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545193
大小:2.30 MB
页数:24页
时间:2019-06-14
《1030-2011年课程标准解读-崔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课程理念上课程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课程特点: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教学方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程建设: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一、成绩与进步2、课程内容上引入语文综合性学习引进相关的课程资源规定课外阅读量3、教学方法上努力地将先进理念转化成教学行为创造了一些新鲜经验(识字、阅读、习作、儿童阅读等)4、教学评价上认识到评价改革的重要性进行了一些改革实验(评价内容全面,评价方式全程,评价主体全员)(一)问题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上:一度割裂,而非统一在主体与主导的关系上:一度出现形式主义在教科书与其他资源的关系上:出现了忽视文
2、本和只教教科书两种倾向——最突出的问题是:付出和成效不成正比,师生负担仍然很重,幸福指数不高。二、问题及原因(二)原因教育体制:全民应试人才观:唯学历语文课程: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要找准问题,综合治理(一)坚持“课程基本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1、语文知识--“双基”--能力、智力--语文素养2、语文素养的要素:语文能力、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维品质、思想道德、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三、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坚持了什么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1、要重视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2、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3、要利用汉语言文字自身的特点积极倡导
3、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1、提出“素养——养成”的课程基本模式,改变“知识——讲授”的教学模式2、保护天性,激发兴趣,自主学习是基础3、合作、探究学习要讲求实效4、适当开展任务驱动的综合性学习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1、树立大语文课程观2、增强课程意识,做语文课程的建设者3、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课程体系(二)坚持“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三个维度”: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语文知识与能力是特定目标三“维”一体相辅相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达成,要依凭语言文字,与实现另外两个维度的目标融为一体,统一于同一教学过程之中。其特
4、点是潜移默化、熏陶感染。(三)坚持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语文课程对“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丰富语文实践,培养语文实践能力。“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想象力,开发创造潜能,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四)坚持推进儿童阅读小学阶段背诵优秀诗文160篇(段);课外阅读量145万字。“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阅读是教育的核心。“课内得方法,课外求发展”。(一)更加强调语言文字的运用“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
5、文字运用能力。”理解是运用的前提。要采取多种措施,加强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四、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更加强调了什么低学级:会听,爱说,敢问,想写。中年级高年级听,能把握主要内容;说,能主动与人沟通,说得清楚明白;写,能自由表达。听,能抓住要点;说,能当众作简短发言;写,能写简单文章,大体上能满足日常学习和生活的需要。(二)更加强调识字、写字强调识字、写字的重要性《课程标准》中规定了字量、字种、字序提出加强写字的具体措施写字姿势、书写习惯,从第一学段强调到第四学段(三)更加强调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和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理想,以爱国主
6、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良好的思想道德。语文的“文”,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学习母语,一个重要任务是了解、欣赏、继承优秀文化。(四)更加强调多读书、多积累、多实践“三多”是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语文学习“课内悟方法,课外求发展”。培养阅读兴趣,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是语文教师份内的职责。教师既要用教科书教好语文,又要推进儿童阅读。(一)加强识字、写字教学低年级:坚决落实以识字、写字为重点,打好识字、写字、学词的基础。中高年级:要把字词教学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五、深化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二)加强运用语言文字的训练改变阅读
7、教学“硬”,口语交际、习作教学“软”的状况丰富训练内容:结合阅读,联系学习与生活保证训练时间:阅读课上安排“运用”的环节拓宽训练途径:体现在“三类”课上,平时语文及各科学习中、日常生活中(三)加强儿童阅读阅读是教育的核心。阅读是儿童精神成长的食粮。提高阅读教学效率,让儿童阅读挤进课堂。愿景:儿童阅读进课程,进课表,进评价。(四)加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要“让学”。在自主学习中培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活和发展想象力。阅读,有个人感受和见解;习作,进行个性化表达。在问题驱动和体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