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352040
大小:2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10
《接地极安装标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接地极安装标准【中国安防网】简介:接地极的安装要求及技巧 一、接地装置宜采用钢材,接地装置的导体截面应符合热稳定和机械强度的要求,但应不小于下表规格。 二、接地体顶面埋没深度不应小于0.6米,角钢及钢管接地体应垂直配置。除接地体外,接地体的引出线应作防腐处理;使用镀锌扁钢时,引出线的螺栓连接部分应补刷防腐漆。 三、为减少相邻接地体的屏蔽作用,垂直接地体的间距不应小于其长度的两倍,水平接地体的间距应根据设计规定,不宜小于5米。 四、接地体与建筑物的距离不宜小于1.5m。 五、接地线
2、应防止发生机械损伤和化学腐蚀,接地线在穿过墙壁时应通过明孔,穿钢管或其他坚固的保护套。 六、接地干线至少应在不同的两点与接地网相连接。 七、电气装置的每个接地部分应以单独的接地线与接地干线连接,不得在一个接地线中串接几个需要接地部分。 八、敷设完接地体的土沟回填土内不应夹有石块、建筑材料或垃圾等。 九、明敷接地线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便于检查; (二)敷设位置不应妨碍设备的拆卸与检修; (三)支持件间的距离在水平直线部分一般为1—1.5米,垂直部分为1.5—2米,转
3、弯部分为0.5米。 (四)接地线应按水平或垂直敷设,但亦可与建筑物倾斜结构平行,在直线段上不应有高低起伏及弯等情况。 (五)接地线跨越建筑物伸缩缝、沉降缝时,应加设补偿器,补偿器可用接地线本身弯成弧状代替。十、明敷的接地线表面应涂黑漆。如因建筑物的设计要求,需涂其他颜色,则应在连接处及分支处涂以各宽为15毫米的两条黑带,其间距为150毫米。中性点接于接地网的明设接地导线,应涂以紫色带黑色条纹。 十一、在接地线引向建筑物内的入口处,一般应标以黑色记号“”。在检修用临时接地点处,应刷白色底漆后
4、标以黑色记号“”。 十二、在进行检修工作时,需临时接地的地方(如配电间隔、母线分段处、引出线室等)均应引入接地干线,并设有专供连接临时接地线使用的接地板和螺栓。 十三、接地线的连接应采用焊接,焊接必须牢固无虚焊。接至电气设备的接地线应用螺栓连接;有色金属接地线不能采用焊接时,可用螺栓连接。螺栓连接的接触面应按要求,作表面处理。 十四、接地线(体)的连接应采用搭接焊,其焊接长度必须为: (一)扁钢宽度的2倍(且至少三个棱边焊接); (二)圆钢直径的6倍; (三)扁、圆钢(或角钢)
5、焊接时,为了连接可靠,除应在其接触部位两侧进行焊接外,并应焊以由钢带弯成的弧形(或直角形)卡子,或直接由钢带本身弯成弧形(或直角形)与钢管(或角钢)焊接。 十五、在验收时,应进行下列检查: (一)整个接地网外露部分的连接可靠,接地线规格正确,油漆完好,标志齐全明显。 (二)供连接临时接地线用的连接板的数量和位置符合设计要求。 十六、在验收时,应提交下列资料和文件: (一)变更设计部分的实际施工图; (二)变更设计的证明文件; (三)安装技术记录(包括隐蔽工程检查记录等);
6、 (四)试验记录(接地电阻测试记录)。 1、接地电阻的测量 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关系到保护接地(零)的有效性及电力系统的运行,接地装置投入使用前和使用中都要测量接地电阻的实际值。,以判断其是否符合要求。 目前,常用的接地电阻测量方法主要有电流——电压表法和接地电阻测量仪法两种。 2、对于中性点直接接地与非直接接地的低压电气设备:1、并联运行电气设备的总容量为100KVA以上时,接地电阻不大于4欧姆; 3、对于并联运行电气设备的总容量不超过100KVA时,接地电阻不大于10欧姆;十七
7、、降低接地电阻的措施: 在电阻系数较高的土壤(如岩石、砂质及长期冰冻的土壤)中,要满足规定的接地电阻是有困难的,为降低接地电阻可采取下列措施: 1、采用电阻系数较低的黏土、黑土及砂质土代替原有电阻系数较高的土壤,一般换掉接地体上部1/3长度,周围0.5米以内的土壤。 2、对含砂土壤可增加接地体的埋设深度。深埋还可以不考虑土壤冻结和干枯所增加电阻系数的影响。 3、对土壤进行人工处理,一般采取在土壤中适当加入食盐,根据实验结果,用食盐处理土壤后,砂质黏土的电阻减小1/3~1/2,砂土的电阻
8、减少3/5~3/4,砂的电阻可减小7/9~7/8,对于多岩土壤,用1%食盐溶液浸渍后,其导电率可增加70%,花岗岩的导电率可增加1200倍。但土壤经人工处理后,会降低接地体的热稳定性,加速接地体的腐蚀,减少接地体使用年限。因此,凡可以用自然方法达到接地电阻时,一般不采用人工处理的方法。 4、对于冻结的土壤在进行人工处理后,还达不到要求时,最好把接地体埋在建筑物的下面,或在冬天采用填泥炭的方法。 十八、接地和接零的应用范围 保护接地适用于中性点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