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408470
大小:1.27 MB
页数:32页
时间:2019-06-12
《鲁教版地理选修我国的减灾防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4.3我国的减灾防灾课件1.知识目标(1)了解我国减灾防灾的方针和基本目标(2)据图能说出我国主要减灾工程的分布状况(3)能够举例说明我国在减灾防灾方面的主要成就2.能力目标(1)学会分析减灾工程分布与我国灾害分布规律的关系。(2)提高学生参与灾后救援的组织协调能力。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形成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并能够积极投身到力所能及的减灾防灾活动中。荆江分洪工程位于湖北省公安县境内,始建于1952年春末夏初之交。参加工程建设的30万军民,以75天的惊人速度建成荆江分洪第一期主体工程,包括右岸沙市对面上游15km处的虎渡河太平口进洪闸、黄山头东麓节制
2、闸和分洪区南线大堤等主体工程。荆江河道安全泄洪能力由此得到显著提高,缓解了与上游巨大而频繁的洪水来量不相适应的矛盾。荆江分洪工程全面建成后的第二年即1954年,汛期天气反常。夏季东亚上空的西北环流向北撤移延迟,长江流域的“梅雨”季节较常年延长了约一个月的时间,造成长江流域雨日增多,遭受覆盖面广的特大降雨;鄂霍次克海上空长期存在强大而持久的高空高气压,西南太平洋上的赤道气流幅合带进入北半球较往年迟一个月左右,而6、7两个月太平洋副热带暖气流势力又较弱,最终造成了长江流域百年罕见的特大洪水。由于上游洪水来量大,而荆江河道安全泄洪又远远不相适应,因而中央防汛总指挥部果
3、断决定首次运用荆江分洪工程,三次开闸泄洪,确保了荆江大堤及两岸人民的安全,发挥了荆江分洪工程的巨大作用。荆江分洪工程荆江分洪纪念碑荆江分洪纪念奖章毛主席和周总理为荆江分洪工程题词长江三峡工程减灾工作的指导方针:1、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2、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3、把握全局,突出重点;4、充分发挥科技和教育在减灾中的作用;5、调动一切积极因素;6、加强减灾国际交流与合作。我国减灾防灾的指导方针——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在这样的基本方针的指导下,我们的防灾减灾需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标?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87,回答问题,并仔细体会我国减灾防灾的基本目标。1.
4、我国减灾防灾的指导方针——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2.我国减灾防灾的基本目标(1)建立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自然灾害综合防治体系(2)加强灾害科学的研究(3)努力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三北防护林又称修造绿色万里长城活动。1979年,国家决定在西北、华北、东北风沙危害、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建设大型防护林工程,即带、片、网相结合的“绿色万里长城”。规划范围包括新疆、青海、宁夏、内蒙古、甘肃中北部、陕西、晋北坝上地区和东北三省的西部共324个县(旗),农村人口4400万,总面积39亿亩。以求能锁住风沙,减轻自然灾害。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是一项正在我国北方实施的宏伟生态建设工程
5、,它是我国林业发展史上的一大壮举,开创了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先河。地跨东北西部、华北北部和西北大部分地区,包括我国北方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51个县(旗、市、区),建设范围东起黑龙江省的宾县,西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孜别里山口,东西长4480公里,南北宽560—1460公里,总面积406.9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42.4%,接近我国的半壁河山。灾害保险工作是一项极具现实意义的灾害救援措施,在区域减灾,特别是在防灾防损以及灾后恢复生产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灾后重建。通过阅读课件以及教材P88-89内容,了解我国建国以来减灾防灾的主要历程。
6、1997年11月:国家减灾中心成立20世纪50年代初:大规模江河治理20世纪70年代以来:加强地震灾害监测20世纪80年代以来:建立、健全减灾防灾的法律、规划以及管理工作1989年:成立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建国以来我国减灾防灾的主要历程1、建立健全灾害管理体系:中国政府非常重视减灾工作,早在1989年4月就成立了由28个部门组成的“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具体组织全国的减灾活动和科学研究、技术培训、信息交流、灾害评估和公众教育等工作。草拟了《中国国际减灾活动纲要》,确立了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方针,建立了自然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各级地方政府也相应建立了减灾综合
7、协调机构。先后颁布和实施了数十项与防灾减灾有关的专门性法律。2、开展减灾工程建设。主要有:防洪抗旱工程,防震抗震工程,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农业、林业生物灾害工程。3、建立和完善各类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如全国已经形成了由2600个气象台组成的气象监测预报网、3500个水文站、1300多个水位站组成的水文监测网,1000多个台站组成的地震观测系统和地震前兆观测系统。4、加强灾害保险与救援工作。中国保险业在区域减灾,特别是防灾防损以及灾后恢复生产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5、开展减灾防灾科学研究。中国政府已在全国建立了100多个减灾研究机构。在各个时期的科学远景规划和科技攻关项
8、目中,都安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