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欺负同学 如何处理

孩子欺负同学 如何处理

ID:38349310

大小:2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10

孩子欺负同学 如何处理_第1页
孩子欺负同学 如何处理_第2页
孩子欺负同学 如何处理_第3页
孩子欺负同学 如何处理_第4页
资源描述:

《孩子欺负同学 如何处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孩子欺负同学如何处理(心理咨询类)接案服务台:根河市12355青少年服务台接案时间:2009年4月27日  接案方式:面询接待  当事人基本情况:张强,男,13岁,根河市民族小学  事由概述:2009年4月27日,根河市青少年服务热线接到一对夫妻打来的电话:“我儿子成绩不好,平时爱说脏话,唯一的‘嗜好’就是欺负同学。”据家长反映,由于中年得子,夫妻俩从小对儿子就娇纵有加。家人教导孩子,如果有人欺负他,就要还手;张强的奶奶则对他无原则地疼爱,张强4岁时,就学会了骂人,时常对父母发号施令,奶奶以此为乐。现在13岁的张强上课时喜欢用剪刀剪前面

2、女生的辫子,下课时如有同学路过,他就伸出脚绊倒别人,平时稍不顺心轻则骂脏话,重则出手打人。同学们对他避之唯恐不及,老师也经常气得招架不住,将孩子的种种恶劣行为告到家里。但是对于老师的反映奶奶经常袒护称:孩子还小,不懂事。不要与孩子计较。对此张强父亲有时会气到极点,并对孩子拳脚相加。  处理流程:根河市青少年服务台接到咨询者电话后,与民族小学大队辅导员金霞取得联系,希望金老师能针对孩子的情况,为孩子进行心理咨询。金老师听取了孩子的基本情况后,建议为孩子做一个较长时间的心理辅导,帮助孩子改善自身状态。金霞老师随即安排了他们面询的时间。   

3、 处理结果:金霞老师与张强一家接触后发现:张强家人无原则的溺爱,导致孩子个人意识太强,受到限制就容易采取还击。父亲管教的方式简单、粗暴,不问清原因,只是简单制止孩子打架。而且青红皂白,经常打骂张强,以显得自己的公平或发泄一下心中的不快。有的时候还会吓唬或训斥打骂对方的孩子。张父发现自己的孩子和别的孩子打架,尤其是觉得自己的孩子吃了亏,就吓唬对方的孩子:“下次如果你再和我们的明明打架,我就……”或者甚至训斥和动手打别人的孩子,以示父母替自己的孩子出了气。这些西行为容易使孩子心理受到压抑或不好的暗示。这类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容易被其他群体排斥

4、,导致自卑及自尊受挫的心理,孩子需要寻求自卑的补偿方式,其行为就出现较强的攻击性。针对该情况金霞老师采用了专业的行为治疗系统脱敏技术,帮张强克服行为的冲动性。经过13次心理咨询,张强在家、在学校基本能够控制自己的行为,不再主动招惹别人,行为攻击很少出现。  点评:现在家庭由于孩子多为独生子女,父母及爷爷奶奶对孩子过于溺爱,从而造成孩子个人意识过强,以自我为中心。因此容易被其他群体排斥,导致自卑和受挫,从而出现攻击性行为。针对这类孩子,可以通过家庭治疗,鼓励他独立反省,使其正确认识自己和培养各种形式的兴趣爱好(如体育活动等)来改善。父母也

5、应避免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对孩子加以正确的引导,帮助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在处理这类问题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应当正确认识孩子在交往中打架的行为。孩子在交往中打架,是他们在群体交往中协调、解决矛盾的一种手段,孩子们就是通过这种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学会怎样坚持独立的见解,学会怎样竞争又怎样协调,学会适度地表现自己,培养忍耐能力,不断增长与其他孩子交往的知识。  因此,如果孩子的打架行为发生在正常交往中而且并不十分厉害,家长就不应过多干涉,让孩子自己去解决好了。这有利于提高孩子的协调性和社会交往能力。  2、如果孩子之间发生了严重

6、的冲突,家长要先加以制止,以防止不必要的肉体伤害。对问题的解决应坚持:孩子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尽量让孩子自己解决;孩子自己解决不了,求助于父母,父母切莫简单处理,武断对待,或不问青红皂白打骂自己的孩子或别人的孩子,片面地说防架不好。  这些方法对孩子的身心发展会产生不良的影响,都是不可取的,父母应该首先弄清楚打架的原因,让孩子有正确的是非观,分析原因后是自己孩子不对,父母应明确指出孩子的不对之处,并进行教育,还应该让孩子向对方赔礼道歉,指导孩子道歉时应注意的礼貌用语。假如分析原因后是对方的不对,父母也应指导孩子学会正确处理问题的方法。  

7、属于在正常交往中发生的小冲突,可让孩子采取忍让、不予理睬的方法,这有利于培养谦让宽容的良好品质;如果属于孩子的既得权益受到侵犯,可让孩子据理力争;对经常欺侮人的小朋友,可以采取回避的方法,或向教师、家长反映情况,让成人介入。  3、孩子之间发生冲突,家长要以诚相待,宽以待人,讲文明礼貌。这也会给孩子树立一个很好的学习榜样。切莫因孩子在交往中的问题引起家长们之间的不和睦,造成不良的影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