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422126
大小:81.34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12
《研究生复试经典宝典》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首先先说一点:复试不用怕但不代表不用准备!! 我也是今年的考生,复试之前很害怕,怕自己通不过,主要有这样几个害怕的地方:1:联系老师。 很多学校说了,复试不用提前联系导师,录取了之后进行双向选择。 我考的学校也是这么说的。可我不放心,还是给看中的导师发了邮件,结果回复就两句话:“请认真准备复试,导师复试后再选择”。这明显是在打官腔,无奈下我又发了一封邮件,结果是石沉大海,直到现在我已经选完了这位导师也还是没回复。当然,虽然老师很和蔼,我还是没好意思问他为什么不回。 如果你联系老师了,老师很热情的回复了,甚至答应了要和你见面,那么恭喜你,别让这次复试100%通过的机会溜走
2、了。我在选择导师的时候,几个老师介绍完自己的研究方向之后直接说,"今年我打算招1个学生,但是XX同学已经和我联系好了,所以请其他同学再看一下其他老师的方向。"虽说学校建议不用联系导师,但自己先联系好绝对没错,老师都想要好学生的。 如果你联系老师却任何回复都没有,上上策是认真准备复试,下策是换一个导师再联系试试。 个人感觉,联系老师重要性很大。[s:3] 2:英语。 首先是听力,在复试前我买了一本北文的英语复试书,每天2-3小时的听力训练,效果不是很明显,心里急得很。结果到了复试前2天却得知听力不用考。。。。顿时心里又高兴又气愤又伤心,成神经病了 然后是自我介绍和
3、英语问题回答,准备了1篇加6个常见问题,面试前3天狂背。可是我这个人衰得很,还是白准备了 实际上的口试其实是把一篇200字左右的科技文献读一下再现场翻译! 直到现在我还觉得对不起面试的老师,因为听我读英语简直比唐僧念紧箍咒还抓狂,开学了我一定当面向老师道歉 所以,英语方面还是得靠充分的情报,千万不要像我这样傻乎乎的什么都不知道,既浪费时间又心里煎熬,生不如死!3:笔试。 经常上复试版的同学可能看到过我发的求救贴,“还有10天就复试了,我才傻乎乎的发现要考的6门课一门都没学过。。”当时心里那个急啊,平常10点半不起床的我吓得连续2天早上5点半醒来再也睡不着,只好起来去自习。
4、就这样每天13个小时的学习,我把6门课的概念和原理总结了A4纸反正面共36页,并在笔试前一天及时的背了下来。结果。。。。 笔试完全没考我复习的东西,基本上都是本科4年来平时积累的小知识点,不复习也会的那种东西。 我这个人怎么净碰上这么倒霉的事 但看书还是必要的,有的专业考像我这样不用复习的东西,但大部分专业都是要考计算题的,考指定参考书上的知识点,像这样的笔试千万不能放松,往死里看!!另外,笔试成绩一般都不高,满分200分的大部分人都在100分以下徘徊(理工科),不要对自己要求太高,以免增加不必要的痛苦(压线复试的同志例外) 总之就一个字:情报最重要。4:面试。 首先是不
5、用怕,这是起码的。老师问问题是很刁钻的,但再怎么问还是最基础的东西,这个一定得看。我是因祸得福,面试被轰炸我依然面不改色,因为我已经把本专业最重要的6门课摘抄了36页并背了下来(虽然是为笔试准备的[s:3])。感觉面试顺风顺水,30多个问题基本上都答出来了。 另外,你要熟悉报考专业大部分老师的研究方向,然后把这几个方向所涉及的最基础知识重点复习。像我的方向是太阳能电池,老师大部分问的都是半导体激发,能带论,光子原子互激发等一些知识点,和方向一致,无关的知识点基本上就不问了。 面试最重要的是大学4年的积累,但临时抱佛脚也是可以的,基本就是个态度问题给导师的一封信尊敬的
6、老师: 您好!首先对于我的冒昧请见谅。谢谢您在百忙之中阅读学生的电子邮件。我叫……山东省……应届毕业生,今年报考了贵校企业管理专业,学生选的导师是您,研究方向是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初试成绩政治72英语64数学96专业课120总分352,学生感觉应该能过复试线,正在积极准备复试,力争能到贵校继续深造!为了做好充分的准备,学生有几个问题想请教老师,请您不吝赐教,解学生燃眉之急。我想咨询的是三个问题:一:贵校的复试参考书没有具体指定,是否是只要涉及复试方面的书都可以看,学生怕不同的老师编写的书知识点不完全一样,感觉没有针对性的复习很迷惘,希望老师您为学生指点指点。二:老师您知道学生的名次
7、吗?可否告诉我,学生好有所准备。三:在贵校复试过程中对于男生衣着上有要求吗?是穿西装还是休闲装?因为贵校的复试时间比较早,所以您的答复对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希望您能在闲暇之余稍作解答。学生将不辜负老师对我的信任,努力学习,争取在复试中取得优异成绩,如果老师由于工作时间太忙,无暇回复学生,学生也很感激老师能抽出时间阅读学生的邮件。最后谨祝您: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此致 敬礼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