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358815
大小:193.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6-11
《长期理财关键是稳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长期理财关键在于稳健陈嘉虎谈投连险投连险优势理财专刊记者问信诚人寿CEO陈嘉虎如何看待投连险?陈嘉虎介绍说,信诚人寿的外方母公司保诚集团,是在亚洲推出投连险的第一家保险公司,而他本人亦是参与保诚保险将投连险引入亚洲的核心亲历者之一。投连险起源“要认清投连险,就要了解它的起源。”陈嘉虎指出,在上世纪70年代,基金业在美国蓬勃发展,基金业投资者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投保理念:买传统终身寿险不如买定期寿险,然后将“剩余的保费”用来购买基金进行长期投资,既兼顾了保障需求,又能让有限的资金获得更高的收益。在这种新式理念的引导下,原本喜欢购买传统终身寿险的人们纷纷效仿,保险公司的保费一度出
2、现锐减。投连险起源为了应对这种情况,保险公司研发出了投资连结险(Unit-linkedinsurance),其风险保费的收取也采用自然费率,而且比定期寿险的费率还要低,使得投保者在投保后有较长的一段期间内可以省下更多的保费用于投资,从而在长期获得更佳的收益。投连险误区陈嘉虎认为,国内的投连险其实一直存在“误读”、“误买”和“误卖”。陈认为,从投连险的名字上可以看到,这一产品应该被成为“单位连结”,而不是我们总是从保险营销员、保险公司那里听到的“投资连结”。“而且,从投连险的起源我们可以看到,投连险不该直接和基金比投资,而是应该作为一种更有效、更透明获得寿险保障的手段。也正
3、因为如此,在投保投连险时,我们首先应该考虑自己需要多少保额的保障,然后再将省下的保费用于购买投连险的投资单位账户进行积累,这才是投连险投保的正道,也是最能发挥投连险作用的方式。”投连险的优势投连险因为风险保费收得少,更多资金进入投资账户,因此即便若投保人出现暂时经济困难无法支付保费时,投连险也可以从投资账户中扣除资金用于支付当年应付保费,可以应付的年数更长,可以令保单维持更久的效力,防御性也很好。如何看待投连险他还提醒说,购买投连险的投保人,必须先做风险承受能力的测试。当然,这对营销员的专业度要求也是很高的,信诚也非常注重这方面的因素。陈嘉虎介绍说,最近信诚启动了两个项目
4、,一是培育三千名寿险规划师,二是从中挑选出一千人,培训为合格的国际认证财务顾问师(RFC)。当然,投连险不是万能的。陈嘉虎指出,对于45岁以上的投保人,投连险未必合适,毕竟此后自然保费和均衡保费已经比较接近,投保人就难以剩下太多保费用于投资。“定投”方式稳健理财除了保险,陈嘉虎对于退休规划也很有心得。现年48岁的他,已经在三年前做好了个人退休金的积累。“35岁以前,我也投过房地产炒过股票。但此后,我返璞归真,把多余房子卖掉,只留自己住的,大部分股票也全部卖掉了。最后只做一个事情,就是每个月定期定额让保险公司每个月从薪水里扣除10%放进我的投连险账户。最近我查看了一下收益情
5、况,13年下来平均回报率是7.9%。老实说,市道好的时候这根本不算好,但是13年每一年能够给7.9%的回报率算不算好呢?”他认为,每个年轻人都应该及早做好长期的理财规划,其中“稳健”两个字又是最关键的。因为快速赚钱是有可能的,但不能保证一辈子的每个时段都可以让资金快速增值,万一需要用钱时碰上金融危机,那就会大大影响理财的效果。如何进行账户投资当然,不同人生阶段的理财手段可以有差异。以他自己的经验来看,30岁之前,他的投连账户中风险较高的股票型账户和风险较低的债券型账户比例为8:2,然后每隔5年会做一些调整,到现在他的股基和债基账户比例为4:6。他还说,这种类似定投的理财方
6、式,可以随着收入增长而加大投入,并不一定要机械地维持。但是要记住,定投的核心思想就是分摊成本,稳中求胜。“五老”成就美好退休生活当然,理财只是手段,目的在于为人生服务,为生活铺就顺利的道路。特别是人到老年以后,退休后的时光都是属于自己的,此时都希望老有所养,老有所乐。陈嘉虎还把圆满的老年人生归结为拥有“五老”:“老伴”——年老的时候牵着老伴儿的手走完人生最后的路;“老友”——一群老朋友相伴左右;“老屋”——一个温馨体贴的家;“老命”——要健康长久地生活着;“老本”——这是以上“四老”的基础。一个合理的长期理财规划能够帮助人们拥有足够的经济条件去支撑上述“四老”,以达到圆满
7、的人生。国际认证财务顾问师2009年8月17日,信诚人寿携手国际认证财务顾问师协会(下简称IARFC)在广州威斯汀酒店举办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暨新产品发布会,双方将携手打造[财智联盟]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培养1000名国际认证财务顾问师,以帮助中国消费者去更合理地规划自身的消费、储蓄、投资、投保等。IARFC大中华区主席梁天龙如何看待寿险市场IARFC大中华区主席梁天龙强调,随着环境的改变,时代的变迁,社会大众对保险也逐步从感性的认知和理解转变为理性的认知和理解,仅仅以产品为导向的销售模式已难以满足客户的需求,因此,为了适应市场的变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