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356660
大小:60.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6-11
《150例生活妙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转]你绝对会用到的生活妙招150例1、秋冬季节手脚易干裂,可将剩茶水兑些热水泡洗手脚约10分钟,坚持一周,皮肤即可光滑如初。 2、用塑料袋保鲜韭菜:将韭菜装入塑料袋放于阴凉的地方,可保鲜三四天左右,冬天可保鲜一周。 3、冬季气候干燥寒冷,手脚易发生皴裂,若在裂口处涂些牙膏,就能止血止痛,使裂口早日愈合。 4、抽油烟机上的油盒很难清洗,可在干净的油盒里先放点水,让油滴在水上,快满时一倒,又就全部倒出来了。 5、化纤面料为被里、被面的棉被不宜在阳光下曝晒,晒时可在被子上盖一层布,防止阳光直射。 6、白色毛衣穿久了会逐渐发黑,将毛
2、衣清洗后放入冰箱冷冻1小时,再取出晾干,即可洁白如新。 7、冬季袋装牛奶的油脂会凝结附着在袋壁上,不易刮下,可在煮前放火炉旁预热片刻,油脂即融。 8、毛衣穿久了,有些部位会磨得发亮,用醋、水各半的混合液喷洒一下,再洗涤,就可恢复原样。 9、秋冬季节,每日煮食白萝卜,连汤带菜早晚各服时一小碗,长期坚持可有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 10、低温季节每天坚持搓耳、手,然后对这些部位用电吹风吹暖片刻,即可有效防治冻疮。 11、冬季装修时,木材要注意保湿,以免变形;木工制品要及时封油,以防收缩;木地板要留出2毫米左右的伸缩缝。 12、专家建
3、议冬天可多吃红辣椒、胡萝卜、山楂等食品,或每天喝一杯酸奶,一碗鸡汤,都可有效预防感冒。 13、把蘸有甘油和蛋黄的布料盖在污渍表面,放置片刻,用水洗净即可去污。 14、艾草塞鼻可治鼻塞,将艾草揉好塞入鼻孔中,艾草中的钾、精油等成分将会使鼻子畅通。 15、丝绸衣物烫黄时,可用少许苏打粉加水调成糊状,涂在焦迹处,待水蒸发后,再垫湿布熨烫,焦黄即可消除。 16、刚买回的陶瓷餐具,用4%的食醋水浸泡煮沸,可以去掉大部分的有毒物质。 17、棉质衣服出现霉斑,用几根绿豆芽在霉斑的地方反复揉搓,然后用清水漂洗干净,即可清除。 18、柚子皮煮
4、水可以治冻疮,用柚子皮煮水擦洗患处,每天1~2次,几次即可见效。 19、浴室镜子上的水雾干湿毛巾都很难清理,可现在镜子上涂一层香皂,再用干抹布抹感,镜子很容易恢复清晰。 20、当石灰飞入眼中,热辣难忍时,只要滴入少许糖水,就可解除痛苦。 21、抽屉、壁橱、衣箱里有霉味时,在里面放块肥皂,即可去除。 22、买礼盒送人时,价格标签很难撕掉,可用吹风机吹热再撕,会很轻松地撕下来,不留一点痕迹。 23、生吃花生可以治老花眼,每天吃花生25克左右,每日一次,长期坚持对老花眼的恢复有帮助。 24、姜汁治晕车,茶水漱口防流感。 25、
5、冬季忌常舔嘴唇,会越舔越干裂;忌冻僵后烫手,容易生冻疮;忌睡前洗头,以免感冒;忌戴口罩,会使鼻粘膜变娇气,容易感冒。 26、香蕉皮能有效治冻伤,用香蕉皮的内面轻轻摩擦冻伤处,直至发热,几次即可见效。 27、绿豆退烧治感冒的窍门:可先煮绿豆,煮烂后再加姜丝和可乐,趁热喝下即可退烧治流感。 28、花椒叶水泡脚治脚跟痛,将鲜花椒叶用水煮沸,趁热泡脚,连泡几天,每次半小时,很快痊愈。 29、衣服上沾上鸡蛋清,可先用冷水泡,然后用茶水清洗,最后再用清水漂洗,即可除去蛋清渍。 30、香蕉冰糖合蒸止咳,香蕉3根,冰糖5克,装入碗内上锅,文火蒸
6、一刻钟食用,止咳效果很好。 31、桔皮水洗脸可润肤,用开水浸泡几片桔皮,待温度适宜后,用桔皮水洗脸,能润肤。 32、大枣治手脚裂,把数枚大枣去掉皮核,加水煮成糊状,涂抹于裂处,一天两次,几天即可痊愈。 33、猪油蜂蜜膏能治冻疮,取猪油20克,蜂蜜80克,放在一起调匀成膏,敷于患处每日三次,数日可痊愈。 34、淀粉汁治鼻血。取淀粉一两,凉白开水一碗,搅匀,空腹服下,每天早晚各一次,3天一疗程。 35、用餐时衣服如果被油迹所染,可用新鲜白面包轻轻摩擦,油迹即可消除。 36、辣椒外敷可治痛风。把辣椒切成条状,贴在患处,24小时换一
7、次,连贴几次,疼痛感可消失。 37、白萝卜治鼻塞。取白萝卜3~4个,放入锅中加清水煮,沸后用鼻吸蒸汽,数分钟后,鼻子即可畅通。 38、来苏水泡脚可治冻疮。每晚用放有2~3滴医用来苏水的温热水泡脚,几次后冻疮可好。 39、煮可乐可治伤风感冒。伤风感冒初起时,可用可乐加几片姜和一个柠檬同煮,然后饮之,即有显著疗效。 40、用热米汤泡发木耳,半小时后捞出,用此法泡的木耳不仅外观肥大松软,而且炒后味道鲜嫩。 41、甘草绿豆汤解药物中毒。药物中毒时,用甘草15克,绿豆50克煎汤,一日一剂,分3次服下。 42、醋可以消除冰箱臭味。将一些
8、食醋倒入敞口玻璃瓶中放进冰箱内,有除臭杀毒的作用。 43、巧洗羊毛衫:洗涤时在温水中加适量干洗剂和氨水,漂洗时再加几滴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