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570347
大小:4.67 MB
页数:52页
时间:2019-06-15
《2.1 区域经济增长:资源、人口-区域经济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从一个现实问题说起:春运难题春运:一个长期的“难题”1993年和1994年的铁路春运危急作为一个信号显示,宣告了春运将是一个长期的“难题”。春运客流暴涨已成为常态。原因1:供需总量矛盾客运总量需求:长期处于高压状态1991年春运客运量:8.57亿人次2002年春运客运量:17.53亿人次2004年春运客运量:18.9亿人次2008年春运客运量:21.5亿人次尽管近几年增长速度放慢,但总量需求压力却与日俱增。原因1:供需总量矛盾运能总量供给不足:长期的短缺状态——我国现有铁路7.2万公里,占世界铁
2、路总里程6%,却完成世界铁路24%的工作量。但人均铁路却排到100多位。可以说,铁路已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原因2:供需结构性矛盾客流时空的不均衡。——时间的不均衡,占全年11%的春运时间,约要承载全年30%以上的客流量。——空间的不均衡。资源配置空间的不均衡:——运输资源的配置也处于不均衡状态。运输资源与市场需求的匹配出现不均衡状态——以价格为参照,与轮船相比,火车有便捷的优势;相比于长途汽车,火车有安全的优势;相比于飞机,火车有绝对的价格优势。因此,铁路的短缺成为必然。供需原因分析:对
3、应之策根据春运供需矛盾,目前的重点显然是应该扩大铁路投资,增加铁路线路,改善铁路运输能力。但是:铁路建设且具有投资回收期长、资产专用性强、沉淀成本大的特点。并且,由于春运的季节性特征,为了保证短期的运输产品的供给,必然会造成长期的运能的闲置。因此,指望通过提高运输能力来彻底解决春运难题是不现实的。——只能缓解!总量需求压力的来源一是民工潮。每年春运民工占客运总量的85%以上。二是学生潮。由于高校扩招使持续增长的学生客流形成新的压力。三是旅游潮。举家出游已成为春运客流的新成分。四是探亲潮。假定有5
4、0%的农民工能够定居城市,将意味着至少40%的春运压力被化解。春运难题也将因此而破解。尽管需要时间,但却是根本的选择。根本出路:运能之外。——城市化深层次的思考:春运难题表面上是对交通运能的挑战,实质上却折射出中国农村发展不足更是对中国城乡空间结构的思考,对城市化道路选择及其绩效的思考。2基本概念与理论基于区域经济活动的集中性考察:城市:点农村:面两者构造区域空间结构中心城市——腹地的空间结构关键在于:两者形成合理的互动发展关系,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2.1城乡结构:二元结构城乡二元结构:非协调性
5、产业角度的定义:发达的工业与落后的农业并存的发展格局区域角度的定义:发达的城市与落后的农村并存的发展格局2.2城乡协调发展:城乡一体化是城市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区域空间组织形式。它是在生产力高度发达条件下,城乡完全融合,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为服务,达到城乡之间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个方面协调发展的过程。注意:在这一过程中,并不是所有农村都变成城市,更不是城市乡村化,而是彻底消除城乡两元结构差别,使高度发达的物资文明和精神文明达到城乡共享。2.2理论模型:二元经济到一体化经济二元经济模型195
6、4年,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WilliamLewis)发表《无限供给下的经济发展》的论文,开创了对不发达经济的二元结构分析。他因此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核心论点发展中国家国民经济中存在“二元经济”(DualEconomy):先进但弱小的现代工业部门与庞大但落后的传统农业部门。经济发展依赖现代工业部门的扩张,传统农业部门则为此提供丰富和廉价的“无限劳动供给”。总产量曲线(TP)与边际产量曲线(MP)MP是TP上点的切线的斜率。TPLMPLQOQOLL拐点“零值劳动力”(L2L3);“伪装的失业(L1
7、L2)二元经济转向一元经济的过程经济发展的过程一方面,工业部门积累资本,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现代工业部门发展和壮大。另一方面,农业部门剩余劳动力转移,自身提高效率。城市现代工业帮助农业实现现代化,城市文明向农村渗透和传播,农村居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与城市趋同,城乡差别消除,城乡协调发展。结果:“异质的”二元经济转变为“同质”的一元经济。理论的背后:现实发展经验国际经验:只有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这是世界各国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的基本方式。日本经济起飞时期(1950-1980年)的农业人口下降了6
8、5%;美国同样在经济起飞时期农业人口下降了72%1978年广东农业人口为83.7%,30年下降了35.7个百分点。推及中国:中国农民的增收,农村人口积压,与农业劳动力转移及城镇化进程的缓慢有着直接联系。理论的价值和政策含义:它适用范围较广,对经济发展理论、劳动力转移理论有重大影响。在经济发展中,强调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积极作用。3理论的进一步观察:刘易斯模型与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思考理论推理结论:——中国工业化、城市化发展,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缩小与理论推理相悖的现实:——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理论的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