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520789
大小:1.55 M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6-14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一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制作者:陈国华课标要求: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进文明中来了。……它迫使一切民族……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他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背景:明代丝织业发达的江南地方,如苏州等地,出现了一些以生产商品为目的的富裕机户,购买织机,雇佣机工进行生产。……这种“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工受值”式的雇佣
2、与被雇佣关系,是一种新的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清初曾经在“抑兼并”的借口下,限制民间丝织业的发展:严格限定机户所能拥有的织机数;同时规定每张织机都要缴纳较高的税金;要进行织造的话,还得获得官府的批准。——课本P25页1、鸦片战争前,中国经济结构中占主导地位的经济成分是什么?出现了什么变化?这种变化发展情况如何?为什么?主导:家庭手工业与小农生产相结合的自然经济。变化: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情况:发展缓慢。原因:自然经济的抵制、重农抑商、海禁政策等。落后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背景: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成为列强侵略中国的开端,中国产生“三千年未有之变局
3、”。鸦片战争不仅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同时也使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动……《南京条约》签约仪式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背景:“洋布、洋纱、洋花边、洋袜、洋巾入中国,而女红失业;煤油、洋烛、洋电灯入中国,而东南数省之桕树皆弃为不材;洋铁、洋针、洋钉入中国,而业冶者多无事投闲。此其大者。尚有小者,不胜枚举。……华民生计,皆为所夺矣。”(选自郑观应《盛世危言》)唐廷枢中国买办第一人鸦片战争后流入城市的破产农民老洋行2、结合材料及课本知识,分析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出现了什么新的变化?城市手工业遭到沉重打击,(耕织分离)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标志: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买办商人出现外
4、资企业的创办农副产品日益商品化,并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灾难机遇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上海英商的耶松船厂该厂由英商佛南于同治四年(1865)创办于上海虹口。它长期租用浦东的两个船坞,下设若干分厂……其第一年度纯利与资本的百分比为13.5%,第二年即升至21%。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轮船招商局长期使用大量低息、缓息,甚至免息的官款,使自身发展起来。1873年至1893年,获利白银六百多万两,但大都归入李鸿章的私囊。好高的利润!自己投资,这些利润不就是自己的了。3、结合材料,分析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原因?外商企业的刺激洋务企业的诱导自然经济的解体提供劳动力、市场等条件商品经济的
5、发展,资本主义的萌芽奠定基础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朱其昂:贻来牟机器磨坊方举赞:发昌机器厂陈启源:南海县继昌隆缫丝厂上海天津广东4、阅读课本,回答近代民族工业的相关问题:(1)兴起时间:(2)地点:(3)来源: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部分中小地主、官僚、买办、商人、华侨等投资;部分手工工场转变而来。经济基础好;交通便利,便于引进机器;自然经济解体较早近代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时间新设厂矿总数投资总额(万元)平均每年新设厂矿数每年投资额(万元)19世纪70年代-1894前504702201895—19135491202.9530--3163.315、从
6、表格可知,民族工业在何时得到初步发展?思考其原因?初步发展:从甲午战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原因:(1)列强加紧资本输出,中国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2)在内外交困形势下,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3)在严重民族危机刺激下,出现“实业救国”思潮;“······多设织布、纺绸等局,广为制造······”——1895年清政府发布的上谕张謇(1853—1926)江苏海门人氏1894年,慈禧太后六十万寿,举行恩科会试,张謇再次赴京赶考,以一甲一名引见。第二天,皇上在太和殿亲自授官。这一年张謇42岁。1895年,下海办厂,相继创办大生纱厂、通海垦
7、牧公司、广生油田、资生铁冶厂等。张謇用大生的利润在南通建学堂、开交通、造公园、兴水利、办慈善…到他去世前,大生一厂仅为企业和公益事业的垫款就有70多万两。促使南通成为近代第一城。胡适:“张季直(张謇)先生在近代中国史上是一个很伟大的失败的英雄……”孙中山:张謇在中国干出了实事。毛泽东:中国的轻工业不能忘记海门的张謇。状元实业家:大生纱厂生产销售主要依赖通州、海门地区,但是清政府在两地设置的收税关卡,多达57处。1906年时,日本商人在上海创办纱厂,来南通收购棉花,高价争购且不择手段,切断大生原料收购。同时来自上海的外国纱产品,每年都会大量涌进通州地区,使大生发展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