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养智慧,成就人生

涵养智慧,成就人生

ID:38565091

大小:26.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6-15

涵养智慧,成就人生_第1页
涵养智慧,成就人生_第2页
涵养智慧,成就人生_第3页
涵养智慧,成就人生_第4页
涵养智慧,成就人生_第5页
资源描述:

《涵养智慧,成就人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涵养智慧,成就人生涵养智慧,成就人生涵养智慧,成就人生涵养智慧,成就人生涵养智慧,成就人生涵养智慧,成就人生  涵养智慧,成就人生  王阳明是明朝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绝顶,为明第一流人物。  王阳明家规的核心是良知教育,把勤读书、早立志、学做人、做好人作为家规教育的重中之重。王阳明的训子家规理念,成为这个家族安身立命的旨要与规范。  1、不说谎,不任性  毋说谎,毋贪利;毋任情,毋斗气;毋责人,但自治。能下人,是有志;能容人,是大器。凡做人,在心地;心地好,是良士;心地恶,是凶类。《示宪儿》  译:不要说谎,不要贪利;不要任情耍性

2、,不要与人斗气;不要责备别人,但需管住自己。能够放低自己身份,这是有志气的表现;能够容纳别人,这才是有大的度量。做人,主要在于心地的好坏;心地好,才是善良之人;心地恶劣,是凶恶之人。  析:任情恣性,放任自己的性情,不受任何拘束。《增广贤文》中说,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心似平原走马,易放难追。这正是告诉我们,任情恣性的危害。  2、义理养心,精专为学  勿谓隐微可欺而有放心,勿谓聪明可恃而有怠志;养心莫善于义理,为学莫要于精专;毋为习俗所移,毋为物诱所引;求古圣贤而师法之,切莫以斯言为迂阔也。《与徐仲仁》  译:不要以为在别人看不

3、到的地方可以自欺欺人就放纵自己,不要以为可以依仗聪明而放松意志。最好的养心之法就是研习经典中的义理,最重要的求学之道就是精专。不要被流俗左右,不要被财物引诱。师法古圣贤,不要以为这很迂阔不合实际。  析:经典中的义理不仅是千古大智慧,更是我们养心、养生最好的方便法门。康熙在教育子女的时候,就曾说过:养生之道,全在五经。  3、做人先立志  夫学,莫先于立志。志之不立,犹不种其根而徒事培拥灌溉,劳苦无成矣。夫志,气之帅也,人之命也,木之根也,水之源也。源不濬则流息,根不植则木枯,命不续则人死,志不立则气昏。是以君子之学,无时无处而不以

4、立志为事。《示弟立志说》  译:学习,没有比先立下志向更重要的。不确立志向,好比栽树不栽培它的根而徒劳地对树木培土浇灌,劳苦却不会成功。  志向,就如气的统帅,人的性命,树的根本,水的源头。水源不疏通,那么川流就会停息,根本不予培植那么树木就会枯萎,性命不延续人就会死,人不立定志向就会气质昏浊。所以君子做学问,无时无处不以立志作为要务。  析:志犹如三军主帅,没有主帅的军队,就是乌合之众。  4、不强迫孩子科举  科第之事,吾岂敢必于汝,得汝立志向上,则亦有足喜也。摘自王阳明家书《寄正宪男手墨》  译:对科举考试这件事情,我又怎么敢

5、强迫于你呢。获悉你有这份立志向上的想法,对我来讲也够高兴的了。  析:王阳明告诉孩子,不会强迫他在科举方面一定要有成就,而是欣赏孩子上进的那份精神。对比现在的很多家长对高考的态度,几百年前的王阳明是不是很开明呢?  5、一念改过,即得本心  本心之明,皎如白日,无有过而不自知者,但患不能改耳。一念改过,当时即得本心。《寄诸弟》  译:本心就像白日那样光亮,遵循自己的本心,一定能察觉到自己的错误,只是怕不能改正。错误和掩盖错误的想法,会遮蔽我们的本心,但只要我们下决心改正错误,马上就会重新找到本心。  析:王阳明说,人孰无过,改之为贵

6、。本心就是良知,致良知,就是重新发现我们的本心。王阳明为我们提供了一条通往内心良知的大道:一念改过,当时即得本心。  6、勤读书,致良知  汝在家中,凡宜从戒论而行。读书执礼,日进高明,乃吾之望。吾平生讲学,只是致良知三字。仁,人心也;良知之诚爱恻怛处,便是仁,无诚爱恻怛之心,亦无良知可致矣。汝于此处,宜加猛省。《寄正宪男手墨二卷》  译:你在家里,一切应该遵从训戒来行事。勤读诗书、执守礼制,一天比一天进步,这才是我对你的期望。  我平生讲学,就致良知三个字。仁,指的是人心;良知而引发诚意、真爱、悲痛、忧伤,这就是仁,没有诚爱恻怛之

7、心的,也就达不到良知了。你看到这里,应该加以好好的省悟。  析:王阳明自提出致良知的心学宗旨以后,无论是对门人弟子,还是对家人子弟,皆谆谆教之以致良知,这个良知,便是孔孟之仁,程朱之天理,致良知,既是阳明学派的门风,也是王阳明一家的家风。  7、以仁礼存心,以孝弟为本  尔辈须以仁礼存心,以孝弟为本,以圣贤自期,务在光前裕后,斯可矣。《赣州书示四侄正思等》  译:你们必须时刻牢记仁礼,把孝悌作为做人的根本,把做圣贤作为对自己的期望,为前人争光,为后人造福。  析:仁礼孝悌是儒家的核心,也是我们中国人最明显的文化性格。王阳明的心学是对

8、儒学的大发展,也必然建立在这些千古不灭的理论之上。  8、恶是习气,善是本心  夫恶念者,习气也;善念者,本性也;本性为习气所汩者,由于志之不立也。故凡学者为习所移,气所胜,则惟务痛惩其志。《与克彰太叔》  译:恶念,是后天的习气;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