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解读

ID:38525434

大小:318.00 KB

页数:140页

时间:2019-06-14

《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解读_第1页
《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解读_第2页
《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解读_第3页
《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解读_第4页
《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解读_第5页
资源描述:

《《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解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吕合镇中心小学马冬梅《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解读一、课标研制和修改工作的基本过程1、实验稿于1999年开始研制,2001年7月出版,并于当年9月在全国43个国家级实验区开展实验。2、修订稿于2005年5月成立课标修订组,组长:史宁中,东北师范大学校长。修订工作组首先到实验区进行实地调研,通过问卷、听课和访谈等方式,听取第一线教师的意见;之后,针对课程标准的框架、设计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等部分,进行了认真的讨论与研究,完成修改初稿。2006年6月至9月,向全国30多位专家、学者和第一线教师寄发修改稿的初稿和征求意见表,邀请

2、几位中科院院士和数学家座谈,征求对修改稿的意见。3、2007年4月,在听取意见的基础上,修订工作组对修改初稿又进行了认真修改,形成《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修订稿)》。二、课标修改的基本原则和思路(一)课标修改的四个基本原则一是充分地肯定成绩,也看到问题实质所在;二是以课程改革4年的实践和调查研究结果作为修改的基础;三是修改稳步进行,使得《标准》更加准确、规范、明了、全面;四是增强可操作性,更适合于教材编写、教师教学、学习评价。(二)课标修改的思路第一是关注过程和结果的关系;第二是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讲授的关系;第二是既能培养学生良

3、好的学习习惯,也能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第三是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的关系;第四是生活情境和知识系统性的关系。课标修改的主要方面第一部分:前言与基本理念 (一)、前言标准提出的课程理念和目标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和教学具有指导作用。所规定的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是义务教育阶段每个学生应当达到的基本要求,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第一部分前言 一、关于数学的定义实验稿: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修订稿P1: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是人类文化

4、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二、修订稿增加了课程的性质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数学课程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义务教育的数学课程能为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奠定重要的基础。第一部分前言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关于数学课程)实验稿: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

5、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修订稿: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二)、基本理念2、关于数学课程的培养目标实验稿:──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修订稿P1: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良好的数学教育:就是不仅懂得了知识,还懂得了基本思想,在学习过程中得到磨练。关于“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主体是“

6、人人”,是学习数学课程的所有人,而不仅仅指少数人。不是精英教育而是大众教育,不是自然淘汰、适者生存的教育,而是人人受益、人人成长的教育。落脚点是数学教育而不是数学。是适宜的、满足发展需求的教育。是全面实现育人目标的教育。是促进公平、注重质量的教育。是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关于“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要关注“人人”,也要关注“不同的人”,既要促使全体学生数学基本质量标准的达成,也要为不同学生的多样性发展提供空间。体现了数学教育中对人的主体性地位的回归与尊重。需要正视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促成发展的多样性。本质上应促进学生

7、更好地自主发展。(二)、基本理念3、关于课程内容实验稿: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要。(二)、基本理念3、关于课程内容修订稿:课程内容既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它不仅包括数学的结果,也应包括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和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索。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重视过程,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要重视直观,

8、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要重视直接经验,处理好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课程内容的呈现应注意层次性和多样性。(二)、基本理念4、关于教学活动实验稿: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正文描述:

《《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解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吕合镇中心小学马冬梅《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解读一、课标研制和修改工作的基本过程1、实验稿于1999年开始研制,2001年7月出版,并于当年9月在全国43个国家级实验区开展实验。2、修订稿于2005年5月成立课标修订组,组长:史宁中,东北师范大学校长。修订工作组首先到实验区进行实地调研,通过问卷、听课和访谈等方式,听取第一线教师的意见;之后,针对课程标准的框架、设计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等部分,进行了认真的讨论与研究,完成修改初稿。2006年6月至9月,向全国30多位专家、学者和第一线教师寄发修改稿的初稿和征求意见表,邀请

2、几位中科院院士和数学家座谈,征求对修改稿的意见。3、2007年4月,在听取意见的基础上,修订工作组对修改初稿又进行了认真修改,形成《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修订稿)》。二、课标修改的基本原则和思路(一)课标修改的四个基本原则一是充分地肯定成绩,也看到问题实质所在;二是以课程改革4年的实践和调查研究结果作为修改的基础;三是修改稳步进行,使得《标准》更加准确、规范、明了、全面;四是增强可操作性,更适合于教材编写、教师教学、学习评价。(二)课标修改的思路第一是关注过程和结果的关系;第二是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讲授的关系;第二是既能培养学生良

3、好的学习习惯,也能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第三是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的关系;第四是生活情境和知识系统性的关系。课标修改的主要方面第一部分:前言与基本理念 (一)、前言标准提出的课程理念和目标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和教学具有指导作用。所规定的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是义务教育阶段每个学生应当达到的基本要求,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第一部分前言 一、关于数学的定义实验稿: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修订稿P1: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是人类文化

4、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二、修订稿增加了课程的性质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数学课程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义务教育的数学课程能为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奠定重要的基础。第一部分前言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关于数学课程)实验稿: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

5、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修订稿: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二)、基本理念2、关于数学课程的培养目标实验稿:──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修订稿P1: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良好的数学教育:就是不仅懂得了知识,还懂得了基本思想,在学习过程中得到磨练。关于“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主体是“

6、人人”,是学习数学课程的所有人,而不仅仅指少数人。不是精英教育而是大众教育,不是自然淘汰、适者生存的教育,而是人人受益、人人成长的教育。落脚点是数学教育而不是数学。是适宜的、满足发展需求的教育。是全面实现育人目标的教育。是促进公平、注重质量的教育。是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关于“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要关注“人人”,也要关注“不同的人”,既要促使全体学生数学基本质量标准的达成,也要为不同学生的多样性发展提供空间。体现了数学教育中对人的主体性地位的回归与尊重。需要正视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促成发展的多样性。本质上应促进学生

7、更好地自主发展。(二)、基本理念3、关于课程内容实验稿: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要。(二)、基本理念3、关于课程内容修订稿:课程内容既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它不仅包括数学的结果,也应包括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和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索。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重视过程,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要重视直观,

8、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要重视直接经验,处理好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课程内容的呈现应注意层次性和多样性。(二)、基本理念4、关于教学活动实验稿: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

显示全部收起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