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交换技术及接口

电路交换技术及接口

ID:38401878

大小:1.04 MB

页数:55页

时间:2019-06-11

电路交换技术及接口_第1页
电路交换技术及接口_第2页
电路交换技术及接口_第3页
电路交换技术及接口_第4页
电路交换技术及接口_第5页
资源描述:

《电路交换技术及接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章电路交换技术及接口电路内容:介绍电路交换的技术发展和分类,电路交换系统的基本功能以及接口电路,并简要介绍数字多频信号的发送/接收原理。要求:了解电路交换的技术发展和分类,熟练掌握电路交换系统的基本功能以及接口电路,能够画出模拟用户接口的电路简图,能够解释电路交换的工作过程。了解数字多频信号的发送/接收原理。2“电话通信网”是“终端设备”、“交换设备”和“传输设备”满足一定规则的组合。其中,传输设备实现了终端设备与交换设备之间、交换设备与交换设备之间的连接。终端设备:通信的开始端和结束端。如:电话机、传真机等。交换设备:完成通信线路接续的设备。如:各

2、类交换机。传输设备:信号传输的通道。如:电缆、光缆、微波信道等。用户线路:终端设备与交换机之间。中继线路:交换机与交换机之间。电话通信网3电话机4电话机的结构5脉冲式电话机的三参数6脉冲式电话机的三参数7脉冲式电话机的四大缺点8DTMF电话机9DTMF电话机10交换机:话路系统和控制系统11交换机:话路系统和控制系统123.1电路交换技术的发展与分类3.1.1电路交换技术的发展电路交换技术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人工交换:机电交换:(直接控制交换、纵横制交换)电子交换:(半电子交换、准电子交换、程控交换)133.1.2电路交换技术的分类电路交换系统人工

3、交换系统自动交换系统模拟交换系统数字交换系统机电式交换系统空分全电子程控数字交换系统增量调制交换系统空分半电子布控程控143.2电路交换系统的基本功能3.2.1电路交换呼叫接续过程用户终端间一次成功通信包括(交换过程)的三个阶段:呼叫建立消息传输话终释放(交换过程的)三个阶段及相应信令的关系:三个阶段完成以下任务:监测呼叫请求接收并保存被叫号码监测被叫状态,选择空闲路由送振铃信号和回铃音,建立通话电路监测呼叫结束153.2.2电路交换的基本功能交换系统在呼叫处理方面的基本要求:共有5项:能随时发现呼叫的到来;能接收并保存主叫发送的被叫号码;能检测被叫的忙

4、闲以及是否存在空闲通路;能向空闲的被叫用户振铃,并在被叫应答时与主叫建立通话电路;能随时发现任何一方用户的挂机。交换系统的基本功能:如图:16连接功能(1)概念:在需要通话的用户之间建立一条通路的功能。(2)连接功能的实现:由交换机中的交换网络实现。(3)数字交换系统的交换过程:17信令功能:(1)监视:呼出监视、应答与接收监视;(2)号码:脉冲接收、音频信号接收;(3)音信号:拨号音、铃流与回铃音、忙音;3.终端接口功能:实现交换设备与外界连接、完成与信令的配合;交换设备与外界连接的部分就叫做终端接口(接口设备或接口电路)。18控制功能(1)交换方式与

5、控制:人工交换:由话务员控制;程控交换:用处理机控制;注:自动交换机的控制方式:布控(布线控制)与程控(程序控制即SPC)(2)控制的类型:低层控制:是指对连接功能和信令功能的控制,包括驱动与扫描两种;扫描:用来发现外部事件的发生或信令的到来;驱动:用来控制通路的连接、信令的发送或终端接口的状态变化;高层控制:是指与硬设备隔离的高一层呼叫控制;19(3)程控交换机控制系统203.2.3控制系统的结构程控交换机控制系统的配置方式:集中控制和分散控制集中控制方式:集中控制方式框图:话路设备中央处理机优缺点:优点:处理机能掌握整个系统的状态,可以到达所有资

6、源、功能的改变一般都在软件上进行,比较方便。缺点:软件包要包括各种不同特性的功能,规模庞大,不便于管理,而且易于受到破坏21双机集中控制方式即双机系统:分为负荷(话务)分担、主备用方式;(1)负荷分担方式基本结构:(2)主备用方式:基本结构:优缺点:优点:过负载能力强;可以防止软件差错引起的系统阻断;提供了有力的测试工具。话路设备处理机A处理机B话路设备处理机A处理机B缺点:存在双机同抢资源;双机互通信息较频繁;软件比较复杂;处理机故障不易发现。22分散控制方式分散控制:指在系统的给定状态下,每台处理机只能达到一部分资源和只能执行一部分功能。(1)单

7、级多机系统基本结构:工作划分方式:容量分担:指每台处理机只承担一部分的呼叫处理任务的工作方式;功能分担:指每台处理机只承担一部分功能的工作方式;23(2)多级处理机系统三级多级系统基本结构:(3)分布式控制243.3电路交换系统的接口功能1.接口:指交换机中唯一与外界发生物理连接的部分。2.CCITT(即现在的ITU-T)建议的接口种类:25(1)中继侧接口:即至其它交换机的接口,在ITU-T的Q.511中提出了三种建议:接口A:数字接口,通过PCM一次群连接,电器特性及帧结构分别在G.703、G.704、G.705中规定;接口B:数字接口,通过

8、PCM二次群连接,电器特性及帧结构分别在G.703、G.704、G.705中规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