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导论安志远第12章电子商务

计算机导论安志远第12章电子商务

ID:38387200

大小:327.0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9-06-11

计算机导论安志远第12章电子商务_第1页
计算机导论安志远第12章电子商务_第2页
计算机导论安志远第12章电子商务_第3页
计算机导论安志远第12章电子商务_第4页
计算机导论安志远第12章电子商务_第5页
资源描述:

《计算机导论安志远第12章电子商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12章电子商务本章导读:本章主要介绍电子商务的基础知识,电子商务的功能和分类以及电子商务与传统商务的区别,并简单介绍了电子商务在我国的发展状况。最后简要介绍了电子商务的总体设计与实现技术。。本章主要知识点:电子商务的基础知识电子商务的功能和分类电子商务与传统商务的区别电子商务的总体设计与实现技术第12章电子商务12.1概述12.2电子商务的总体设计与实现技术12.1概述12.1.1电子商务的定义12.1.2电子商务的起源和发展12.1.3电子商务的功能和分类12.1.4传统商务与电子商务的区别12.1.5电子商务在中国12.1.1电子商务的定义电子商务是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的商

2、务活动。这些商务活动,不但包括与购销直接有关的网上广告、网上洽谈、订货、收款、付款、客户服务、货物递交等活动,还包括网上市场调查、财务核算、生产安排等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的商业活动。电子商务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电子商务也称作电子交易(E-commerce),主要包括利用网络进行的交易活动。而广义的电子商务,则是包括电子交易在内的、利用网络进行的全部商业活动,因此,它还包括市场调查与分析、客户联系、物资调配等,亦称为电子商业(E-business)。12.1.2电子商务的起源和发展1.电子商务的起源(1)电子商务概念的起源电子数据交换(EDI)电子商务(EC)(2)电子商务业务

3、的起源Internet电子商务业务2.电子商务的发展第一阶段:从50年代中到70年代中,采用文字处理机、复印机、传真机、专用交换机等商业电子化设备实现商业单项业务的电子化。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中到80年代初,以计算机、网络通信和数据标准为框架的电子商业系统应运而生。第三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中开始,商业电子化宣告建立商业综合业务向数字网的方向发展。1.电子商务的功能(1)广告宣传(2)咨询洽谈(3)网上订购(4)网上支付(5)电子账户(6)服务传递(7)意见征询(8)交易管理2.电子商务的分类(1)按电子商务活动的性质分类①电子事务处理(无支付)②电子贸易处理(有支付)

4、(2)按电子商务的参与对象分类①企业对消费者(即BtoC)②企业对企业(即BtoB)③企业对政府机构④消费者对政府机构(3)按商业活动运作方式分类①完全电子商务②不完全电子商务(4)按开展电子交易的信息网络范围分类①本地电子商务②远程国内电子商务③全球电子商务12.1.3电子商务的功能与分类12.1.4传统商务与电子商务的区别电子商务与传统的商务活动方式相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交易虚拟化:通过Internet为代表的计算机互联网络进行的贸易,贸易双方从贸易磋商、签订合同到支付等,无需当面进行,均通过计算机互联网络完成,整个交易完全虚拟化。(2)交易成本低:缩短时间及减少重

5、复的数据录入;减少了交易的有关环节;实行“无纸贸易”;库存成本为零;实现“无纸办公”。(3)交易效率高:由于互联网络将贸易中的商业报文标准化,使商业报文能在世界各地瞬间完成传递与计算机自动处理,将原料采购,产品生产、需求与销售、银行汇兑、保险,货物托运及申报等过程无须人员干预,而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4)交易透明化:整个交易过程都在网络上进行。通畅、快捷的信息传输可以保证各种信息之间互相核对,可以防止伪造信息的流通。12.1.5电子商务在中国1997年8月,首届中国电子商务研讨会;1998年4月,在上海举办了,98上海国际电子商务论坛;1998年6月,举办第二届中国电子商务应用

6、与市场研讨会;1999年我国政府将该年定为“政府上网年”,并且于1999年1月26日正式启动国家中央机关政府采购试点工作,以促使国内外厂商改变政府用户的销售方式和服务方式;1999年3月,举办了规模更大的第三届中国电子商务研讨会,这一系列的活动掀起了我国电子商务的热潮。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实施的“金桥”、“金卡”、“金关”即“三金工程”为电子商务的发展创造了条件。5.1.4程序设计发展概况20世纪60年代,由于程序好坏的评价标准是指令少,运行速度快,占用内存少。这使程序员过分追求语言的表述能力和技巧,程序员往往将注意力集中在问题求解本身,而无暇顾及求解的过程,很少考虑程

7、序结构的合理性和可扩展性。软件开发主要依赖程序员的个人经验,缺乏科学理论和方法作指导,开发出的软件或程序只能靠测试来检查错误,这些因素使得许多大型软件崩溃,软件开发周期长,生产效率低,可靠性及可维护性差,20世纪60年代末最终引发了“软件危机”。思考问题:程序调试能否保证程序正确?怎样保证程序正确?程序好坏的评价标准是什么?科学指导程序设计的原理和方法是什么?1968年,E.W.Dijkstra指出:Goto语句是有害的,它造成了程序结构的混乱,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应取消Goto语句,并由此引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