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峡二高体育器材室管理制度

西峡二高体育器材室管理制度

ID:38427365

大小:58.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6-12

西峡二高体育器材室管理制度_第1页
西峡二高体育器材室管理制度_第2页
西峡二高体育器材室管理制度_第3页
西峡二高体育器材室管理制度_第4页
西峡二高体育器材室管理制度_第5页
资源描述:

《西峡二高体育器材室管理制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莲花街道承担创建全国文明县城体育场地设施类档案目录序号内容页码1莲花街道办事处基本情况12莲花公共体育场地设施情况简介93西峡二高体育器材室管理制度104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管理制度1216莲花公共体育场地设施情况简介莲花街道办事处位于县城东北区域,总面积2.5平方仅是,下辖莲花、新兴两个社区居委会,13个居民小组,总人口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680人,非农业人口16400人。辖区现有公共体育场2处,(城区四小和城区二高),还有宛药工人俱乐部和倍健健身俱乐部2个私人经营的健身中心,体育场内各种设施状况良好,特别是城区四小,作为新成立的

2、示范性小学,各种设施投入财政经费,高标准规划设计,器材全部配备到位,状况很好。16西峡二高体育器材室管理制度1、体育器材是学校进行体育教学,开展体育活动和比赛的必要设备,学校必须建立岗位责任制,由分管校长负责,体育组长管理。2、所有体育器材应按教学仪器管理规范要求分类登记入帐,做好规范的明细帐和总帐,定期进行清查盘点,做到帐帐相符、帐物相符。3、室内体育器材要分类上架存放,存放环境有防潮措施,保持干燥通风。室外固定器材要注意日常保养维护,经常检查易松动和易损坏件,如发现损坏应及时修复,防止意外事故发生。4、师生使用体育器材,必须遵

3、守学校的借用制度,体育教师因教学工作需要借出长期使用的器材,应按规定办理借用手续,并负责妥善保管,每次借用时间为一学期,如需继续借用,必须重新办理借用手续。5、学校体育器材专供师生教学使用,未经校级领导批准,不准借给私人或外单位使用,特殊情况需经校长批准。6、教师在上体育课使用的器材,必须如数收回保持干净摆放整齐,正常使用出现的损坏,要及时填写报损单,经校长签字后才能销帐,人为损坏、丢失的按原价赔偿。167.保持室内清洁卫生,离开时切断电源,关闭好门窗,认真做好安全保卫工作。16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管理制度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

4、促进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的建设,加强对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的管理和保护,充分发挥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的功能,繁荣文化体育事业,满足人民群众开展文化体育活动的基本需求,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是指由各级人民政府举办或者社会力量举办的,向公众开放用于开展文化体育活动的公益性的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文化馆(站)、体育场(馆)、青少年宫、工人文化宫等的建筑物、场地和设备。  本条例所称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管理单位,是指负责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的维护,为公众开展文化体育活动提供服务的社会公共文化体育机构。  第三条 公共文

5、化体育设施管理单位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充分利用公共文化体育设施,传播有益于提高民族素质、有益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开展文明、健康的文化体育活动。16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利用公共文化体育设施从事危害公共利益的活动。  第四条 国家有计划地建设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对少数民族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农村地区的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的建设予以扶持。  第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举办的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的建设、维修、管理资金,应当列入本级人民政府基本建设投资计划和财政预算。  第六条 国家鼓励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

6、和个人等社会力量举办公共文化体育设施。  国家鼓励通过自愿捐赠等方式建立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社会基金,并鼓励依法向人民政府、社会公益性机构或者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管理单位捐赠财产。捐赠人可以按照税法的有关规定享受优惠。  国家鼓励机关、学校等单位内部的文化体育设施向公众开放。16  第七条 国务院文化行政主管部门、体育行政主管部门依据国务院规定的职责负责全国的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的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文化行政主管部门、体育行政主管部门依据本级人民政府规定的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的监督管理。  第八条 对在公共文

7、化体育设施的建设、管理和保护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给予奖励。  第二章 规划和建设  第九条 国务院发展和改革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国务院文化行政主管部门、体育行政主管部门,将全国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的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16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本行政区域内的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的建设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第十条 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的数量、种类、规模以及布局,应当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人口结构、环境条件以及文化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统筹兼顾,优化配置,并符合国

8、家关于城乡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用地定额指标的规定。  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用地定额指标,由国务院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分别会同国务院文化行政主管部门、体育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第十一条 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的建设选址,应当符合人口集中、交通便利的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