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三问

语文课程三问

ID:38355885

大小:40.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6-11

语文课程三问_第1页
语文课程三问_第2页
语文课程三问_第3页
语文课程三问_第4页
语文课程三问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课程三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语文课程三问在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语文课程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所占课时最多、关注程度最高、非议最大。语文课程存在的诸多问题中,有些看似简单实则复杂,本文从中选择三个有一定代表性的问题加以剖析。一、何人的语文课程语文课程究竟属于谁?服务于谁?也许有人会说这是一个低水平的问题,无需讨论。事实果真如此吗?依笔者之拙见,非也!语文课程的归属问题不仅需要讨论,而且还需要深入讨论。因为它引领着语文课程改革的大方向,关乎着语文课程改革的成败得失。在理论层面澄清模糊认识、探寻问题的正确答案尚属不易,在教学实践中一以贯之地落实正确的语文课

2、程观则难上加难。纵观近、现代百余年语文教育发展史,对上述问题的认识与理解并非无懈可击。曾几何时,语文课程一度属于教师、属于社会公众,甚至沦为可有可无的附庸,蜕变为阶级斗争的工具。语文课堂讲风盛行,师生之间口传耳授,衡量语文课程教学效果的标尺是语文教师的才华是否横溢,教艺是否高超,而不是学生个体语文素养之高低,语文能力发展空间之大小。社会公众对积重难返的语文课程口诛笔伐,结果大多是”雷过天晴地未湿”。医治的”良方”一剂又一剂地开出,药效不佳,病根难除。笔者无意否认语文教师、社会公众对语文课程的积极影响与建树,只是为了将思考

3、引向深度:语文课程的终极目标是什么?语文教师、社会公众对语文课程终极目标应该发挥什么作用?如何发挥作用?如果不将研究与争鸣、改革与实践的根基建立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之上,语文教学不能为学生语文能力的持续发展提供有效支持,一切美好的愿望、善良的追求都变成了遥远的梦乡。语文课程归根结底是为了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理论研究、学术争鸣、教学实践都应为服务于学生的语文学习,为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服务。语文课程只有经历由”师本”到”生本”的转变,困扰已久的难题才有可能被破解。结论已有,问题就一劳永逸地解决了吗?答案当然是否

4、定的,以下两种现象值得警惕:(一)语文课程名誉上属于学生语文课程属于学生,在一定的语境下由一种教育理念演变成了一句空洞苍白的口号,距离扎扎实实的语文教学实践相去甚远。且不说公开课上为了展示基本功,语文教师不惜将学生当作表演的”道具”,博得头彩的”工具”,甚至上演了”回答香蕉的同学今天请假没来”的”闹剧”。评者大多从教学设计是否出新、教学过程是否出彩、师生表演是否出色等角度加以评判。即便是常态的语文课,教师在内心深处树立为学生之语文而教的职业信念,像呵护幼苗一般持之以恒、躬身践行,也不是一件轻而易举就能做到的事情。故此,践

5、行学生的语文课程这一朴素理念,尚需足够的勇气并付出巨大的艰辛。(二)语文课程属于部分学生语文课堂上,哪个群体的学生容易被教师更多地关注?答案不言而喻。谁不想把语文课上得顺顺当当、天衣无缝?这种想法固然无可厚非,事实上却难以做到。”学情”与”教情”不合拍,”学路”与”教路”不同步,学生的需求与教师的要求不一致……凡此种种,均属正常现象。如果我们认可语文教学对象是一个存在差异的群体,就必须同时承认每名学生在语文课上的收获不可能等量齐观。如果语文教学只关照那些言语智能偏高、思维敏捷、与教师配合默契的学生,语文课程的归属问题就无

6、法得到根本解决。故此,语文课程在实践上属于存在差异的每一名学生,教师要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创造适宜的学习环境,倾力打造”人人受益、终身受用”的语文课程。二、何态的语文课程语文课程教学之态异彩纷呈:常态与畸态、本色与矫饰、动态与静态、简单与繁琐、诗意与朴素……语文课程教学应以何种形态得以呈现,如何还原语文课程教学的本真之态,也是一个值得深刻思考的问题。设想一下,如果开展一次问卷调查,请选择你认可的语文课程教学形态,估计鲜有人选择畸态、矫饰、静态、繁琐、朴素等选项。假使请你去上一节语文公开课,这节课决定了别人对你的褒贬毁

7、誉、影响到你的升降去留,问题恐怕就要复杂了。常态语文清汤寡水,味道不浓;本色语文司空见惯,亮点不多;动态语文难以驾驭,风险偏高;简单语文难以服众,胜算不大;诗意语文高不可攀,可遇难求。可是又有多少人心甘情愿地选择畸态语文、矫饰语文、繁琐语文呢?于是乎,原汁原味的语文课程教学易说难行,语文课程教学掺杂使假也就不足为怪了。平心而论,语文课程无非就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它没有什么神秘可言,也不具备天生优越的身份。语文课程教学应该是简单的、真实的、常态的、动态的。简单语文提倡简化语文课程学习头绪,摒弃繁琐僵化的肢解与训练,其可取之

8、处在于不仅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减去了大量无谓的负担,也为语文课程脱去了赘余的”外套”。简单语文并不等同于肤浅语文,而是就一节课、一个单元,甚至就一个学期、一个学段的语文课程教学而言,目标明确、内容集中、脉络清晰、线索分明、不偏不倚、不枝不蔓。诚如特级教师陆继椿所言:”整个教学过程是教一点,学一点,懂一点,会一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