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418220
大小:2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12
《执业医师考试有技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要顺利的通过医考,除了必要的医学基础外,应试的技巧及复习窍门能够让大家事半功倍的。在此同各位分享一下我的应试经验,主要适用于临床医师的资格考试,但一些基本原则同样适用于护理,公卫等考试,说得不对的,请多多指正。 (一)基本原则 1.任何医学的资格考试的第一条最基本原则是:答案是绝对的、唯一的,没有灰色地带、没有模棱两可的。简单的说,由于题型是选择题,加上是基本的资格考试,题目的答案是肯定是唯一的,而且都是最典型的情况,千万不要把题目想得很深奥,也不要把它想到像临床实际情况那么多样性和复杂性。例如,主诉是“低
2、热、盗汗、咳嗽2个月”,对应的诊断一定是“肺结核”,体征是“心尖区可闻及舒张期隆隆样杂音”就一定是“二尖瓣狭窄”,没有“可能是....情况”的,因为考试就是考试,为了公平公正和简易评分,答案不可能有灰色地带。 2.用一元论解释临床表现:就是用一个诊断概括所有的症状、体征、检查结果,这往往是正确的答案所在。例如,“蛋白尿,关节痛,白细胞计数降低合并精神障碍”,用一种诊断来概括的话,最大可能就是系统性红斑狼疮,不要想着用两种甚至以上的病来解释临床表现,往往会坠入误区。 3.内科和外科绝对是最重要的,加起来起码占
3、考试比重的60%以上,个人认为这两科无论如何必须要仔细的看至少两遍。尤其是内科,因为内科能够融会贯通了病理、病生、药理、诊断等好几个科目,基本上内科精通了,那前几科也不成问题,而且在复习内科的时候可以举一反三,同时复习上前边几科,既省时间,效率又高。 4.切忌盲目题海战术,必须立足于充分阅读和记忆考试指导书。应该来说,要求及格就ok的话,教学课本基本可以不看的了,就仔细看考试指导书就行,不要迷信协和版的好很多的说法。对于生理、生化、免疫、微生物等基础学科,我个人是先粗略看书一遍,再通过做题目后查书来复习的,因为基础学
4、科比较散乱,而且题目重复率很高,完全可以通过做题目把它串起来。而内外妇儿,包括病理、药理、诊断这些偏向于临床的学科,就必须要好好看书,不要急着做题,因为临床学科题目太多,变化太大了,类似的题目稍微改一个字,答案就不同了,如果不求理解光做题目来应试,很容易中计的,因此必须要把指导书看两遍,理解好基本的东西。 (二)操作技能考试的小窍门 1.病例分析: a.抓紧时间,不要想太久了,很多人不够时间的; b.一看主诉就要差不多要写出诊断了,主诉非常重要,好的主诉就是对应上诊断了。不要想得太复杂,
5、向着典型的方向想就行。 c.问病史、做检查完全是一套路的,把套路记好就行了,可以快速作答。 2.内科和外科技能操作: a.体格检查部分:就是考体检手法和问些关于诊断学的问题,首先不用紧张,题目绝对不难,那些监考老师其实诊断基础也并不会特别强的,而且多数都是比较好人的,会慢慢引导你的,只要你态度好,一般都放水的,比如我当时抽到的是甲状腺的触诊,他问我“峡部如何触诊”,其实我不是很会的,但是老师还是慢慢的引导我做了,还有问了我甲亢的病人甲状腺体检会有那些体征?就是那么简单,后来看分数也拿了80%的分了
6、。 b.临床操作技能部分:这个部分只要在临考前看几遍操作光盘好看看指导书就行啦,不用太害怕,因为用的是假人,而且由于物资短缺,过程有点随便的。同样道理,也是最重要是对老师态度要好,基本的原则做好了就Ok了,细节嘛~监考老师也不一定记得很清楚。老师也会问些问题的,不过简单答下就可以,答错了也扣很少分的。小弟当时就是答错了,好像是关于消毒铺巾的,也拿了70%的分,足够了。 3.电脑考试部分 a.可能听诊那里稍微有点难度,但其实有点技巧的:关于那些心脏杂音传导,鼠标换位置后还有声音的就是有传导了,没有声
7、音的话就是没有传导,其实有点空子让你钻的。而且正如第一原则所说,答案是唯一的,那肯定听诊的特征是非常典型的,因此把常见的几个心脏杂音搞明白了,基本就ok了。 b.X光胸片:也是很典型的,而且有个空子:就是看主诉就基本能推出诊断的了,我当时考的是气胸,给了个主诉就是:胸痛5小时。选项是肺结核、肺炎、气胸、肋骨骨折、肺梗死,一看主诉就可以把前两项给去除了吧,肋骨骨折和肺梗死也很容易从x光片排除掉,那么答案水到渠成了,主诉很关键,主诉必须要对应诊断。 c.心电图读图:关键是以下几个心电图诊断,正常心电图,心梗急性
8、期,各种室性的心律失常,房颤、II度或以上的房室传导阻滞。因此读图的关键是主要是看QRS波群,看它的宽度和节律,宽度是否〉0.12秒,节律是否有问题的,QRS宽度〉0.12秒的就一定是室性的问题,这是基本原则;基本上会看这两点就足够应试了,不用想得太专业太复杂,看看典型的图例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