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藏续编资料]

[道藏续编资料]

ID:38462859

大小:236.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6-13

[道藏续编资料]_第1页
[道藏续编资料]_第2页
[道藏续编资料]_第3页
[道藏续编资料]_第4页
[道藏续编资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道藏续编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道藏续编第一集目录 [普通古籍] : 二十三种 / (清)闵一得辑32开,4册线装,原版金盖道人道光甲午编,海洋出版社,1989年10月出版(线装) 铅印本4册: 图上海 : 医学书局, 民国书名据目录题,据清道光间刻本排印1.吕祖师先天虚无太一金华宗旨:一卷/(清)蒋元庭辑 2.尹真人东华正脉皇极阖辟证道仙经:三卷 3.尹真人寥阳殿问答编:一卷 4.泄天机:一卷/(清)闵一得重纂 5.古法养生十三则阐微:一卷/(清)闵小艮纂 6.上品丹法节次:一卷/(清)李德洽述;(清)闵一得续纂 7.管窥编:一卷/(清)闵小艮述 8.就正录:一卷/(清)陆世忱撰 9.与林奋千先生书:一卷/(清)

2、陆世忱撰 10.吕祖师三尼医世说述:一卷/(清)陶太定辑 11.读吕祖师三尼医世说述管窥:一卷/(清)闵一得撰 12.吕祖师三尼医世功诀:一卷/(清)沈一炳撰;(清)闵一得重述并注13.天仙心传:一卷内篇一卷外篇一卷,附图诀一卷,玄科一卷,神人李蓬头法言一卷,真师太虚氏法言一卷/(清)沈一炳授;(清)闵一得纂 14.天仙道戒须知:一卷/(清)沈一炳述 15.天仙道程宝则:一卷/(清)沈一炳述 16.二懒心话:一卷/(清)闵小艮辑 17.三丰真人玄谭全集:一卷/(明)张三丰撰 18.如是我闻:一卷 19.西王母女修正途十则:一卷/(清)沈一炳授;(清)闵一得注 20.泥丸李祖师女宗双修

3、宝筏:一卷/(清)沈一炳述并注 21.金丹四百字注释:一卷/(明)彭好古注;(清)闵阳林释 22.琐言续:一卷/(清)沈一炳授;(清)闵小艮述 23.栖云山悟元子修真辩难参证前编:一卷后续一卷/(清)刘一明撰闵小艮行历略表(同尘子)按:余往年曾撰《闵小艮年谱》,惜已散失。今据草稿,复行削删,故名略表。乾隆十三年戊辰(1748年)十二月初二日诞。乾隆二十一年丙子(1756年)九岁。因体弱多病从高东篱学。乾隆二十五年庚辰(1760年)十三岁。在金盖山识陈天行。乾隆二十七年壬午(1762年)十五岁。与兄希颜读书云巢。乾隆三十三年戊子(1768)二十一岁。高东篱仙化。遵师命,复礼师兄沈轻云为

4、师。乾隆四十五年庚子(1780年)三十三岁。从父命入山养气,并代陈樵云守山。乾隆四十八年癸卯(1783年)三十六岁。游冠山。。乾隆四十九年甲辰(1784年)三十七岁。以山事付杨来逸守。乾隆五十年乙巳(1785年)三十八岁。回余杭,奉檄去滇南。陈樵云逝。乾隆五十一年丙午(1786年)三十九岁。沈轻云逝,为传作赞。乾隆五十二年丁未(1787年)四十岁。为沈轻云遗蜕卜葬。乾隆五十三年戊申(1788年)四十一岁。入京师,遇白马李。乾隆五十四年己酉(1789年)四十二岁。谒浙江省督学朱石君于右文馆,知朱石君藏有三尼医世功诀,欲抄录未果。按:朱石君后官至大学士,为朝庭宰辅。乾隆五十五年庚戌(17

5、90年)四十三岁。携大戒书谒黄守中。按:闵小艮乾隆五十年乙巳奉檄去滇南当只是接到任命,直到五十四年才赴云南。乾隆五十七年壬子(1792年)四十五岁。服官满,返故里。与吴竹巢识,访陈天行不遇。乾隆五十八年癸丑(1793年)四十六岁。游洞庭东山,访得三尼医世功诀。乾隆五十九年甲寅(1794年)四十七岁。与陈天行会于拨云,天行力劝主金盖山,诺之。乾隆六十年乙卯(1795年)四十八岁。与潘雪峰率徐梅谷作云游天下计。嘉庆元年丙辰(1796年)四十九岁。叹金盖山仙踪之不振,吊余绪之无存,遂居焉!并延周梯霞入山讲学。嘉庆三年戊午(1799年)五十一岁。因山事至京师,与吴竹巢相谐谒朱石君于内城,吴竹

6、巢述小艮北行之故。嘉庆七年壬戌(1803年)五十五岁。陈春谷来金盖山礼小艮。嘉庆八年癸亥(1804年)五十六岁。为江默斋卜葬。遇徐芝田,结成师兄弟。嘉庆十年乙丑(1806年)五十八岁。与陈归云订交。嘉庆十一年丙寅(1807年)五十九岁。王护云至金盖山礼小艮。嘉庆十三年戊辰(1809年)六十一岁。为陈春谷卜葬。悲悼。嘉庆十四年己巳(1810年)六十二岁。为王护云卜葬。嘉庆十五年庚午(1811年)六十三岁。石照山人相访于虎户。秋,出师传源流卷册并金盖心灯七卷商订于出版家鲍廷博。嘉庆十六年辛未(1812年)六十四岁。鲍廷博为金盖心灯作序并注。外甥李清如卒。知之,不胜悲悼,盖小艮志在学道,云

7、游四方,而清如侍己之母及己之子坚持不懈,及其卒时仅四十岁。嘉庆十九年甲戌(1815年)六十七岁。秋,往浙江武林,出金盖心灯示钱塘太守鲍锟,鲍锟为之作序并评。嘉庆二十二年丁丑(1818年)七十岁。于余杭董氏处得见明朝林源所撰牧斋公墓志铭。嘉庆二十三年戊寅(1819年)七十一岁。撰养生十三则和二懒心话。道光三年癸未(1823年)七十六岁。撰金盖山纯阳宫古今迹历略。道光八年戊子(1828年)八十一岁。在南京甘露园撰三尼医世说述及三尼医世功诀。道光九年己丑(18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