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大气环境

1.2.3大气环境

ID:38536592

大小:3.88 MB

页数:57页

时间:2019-06-14

1.2.3大气环境_第1页
1.2.3大气环境_第2页
1.2.3大气环境_第3页
1.2.3大气环境_第4页
1.2.3大气环境_第5页
资源描述:

《1.2.3大气环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学业水平考试要求1.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a.大气的垂直分层b.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b.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b.影响地面获得太阳辐射大小的主要因素2.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c.热力环流原理及图示a.水平气压梯度力b.风的形成c.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移动及图示3.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b.气压带、风带移动及海陆分布对季风气候和地中海气候的影响4.常见天气系统b.冷锋与暖锋天气系统的特点及天气状况b.低气压与高气压系统的气流运动特点及天气状况c.简单的地面天气形势图一、大气的垂直分层1、大气垂直分层依据—大气温度、密度、

2、大气运动2、大气垂直分层2、大气垂直分层及各层特点大气分层特点及原因高层大气1、有电离层存在平流层1、气温岁高度增加而迅速增温——臭氧强烈吸收紫外线。2、以水平运动为主——上热下冷,不易形成对流运动。3、大气能见度好,利于高空飞行对流层1、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地面是对流层的主要热源。2、对流运动显著——上冷下热。3、天气复杂多变——对流层集中了几乎全部水汽,大气垂直运动引起水相变化二、对流层大气受热过程(一)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有选择性臭氧吸收紫外线,二氧化碳、水汽吸收红外线。2、大气对太阳辐射

3、的散射——有选择性波长越短越容易被散射。3、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无选择性云层越厚,对太阳辐射的反射越强。(二)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关系示意图(三)影响地面辐射的主要因素1、纬度因素不同纬度正午太阳高度不同,地面获得热量不同,地面辐射强弱不同。一方面:低纬度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地面获得热量多高纬度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小,地面获得热量少另一方面:太阳高度角越大,太阳光穿过大气层路程越短,太阳辐射受到的削弱越少,地面获得热量越多;太阳高度角越小,太阳光穿过大气层路程越长,太阳辐射受到的削弱越多,地面获得热

4、量越少。2、下垫面因素(三)影响地面辐射的主要因素下垫面不同——*对太阳辐射的吸收率和反射率不同,地面获得热量不同;——*热容量不同,3、气象因素阴雨天气多——大气对太阳辐射反射强,地面获得太阳辐射少(四)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P46阅读)地面太阳辐射获得热量地面辐射散失热量大气逆辐射近地面空气膨胀上升,在高空聚积,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压高空空气冷却收缩下沉,密度减小,形成低压空气的收缩下沉造成近地面气压增大空气向上流出,使近地面形成低压受热冷却近地面高空高空空气扩散方向近地面空气扩散方向二、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一)热力

5、环流形成的原理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的最简单形式。小结:太阳发射对地面加热不均对流层大气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上气压差异空气的水平运动热力环流特别提醒:由热力环流图可总结规律如下:(1)在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气压越低;(2)在水平面上,高压区等压面向上凸,低压区等压面向下凹;(3)近地面与对应高空的气压状况与水平气流方向相反;(4)近地面因受热气流上升而形成低压,多阴雨;近地面因受冷气流下沉而形成高压,天气晴朗。(百帕)100010051010水平面上存在着气压梯度,就产生了促使大气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的力,叫水平气压梯度力。1.水平气压

6、梯度力——风二.空气的水平运动:a.垂直于等压线b.由高压指向低压2.地转偏向力(百帕)100010051010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北半球)a.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b.垂直于空气的运动方向(即风向);c.由低纬向高纬增大;10101008100610041002(hPa)气压梯度力风向地转偏向力地转偏向力方向:垂直风向在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下的风(北半球高空)3.地面摩擦力:地转偏向力(百帕)100010051010(北半球)风向地面摩擦力请依据图中风向,画出空气运动时的受力情况水平气压梯度力摩擦力方向:与

7、风向相反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使风向垂直于等压线)(使北半球风向右偏,南半球风向左偏)地面摩擦力大气做水平运动所受作用力二力平衡,风向平行于等压线三种力共同作用下,风向斜穿等压线(与空气的运动方向相反)空气产生水平运动的原动力小结:特别提醒:在等压线分布图上,任一地点风向的画法如下:第一步:在等压线图中,按要求画出过该点的切线并作垂直于切线的虚线,箭头由高压指向低压,用来表示气压梯度力方向。第二步:确定南、北半球后,面向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向左(或向右)偏转300~450角,画出实线箭头,即过该点的风向。(三)全球气压带与风带的

8、分布(1)气压带的成因热力原因——热低压——赤道低压冷高压——极地高压动力原因——冷低压——副极地低压热高压——副热带高压030N60N90N(2)考虑高低纬间热量差异----单圈环流赤道低压带21(3)考虑----高低纬间热量不均,地转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