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业将在加息预期中跑赢大盘

水泥业将在加息预期中跑赢大盘

ID:38370277

大小:3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11

水泥业将在加息预期中跑赢大盘_第1页
水泥业将在加息预期中跑赢大盘_第2页
水泥业将在加息预期中跑赢大盘_第3页
资源描述:

《水泥业将在加息预期中跑赢大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从目前的形势来看,大量货币的发放,不管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终于还是反映到了通胀和资产价格泡沫上,这正导致了中国的通货膨胀显性化,这不仅仅表现在统计局公布的CPI上,更是表现为居民的通胀预期。10月份央行的加息既是意料之外,也是情理之中。事实上,虽然市场对于国外需求疲弱、产能过剩仍然有所担忧,但由于通胀形势的严峻,我们认为中国已经不可避免进入了加息周期。推荐阅读煤飞色舞转眼空A股暴跌原因探秘[免费诊股]“基金魔咒”重现·四强势板块资金流出最明显·年线失守九成板块资金净流出·大户:调整很正常可镇定抄

2、底·投行:当心紧缩春节前别入市·新思路助力掘金高送转行情·[微博]谁是做空欧美股市真正主谋·[股吧]暴跌后什么股最该抢反弹  10月份以来,水泥行业的表现随着市场风格的转换,表现并无亮点。在过去的一个季度乃至一年中,水泥行业受益于凯恩斯主义的实施表现出了相当的抗周期性,其区域性的特点,使得某些区域的股票仍然具有较强的成长性。短期盘整之后,作为中游原材料的水泥行业投资机会如何看待?  我们认为,由于结构调整的长期存在,只要水泥股出现下跌,那么就是买入的良机。而且从加息周期历史经验来看,从松到紧的适

3、度紧缩的货币政策对水泥行业表现有利。从中国的加息周期历史经验看,初期建材行业同步大市,中期跑赢大市,末期逊于大市。通胀形势的演变,决定了行业优异表现时间的长短。  而且,从日本的数据中我们找到了相同的规律,从1978-1981年的数据看,在快速加息的同时,加快公共住房开发,公共住宅面积相对民间住宅的建筑面积比例上升(从18%提升至40%),这更类似于中国目前的现状,这使得建材行业的走势脱离了地产行业。强力紧缩的货币政策导致建材难以跑赢市场,而适度紧缩的货币政策对行业来说却是可以期待的。  最后,

4、行业层面来看,我们认为由供给调控产生的效果在明年中期见效后,可能会提前带来超越大市的机会。如果通胀形势真的较为严峻,那么供给受限的行业会成为炒作的热点。而从行业的角度来看,我们看到了更加积极的因素:38号文导致增量供给在明年中期之后逐步减少,这可能会导致超越市场阶段的提前到来。  如果我们把2002-2005、2005-2008年作为两个周期来研究的话,那么2004-2005年的调整周期是一个小周期(或说是存货周期),2008-2009年的调整周期是一个幅度较深的周期(或说是资本周期)。与此相对

5、应的,2004年之后,全球也是步入繁荣的周期,与中国的发展表现出了相当的共振效应。  中国过往加息周期中水泥行业表现的历史经验显示如下:1、加息初期:基本同步于大市。利润开始稳定高增长,但往往是因为经济复苏的时候市场已经反映了预期,而难以有卓越的表现。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位向下,但是先行指标显示向上。2、加息中期:强于大市,利润增长再次加速,周期中期往往是资本开支、建筑的需求快速提升期,而成本的增长有所放缓。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见底回升,保持在一个稳定的增速。此时先行指标显示平稳。我们需要解释的是,地

6、产调控下其中的需求是否还会旺盛。3、加息末期:弱于大市。利润增长高位下滑,周期末期往往是能源价格飙涨、产品价格无法弥补成本上升的时候。此时先行指标显示向下。  但有一点与当时不同的地方是房地产市场。关于房地产调控,我们认为二次调控出台的限购令是一个较为严格的措施,但本次调控以保障供给为前提,保障房的开工至少可以保证开工有一定的增长,这保障了建材行业的估值底线。我们认为,行业需求总体上仍有保障,从房地产投资来看,今年的保障房是580万套,相对于去年增长76%,假设明年能有50%的增长,假设商品房投

7、资增速为5%,则房地产投资增速能保持在10.5%。从基建投资来看,基于4万亿的陆续投放完毕,我们假设基建在2011年能在2010年的基础上保持10%的增长,总的来说,这还是一个保守的数据,因为重大基建项目一旦开工,其延续性是比较强的。资金来源方面地方政府债、融资平台的重新启动、民间资本的参与都会是有力支持。因此,总的来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仍能保持19%左右,甚至更高,在此情况下,水泥增速仍有8%左右。  关于商品房投资与商品房销量的再研究,从逻辑中大家似乎可以想象,如果商品房销量出现萎缩,随后其投

8、资会下降。但从历史数据来看,销售面积和开发投资增速虽然在长期趋势上是一致的,但未必就是时刻吻合的,比如2006年的情况。从2005年开始出台系列房地产调控政策,到2006年下半年,控制需求总量的政策效应开始显露:2006年9月和10月,房价同比分别下降8.1%和0.6%。2006年末住房销量同比增长11.8%,比1998-2005年年均增速(26%)低了将近14%。但投资数据就没有出现大的波动。  究其原因,就是消费者的购买预期容易受到调控政策的影响出现观望,但是在经济强劲增长和适量流动性的背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