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定事物的质 D.认识事物的量 17. 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指( C ) A.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的关系 B.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D.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关系18. 下列选项中,属于因果联系的是( C ) A.风来雨至 B.冬去春来 C.摩擦生热 D.电闪雷鸣 19. 实践和认识的客体是( D ) A.由主体创造出来的对象 B.外部自然界 C.客观存在的事物 D.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20.把科学的实践观第一次引入认识论是( B ) A.费尔巴哈哲学的功绩 B.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功绩C.黑格尔哲学的功绩 D.康德哲学的功绩 2
6、1.概念、判断、推理是( B ) A.感性认识的三种基本形式 B.理性认识的三种基本形式C.社会意识的三种基本形式 D.社会心理的三种基本形式22.“肯定和否定相互渗透,在一定意义上,肯定就是否定。”这是一种( B ) A.相对主义诡辩论的观点 B.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C.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D.形而上学的观点 23.“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说明(B)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大学对科学的推动作用越来越小 D.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24. 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C ) A. 地理环境 B. 社会
7、意识 C. 生产方式 D. 人口因素 25. 下列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范畴的是(C)A. 逻辑学 B. 自然科学 C. 艺术 D. 语言学 26.在生产关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是( A ) A.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 B.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相互关系 C.分配关系 D.消费关系 27.从人与人相区别的层次上说,人的现实本质在于( A ) A.社会关系 B.社会劳动 C.意识 D.语言 28.马克思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