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学术总结

第九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学术总结

ID:38353342

大小:3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11

第九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学术总结_第1页
第九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学术总结_第2页
第九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学术总结_第3页
第九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学术总结_第4页
资源描述:

《第九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学术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九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学术总结成都理工大学许强由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海洋大学、国土资源部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承办;以及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地学部等多家单位协办的第九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在青岛成功召开。大会共收到论文摘要370余篇,论文全文250余篇。在三天的会议期间,约850名参会代表围绕海岸带与海洋工程地质、岩土体工程地质特性、重大工程的地质问题、城市地质与环境保护与地下空间开发、强震区工程地质与灾后重建、重大地质灾害风险评价与防控、工程地质新观点、理论与方法等七个议题,开展了气氛热烈的学术交流与讨论

2、。会议共安排了11个大会特邀报告,33个结合各议题的邀请报告以及近60个分组专题报告。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协会海洋工程地质委员会(C34)和岩土体结构性委员会(C29)还在此期间举行了专门的工作会议。纵观本次学术会议,工程地质学科的发展显现出如下新趋势、新特点:1.工程地质学的研究领域在不断延伸和扩展,尤其是从陆地向海洋不断延伸,从地面向地下不断拓展,从山区向城市汇聚(城市环境地质)与历届工程地质会议相比,本届大会特别增设了海洋带与海洋工程地质、城市地质与环境保护与地下空间开发两个议题。前者主要针对我国目前海洋工程地质基础明显偏弱的特点,顺应我国

3、领海划界和海洋资源开发迫切需求。后者则主要是为了适应近年来我国大规模城镇化建设和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地铁),城市环境岩土工程、城市环境地质等方面的研究将越来越受到重视。2.工程地质学的研究尺度将从原来工程规模尺度的“中观”逐渐向整个地球系统尺度的“宏观”和矿物颗粒、晶粒甚至是分子、原子尺度“细观”和“微观”延伸——远观近校,研究尺度向两端不断延伸向宏观尺度延伸主要体现在:(1)站在地球系统科学的高度,研究各圈层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内外动力耦合、多场耦合、人(人类圈)—地调协,这些思路和理念在罗国煜、黄润秋、唐辉明、施斌等人的学术报告中均有体现。

4、(2)大区域宏观尺度的探测、观测与研究工作海—陆联编地质与地球物理工作(张训华)、全中国甚至全球尺度的地应力、地形变的编目与编图工作(陈群策)、全国范围内的地裂缝分布与成因机理研究(彭建兵)、中国未来强震预测图(秦四清)、基于天—空-地—内多源立体观测与探测等(许强)、多手段的综合探测与监测(地质灾害、地下灾害超前预报)(李术才、唐辉明)(3)大尺度、大规模的试验场与观测基地三峡库区滑坡野外大型综合试验场、云南东川泥石流观测基地、四川汶川地震灾区三大片区地质灾害野外科学观测与研究基地、斜坡地震动响应野外观测站。大型室内模型试验系统(如地裂缝尺度

5、达1:5,隧洞超前预报模型试验平台、滑坡泥石流大型试验系统等)向微观、细观尺度延伸主要体现在:地质灾害成因机理研究必须要依靠微观、细观尺度的研究才能取得真正的突破,基于细观力学和细观颗粒的随机数值计算方法以及微观、细观尺度的观测和探测手段(CT、扫描电镜),才能真正查明岩土体的变形破坏机理和过程。3.工程地质学的探测试验手段由主要从国外进口仪器设备逐渐向自主研发重大仪器设备发展南京大学施斌教授作了《现代工程地质重大科学仪器研发的基本思路与展望》中明确表示:“现代科技的重大突破越来越依赖于先进的科学仪器,掌握了最先进的科学仪器研发技术,就掌握了科

6、技发展的主动权。”“创新的科学仪器已经从现代科学观测手段的地位上升为科学技术的重大发现和科学研究新领域的必备条件,代表着科技前沿的方向”。近年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设立了“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李晓研究员、成都理工大学的庹先国教授、中山大学的周翠英教授等都成功申报了重大仪器设备研发项目。工程地质界的很多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南京大学、中国地质大学、长安大学、山东大学等)几年来也为了解决某些特殊科学问题和满足某些特殊的功能需求,研发了一系列大型试验仪器设备。中国地质调查局水环中心、成都探矿工艺所等多家单位也研

7、发了多种现场探测和监测仪器设备。这些仪器设备在解决重大工程地质问题和开展基础性科学研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后应进一步努力的方向:(1)工程地质教育:该议题在本届会议并没有办起来,可能是相关方面的文章太少。但中国的教育体制已经病入膏肓,目前的应试教育模式害人不浅,培养的学生普遍得不到用人单位的认同(2)研究工作还不够深入、精细,学术界浮躁的风气没有明显的改观,缺乏刨根问底、精益求精的研究精神显得不足(3)原创新研究成果和具有原创能力的人才偏少(4)大型原位试验场和野外科学观测基地偏少(5)仍需加大对优秀青年人才的培养力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