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468170
大小:45.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6-13
《语文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陋室铭》练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陋室铭》练习一.基础知识填空。1.《陋室铭》的作者是,字,是朝人。2.铭是一种文体,最初是古代刻在器物、碑碣上的文字,后来发展为一种的文体。这种文体有的特点。3.《陋室铭》大量使用“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样的句子,句式整齐,音韵和谐,使用的是的修辞方法。二.解释句子黑体字的意思。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3.可以调素琴,阅金经。()()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5,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三.翻译句子。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4.
2、何陋之有?四.下列句中“之”的用法分别是之的用法:A、助词“的”B、代词C、动词,“往,到”D、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E、宾语提前的标志A.何陋之有?()B.忘路之远近()C.渔人甚异之()D.具答之()E.牡丹,花之富贵者也()F.君之病在肌肤()G.中间力拉崩倒之声()五.阅读文章,回答问题。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1.文中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是:2.主人在陋室的活动有3.来陋室的有哪
3、些人?4.找出表明中心的句子。5.作者通过描写自己的“陋室”表明了自己的愿望和的生活情趣。这这篇短文采用了的写法。二、阅读题(一)阅读《陋室铭》回答问题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A , B。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 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①本文作者是唐朝著名诗人:________ ②解释下列画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1)有仙则名( ) 2)谈笑有鸿儒( ) 3)无案牍之劳形(
4、 ) 4)惟吾德馨( ) ③解释句子:孔子云:何陋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用原文填空: 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_ ⑤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你如何看待本文作者所表达的“惟吾德馨”的道德情操? ⑥在横线上写出原文,并划出朗读的节奏。 A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 (二)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奥牍之劳形南阳诸
5、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1.本文作者是唐朝著名诗人_________________。2.用“/”线给画线文字断句。(注意:此题不要求加标点)3.解释下列画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有仙则名( ) ②惟吾德馨( ) ③谈笑有鸿儒( ) ④无案牍之劳形( )4.用原文语句回答。 ①表现室主人交往之雅的语句是: ②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5.请写出你的居室(无论你是有自己独居的小天地,还是和家人或亲戚、同学合住一室)最值得你骄傲的地方,并说明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你如何看待本文作者所表达的“惟吾德馨”的道德情操?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完成下面两个问题。 ①写出本文中你最喜欢的一个骈句。 ②完成下面的对偶句创作。 上句:品千古美文下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1、文章的作者是唐朝诗人______________。2、将文章中空缺的语句填在下面的横线上。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馨:______________。②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调
8、:______________。4、把下面句子译成现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