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课标版部编七年级下册文言虚词“之”“而”用法

人教课标版部编七年级下册文言虚词“之”“而”用法

ID:38480072

大小:38.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6-13

人教课标版部编七年级下册文言虚词“之”“而”用法_第1页
人教课标版部编七年级下册文言虚词“之”“而”用法_第2页
人教课标版部编七年级下册文言虚词“之”“而”用法_第3页
人教课标版部编七年级下册文言虚词“之”“而”用法_第4页
人教课标版部编七年级下册文言虚词“之”“而”用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课标版部编七年级下册文言虚词“之”“而”用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文言虚词“之”“而”用法河北邢台县晏家屯中学陈莉教学目标1、掌握文言文考试的方式。2、掌握虚词”之”“而”的用法及意义教学重点掌握虚词”之”“而”的用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有些同学抱怨我们今天不用文言文,干嘛还要学“之乎者也”?此言差矣。对于初中生而言,文言文是一个重点0,同时也是一个难点,特别是在考试中失分率较高。下面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一下如何学好文言文的一个方面-----虚词“之”“而”。二、整体感知(一)、考点透视文言文常考题型:1.实词2.虚词3.文句翻译4.文章理解与人物评价(二)、掌握“之”字用法1、解

2、释《曾子杀猪》一文初步掌握“之”字的意思。(多媒体展示)2、学生试着解释,教师巡视指导。3、归纳总结“之”字用法。(多媒体展示)例1(1)、渔人甚异之,欲穷其林(2)、属予作文以记之(3)、事无大小悉以咨之 (4)、愿陛下亲之信之总结:放在及物动词后面的“之”一般作代词例2(1)、辍耕之垄上(2)、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3)、吾欲之南海何如总结:地点前面的“之”一般作动词,相当于到、往例3(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3)、前人之述备矣总结:放在定语﹑中心语之间的“之”一般为结构助词“的”例4(1)、何陋

3、之有?(2)、人莫之知(3)、宋何罪之有?总结:放在宾语和谓语之间的“之”一般作为提宾的标志,不译例5(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2)、冷光之乍出于匣也(3)、无案牍之劳形总结:放在主谓之间的“之”一般作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例6(1)、久之,蛇竟死.(2)、怅恨久之(3)、公将鼓之总结:放在形容词或不及物动词后的“之”一般作音节助词4、让学生从课本上找到相应的句子,并解释而的相应用法。5、做典型例题,巩固知识。(多媒体展示)(三)掌握“而”字用法1、让学生回顾“而”用作连词,主要有以下五种情况:例1、表示并列关系

4、,可译为“又”、“也”等,也可以不译。如:(1)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2)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3)蟹六跪而二螯。例2、表示承接关系,译作“然后”“就”。如:(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2)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3)水落而石出例3、表示转折关系,译作:“但是”“然而”“却”“可是”。如:(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3)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4)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增加。例4、表示递进关系。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如:(

5、1)敏而好学。(2)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例5、表示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如:(1)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2)朝而往,暮而归(3)康肃笑而遣之2、让学生从课本上找到相应的句子,并解释而的相应用法。3、做典型例题,巩固知识。(多媒体展示)三、教师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基本上掌握了文言虚词“之”、“而”的用法。希望同学们在今后文言文的学习中掌握它们的用法和技巧。争取在考试中不失分。四、布置作业归纳总结课本中“之”、“而”的用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