类成为大自然的主人了吗?(人类不能完全使大自然听命,所以尚未成为大自然的主人。)(4)如果说至今人类的作品(一万年后)还是可笑,那么本文是不是也是可笑的?(或者本文不可笑,那么人类的作品有的一万年后不可笑。)(5)作者有没有否定现今人类科学的成就?(对人类的理智有一点否定。)(6)我们的正确看法应当是怎样?(要尊重人类的科学研究,人类的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