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的标题和结构

申论的标题和结构

ID:38369478

大小:3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6-11

申论的标题和结构_第1页
申论的标题和结构_第2页
申论的标题和结构_第3页
申论的标题和结构_第4页
申论的标题和结构_第5页
资源描述:

《申论的标题和结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四章申论的标题和结构  第一节申论标题要求与技巧  一、申论标题的要求  标题是一篇文章的旗帜。一篇文章的标题,尤其是议论性文章的标题,与文章的内容密切相关,与文章的主题也密切相关。申论从文体上来说属于议论文的范畴,因此,申论标题的拟定也要符合一般议论文的要求和标准。具体地说,申论标题要贴切、具体、鲜明、精炼、生动。  所谓贴切,一是指题目的含义与文章的内容要协调一致,也就是说,题目对论题范围的概括、对中心论点的提炼、对态度倾向的表述与评论的内容和思想要一致;二是标题遣词造句要准确恰当;三是题意确切,不会产生歧义。如2001年中央、国家机关考试录用机关工作人员

2、和国家公务员公共科目考试《申论》试题第3小题,有考生拟为《加强药品使用的监测工作》这样的标题,就十分明确贴切。  所谓具体,是指申论的标题不要太大,太大会大而无当,容易流于空泛;同时也不能太小,太小则不能涵盖文章内容;要尽量具体,切忌空洞无物。  所谓鲜明,是指作者在文中赞扬什么、反对什么,一定要态度鲜明,不能含糊其辞、模棱两可,所以,申论标题一定要有观点、有立场、有态度,褒贬鲜明。  所谓精炼,是指申论的标题的文字不能太多,一定要简明扼要,同时又能涵盖文章内容,起到以一当十的作用。  所谓生动,是指申论设计的标题力求做到先声夺人,抓住读者,让人过目不忘,赋予文

3、章以新意和活力。从心理学上去考查,直觉总是先于知觉,标题犹如给人的第一印象,所以,一定要在第一印象中给阅卷者以良好的印象。  二、拟写申论标题的技巧  文无定法,立文成法。一般来说,标题是因文而定的,没有固定的格式。因为人们拟定和研究标题的角度不一,所以标题类型的划分也不一。为了便于广大考生掌握,这里介绍几种常见的标题类型:  1提示性标题  所谓提示标题,是指标题中有一部分以提示标题范围为主要任务。在标题中明确告诉读者文章所要分析的事物或所要议论的问题。  2体现论点性标题  这类标题的作用主要直接体现文章的中心论点。这样的标题以鲜明的观点、独到的见解和具

4、有个性化吸引读者,启迪读者进行思考,显得独树一帜,容易给人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  3表明态度类标题  这类标题直接表明作者对事件或问题的态度、意愿和价值取向。这类标题不是以见解的新鲜取胜,而是以态度的鲜明见长。特别是对一些是非界限、政策界限不够分明的现象,或一些特别值得强调的问题,用这类标题,可以起到明辨是非、扶正祛邪的作用。  4激发兴趣类标题  这类标题是借助新鲜的事例、新颖的手法、新巧的角度、鲜活的语言引发读者阅读评论的兴趣。相对于上述的标题,这类标题更简洁、更概括、更抽象,制作上更要精心。  要想使标题贴切、具体、鲜明、精练、生动,方法很多。以生动为

5、例,或变换标题的句式;或活用成语、谚语、俗语;或巧用一些修辞的手法,诸如比拟、借代、双关、对照;或引用革命导师、英雄人物的语录等等。  第二节申论结构原则和要求  “文无定法”,安排申论结构并没有什么固定的格式,应因文制宜。因为文章的内容不同,作者观察、分析事物的方法和角度不同,所以文章的结构形式也就多种多样。虽然如此,安排篇章结构也不能随心所欲,它还是有一定的规律和要求的。一般说来,结构要遵循如下几个原则:  1结构要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和内在联系  文章既然是客观事物的反映,那么安排文章的篇章结构就必须符合客观事物的发展过程及规律。一件事情,总有个

6、发展过程,可以分为若干阶段,有它的来龙去脉和前因后果;一个问题,总会包含几个不同的方面,有各种矛盾和解决矛盾的途径。诸如此类,涉及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和内在联系。安排篇章结构时,要予以重点考虑。写申论,要明确总论点和分论点以及各分论点之间的关系,依据它们的内在联系来安排篇章结构。  2结构必须服从表现主题的需要  主题是文章的灵魂、统帅,安排结构的最终目的在于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中心思想,因此在安排篇章结构时,层次的确定、段落的划分、先后的交代、照应,以及怎样开头、怎样结尾等等,都必须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加以酌定。  3结构要适应文体的特点与要求  文章体裁不一,它

7、们的结构方式也不尽相同,所以结构必须根据文体的特点而采取不同的方式。  申论的论述部分属于议论类文体,它的主要特点是摆事实、讲道理。在结构上的要求是;条理清晰,逻辑严密。  写议论文章首先要抓住“纲”,即确立中心论点,在中心论点下面再确定若干分论点(或论点下面的小论点),这是“目”。这种“纲”和“目”的关系反映了一个中心问题与几个侧面的关系。进一步根据问题的内在逻辑关系,再解决这若干“目”(指分论点或小论点)之间的关系,即并列、种属、正反等等;然后再考虑这些关系谁先谁后的位置。这样纲举目张,位置恰当,层次分明,一篇文章就显得条理清晰、逻辑严密了。  4文章的篇

8、章结构要求自身做到:严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