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医鉴定常识--第三章机械性损伤

法医鉴定常识--第三章机械性损伤

ID:38359071

大小:2.29 MB

页数:161页

时间:2019-06-11

法医鉴定常识--第三章机械性损伤_第1页
法医鉴定常识--第三章机械性损伤_第2页
法医鉴定常识--第三章机械性损伤_第3页
法医鉴定常识--第三章机械性损伤_第4页
法医鉴定常识--第三章机械性损伤_第5页
资源描述:

《法医鉴定常识--第三章机械性损伤》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章机械性损伤教学重点:1、机械性损伤的概念2、机械性损伤的作用方式3、机械性损伤的形成机理4、机械性损伤致伤物的种类5、机械性损伤的基本形态6、各种机械性损伤的特点机械性损伤概论1、机械性损伤在法医学鉴定中是发生率最高的一类。2、机械性损伤的程度、种类和复杂性是各类案件中难度最大的一种。3、机械性损伤的损伤时间、凶器推断和认定、致伤过程分析、致伤原因、致伤条件、伤后的行为能力、损伤与疾病的关系、损伤的死亡原因等的确定均对案件性质的确定、为侦察和审判提供线索和证据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第一节概述一、机械性损伤的定义指

2、致伤物或致伤因素作用于机体引起组织结构破坏和/或功能障碍称为损伤(injury)。机械力所引起的损伤称为机械性损伤(mechanicalinjury)。(一)机械性损伤的作用方式1、运动的致伤物打击相对静止的人体。2、运动的人体作用相对静止的致伤物。3、运动的致伤物与运动的人体相互作用。(二)机械性损伤的作用结果主要导致人体组织结构破坏和功能障碍。1、肢体残缺2、内部器官损坏3、损伤导致的各种并发症4、死亡二、机械性损伤的形成的机理机械性损伤是机械力使运动的物体改变其运动状态,是物体间相对运动中相互间的作用强度。在研

3、究机械性损伤中应着重分析损伤的三个基本要素:(一)作用力1、物体的动能/位能EK=1/2MV2(M:质量V:速度)2、能量释放时间I=F(t2-t1)(I:冲量F:力t:作用时间)3、受力面积P=F/S(P:压强F:力S:作用面积)4、力作用的方向法线方向、切线方向、倾斜方向打击所产生的压力及其分力、摩擦力均对损伤有不同程度影响。5、作用人体变形的外力种类拉力、压力、剪切力、扭力等。6、力在体内的传导外力作用于机体根据组织结构性状不同,在传播方式、传播速度、传播时间等均有不同。以组织结构密度,如骨、软组织、器官不同而

4、不同。流体在体内的传播以流体力学方式传导。(二)人体组织结构特点人体组织结构不同对损伤影响极大,各种组织有其各自的特点。1、骨组织:属脆性材料,物理特点抗压缩力大于抗拉能力。骨组织是由骨胶质和骨盐(主要为羟基磷酸盐)构成,同时不同形态的各骨有不同的物理特征。2、软组织:人体基本组织包括上皮组织、结缔组织和肌组织,其中与损伤关系最密切的为结缔组织。总之,在外力作用下,人体的各种组织均会发生拉伸、压缩、扭转、剪切变形而发生损伤。(三)致伤物1、根据物体性状分为气体、液体、固体三种。2、固体致伤物又分为:(1)钝器:根据形

5、态可分为:①规则钝器;②不规则钝器根据质量可分为:①金属钝器;②非金属钝器(2)锐器①切器;②砍器;③刺器;④剪刀;(3)火器①枪弹;②爆炸物;机械性损伤的基本形态一、擦伤(一)擦伤的概念擦伤(abrasion)是致伤物与体表摩擦致表皮的一部分或全部与其下层脱离形成的损伤。(二)擦伤的类型1、抓痕(scratchesoffingernailabrasion)指有尖的硬物抓擦或划过皮肤表面形成的损伤。呈条形、弧形、间断点片状连续/不连续表皮缺如或翘起。2、擦痕(grazesorbrushabrasion)由体表和粗糙物

6、体表面摩擦形成的损伤。多呈广泛、大面积表皮缺如或梳妆擦痕。3、撞痕(impactorcrashingabrasion)是物体以垂直方向作用于体表形成的表皮损伤。常留下致伤物接触面印痕及深部组织损伤。擦伤形成示意图擦伤的类型4、压擦痕(frictionorpressureabrasion)系非切线力方向作用于体表形成的表皮剥脱。(三)擦伤的形态及法医学意义1、根据擦伤形成的部位确定外力作用方式。2、根据擦伤的分布特点分析作案过程。3、根据擦伤的形态推断致伤物打击方向。4、根据擦伤的形态推断致伤物。5、根据擦伤推断受力部

7、位。6、根据擦伤颜色确定生前死后伤。7、根据擦伤综合分析案件的性质和意图。二、挫伤挫伤(contusionsbruise)指由钝器打击造成的皮下组织结构破坏、皮下组织出血为主要改变的闭合性损伤。(一)挫伤的形态皮肤或皮下出血是挫伤的主要体表表现。1、皮内出血能较好的反映致伤物接触面的形态。2、皮下出血因组织结构不同有程度不等的形态改变。3、皮下出血可发生转移,形成血肿/转移性血肿。4、深部组织及器官挫伤出血多不固定,变化很大。(二)影响挫伤形态的因素1、组织致密程度:致密的组织出血量少,疏松组织出血量多。2、骨质衬垫

8、:有衬垫部位出血量多,损伤重,无则轻。3、出血量:出血量多者显著,出血量少者不显著。4、出血颜色变化:随时间、出血深浅、皮肤颜色而不同。5、血管脆性/血液性状:对出血程度有很大影响。挫伤(三)挫伤的法医学意义1、着力部位的确定。2、作为推断生前死后伤的重要依据。3、推断损伤形成的时间。4、推断致伤物接触面的形态。5、分析作案过程、致伤目的、方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