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395249
大小:1.26 MB
页数:82页
时间:2019-06-11
《生理学第五章消化和吸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五章消化系统本章内容第一节消化系统结构与功能概述第二节口腔内消化第三节胃内消化第四节小肠内消化第五节大肠内消化第六节吸收第一节消化系统结构与功能概述消化:是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为小分子物质的过程。消化方式有两种:机械性消化:通过消化道肌肉的舒缩活动,将食物磨粹,并使之与消化液充分混合,以及将食物不断地向消化道的远端推送化学性消化:通过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完成的。消化液中含在各种消化酶,能分解蛋白质、脂肪和糖类等物质,使之成为小分子物质吸收:食物经过消化后,透过消化道粘膜,进入血液和淋巴循环的过程。一、消化道平滑肌的特性消化道平滑肌具有肌组织的共同特性,如兴奋、自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但这些
2、特性的表现均有其自己的特点。(一)一般特性1.自动节律性:在离体后仍能进行良好的节律性运动2.伸展性大:能适应实际的需要而作很很大的伸展3.兴奋性较低:收缩的潜伏期、收缩期和舒张期所占的时间比骨骼肌的长得多,而且变异很大。4.具紧张性收缩:经常保持在一种微弱的持续收缩状态,使消化道的管腔保持一定的形状,位置和一定的基础压力5.对电刺激不敏感,对温度、牵拉等刺激敏感(二)电生理学特性1.静息电位(RP):不稳定,波动较大,幅值为-40~-80mV。主要由K+的平衡电位形成.2.基本电节律(慢波)⑴定义:在Rp基础上消化道平滑肌产生的节律性自动去极化。胃3次/min,十二指肠为12次/min,
3、回肠末端为8-9次/min。⑵产生机制:肌源性活动,慢波起源于消化道的纵行肌,以电紧张形式扩布到环行肌。⑶作用:在此基础上激发Ap,并决定肌肉收缩的频率。3.动作电位(Ap)Rp—BER—阈电位—Ap综上所述,平滑肌的收缩是继动作电位之后产生的,而动作电位则是在慢波去极化基础上发生的。因此,慢波被认为是平滑肌的起步电位,控制着平滑肌收缩的节律,并决定蠕动的方向、节律和速度,每个慢波所出现的锋电位数目越多,肌肉收缩的幅度也越大。慢波、动作电位和肌肉收缩的关系可简要归纳为:平滑肌的收缩是继动作电位之后产生的,而动作电位则是在慢波去极化的基础上发生的。因此,慢波电位本身虽不能引起平滑肌的收缩,但
4、却被认为是不滑肌的起步电位,是平滑肌收缩节律的控制波,它决定蠕动的方向、节律和速度。二、消化腺的分泌功能(一)消化液成份1.水:占90%以上2.无机盐:H+、Na+、HCO3-等3.有机物:各种消化酶,粘蛋白。(二)主要的消化液唾液、胃液、小肠液、胰液、胆汁、大肠液(三)消化液的作用1、分解食物中的各种成分。2、为各种消化酶提供适宜的pH环境。3、稀释食物,使其与血浆的渗透压相等,以利于吸收。4、保护消化道粘膜免受理化性损伤。三、胃肠的神经支配(一)内在神经系统存在于消化管壁内,含有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中间神经元。包括:1、粘膜下神经丛:运动神经元释放:Ach和VIP,主要调节腺细胞和
5、上皮细胞功能,也有支配粘膜下血管。2、肌间神经丛:释放的兴奋性递质:Ach和P物质;抑制性递质:VIP和NO;其运动神经元主要支配平滑肌细胞。(二)植物神经系统1.交感神经:分泌NE——抑制胃肠运动和腺体分泌。2.副交感神经:⑴分泌Ach——促胃肠运动和腺体分泌⑵分布:横结肠以上称迷走N,以下称盆N。⑶极少数为非胆碱非肾上腺素能神经,释放肽类物质。四、消化道的内分泌功能(一)胃肠激素:有十种内分泌细胞,胃肠激素在化学结构上都是由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肽类(二)胃肠内分泌细胞的特点及分泌方式一是细胞内的分泌颗粒均分布在核和基底之间,故属于基底颗粒细胞。不同的内分泌细胞的分泌颗粒大小、形状和密度均不
6、同。二是,大部分细胞呈锥形,其顶端有绒毛突起,伸入胃肠腔内,微绒毛可直接感受胃肠内食物成分和pH的一刺激而引起细胞的分泌活动。(三)胃肠激素的作用1.调节消化腺分泌和胃肠运动2.调节其它激素的释放3.营养作用:促消化管组织代谢和生长的作用脑-肠肽的概念近年来的研究证实,一些产生胃肠道的肽,不仅存在于胃肠道,也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内;而原来认为只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肽,也在消化道中发现。这些双重分布的肽被统称为脑-肠肽(braingutpeptide)。已知的脑-肠肽有胃泌素、胆囊收缩素、P物质、生长抑素、神经降压素等约20余种。这些肽类双重分布的生理意义已引起人们的重视,例如胆囊收缩素在
7、外周对胰酶分泌和胆汁排放的调节作用及其在中枢对摄食的抑制作用,提示脑内及胃肠内的胆囊收缩素在消化和吸收中具有协调作用。第二节口腔与食道内消化一、唾液及其作用二、咀嚼三、吞咽动画食道消化.swf一、唾液及其作用(一)唾液的性质及成分唾液腺分泌唾液无色、无味、中性液水:占99%无机物溶菌酶——杀菌有机物唾液淀粉酶PH7活性最强,PH4.5失活(二)唾液的作用1.湿润与溶解食物,以引起味觉并易于吞咽;2.清洁和保护口腔,它可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