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病虫草害及防治

棉花病虫草害及防治

ID:38346476

大小:412.55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6-10

棉花病虫草害及防治_第1页
棉花病虫草害及防治_第2页
棉花病虫草害及防治_第3页
棉花病虫草害及防治_第4页
棉花病虫草害及防治_第5页
资源描述:

《棉花病虫草害及防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棉花害虫及防治棉铃虫及防治(1)棉铃虫属鳞翅目,夜蛾科。也称棉铃实夜蛾。在我国棉区和蔬菜种植区均有发生。在上个世纪90年代,棉铃虫在我国黄河流域以及长江流域大暴发,后来随着Bt棉花的大面积种植,棉铃虫已经不再是这一区域内棉花上的主要害虫,但近年来局部地区的发生呈上升趋势。在新疆棉区,棉铃虫的发生处于逐年上升的趋势。棉铃虫除为害棉花外,还为害玉米、小麦等作物。为害棉花时,幼虫食害嫩叶成缺刻或孔洞;为害棉蕾后苞叶张开变黄,蕾的下部有蛀孔,直径约5mm,不圆整,蕾内无粪便,蕾外有粒状粪便,蕾苞叶张开后变成黄

2、褐色,2-3天后即脱落。青铃受害时,铃的基部有蛀孔,孔径粗大,近圆形,粪便堆积在蛀孔之外,赤褐色,铃内被食去一室或多室的棉籽和纤维,未吃的纤维和种子呈水渍状,造成烂铃。1只幼虫常为害10多个蕾铃,严重的蕾铃脱落一半以上。一般地,棉铃虫卵主要产在棉株嫩头、顶心、嫩叶、嫩蕾铃苞叶上,初孵幼虫先食卵壳,第二天开始为害生长点和取食嫩叶,第四天转移到幼蕾上蛀孔,2龄后钻入嫩蕾中取食花蕊,3-4龄幼虫主要为害蕾和花,引起落蕾,5-6龄进入暴食期,为害青铃、大蕾和花朵。棉铃虫的发生棉铃虫的为害棉铃虫及防治(2)棉铃

3、虫的防治加强预测预报,通过黑光灯或杨树枝把观测成虫,田间调查卵块来预测当代发生时间和数量。种植Bt棉,利用高压汞灯、杨树枝把以及性诱剂等诱集成虫,田间结合整枝及时打顶,摘除边心及无效花蕾,以降低虫源基数。生物防治:在卵孵盛期,释放赤眼蜂1.5-2万头/亩,草蛉5000-6000头/亩,也可喷洒Bt乳剂或棉铃虫NPV病毒等防治初孵幼虫。化学防治:在棉铃虫低龄幼虫盛期,使用敌杀死25克/升乳油40-50毫升/亩,赛丹350克/升乳油130-170毫升/亩,百树得25克/升乳油30-50毫升/亩,拉维因37

4、5克/升悬浮剂60-90毫升/亩喷雾。Decis®棉红铃虫及防治(1)棉红铃虫的发生棉红铃虫属鳞翅目,麦蛾科。我国除了新疆、甘肃、青海、宁夏尚未发现外,其它各棉区均有发生。棉红铃虫的为害除为害棉花外,还为害洋绿豆、洋麻等。为害棉花,主要以幼虫为害棉花蕾、花、铃、棉籽,引起落花、落蕾、落铃或烂铃、僵瓣。为害蕾:蕾地上部有蛀孔、蛀孔很小,似针尖状黑褐色,蕾外无虫粪,蕾内有绿色细屑状粪便,小蕾花芯吃光后不能开放而脱落,大蕾一般不脱落,花开放不正常,发育不良,花冠短小。为害铃:在铃的下部或铃室联缝处或在铃的顶

5、部有蛀孔,蛀孔似受害蕾,黑褐色,羽化孔2.5mm,铃内、外无虫粪,在铃壳内壁上有黄褐色至水青色虫道和芝麻大小的虫瘤。为害棉籽:蛀食虫粪在棉籽内,小铃脱落,雨水多时大铃常腐烂,雨水少时呈僵瓣花,有时把两粒被害棉籽缀连在一起,叫双连籽。棉铃红虫的防治棉红铃虫及防治(2)越冬防治:收晒棉花灭虫,棉仓内灭虫(敌敌畏800克/升乳油800-900倍液在仓库内涂缝或安置药带,也可安置3W黑光灯诱杀成虫,或在仓库内释放黑青小蜂(金小蜂)30-50头/立方米)农业防治:拔节前摘除枯铃;种用棉籽要用温汤浸种。化学防治:

6、在长江流域主要防治二代红铃虫,在成虫产卵盛期喷洒敌杀死25克/升乳油3000倍,天王星25克/升乳油1000倍,百树得25克/升乳油30-50毫升/亩。棉花封垄后可用敌敌畏毒土杀蛾,每亩用敌敌畏800克/升乳油150毫升对水20公斤拌细土20-25公斤于傍晚撒在行间,2、3代蛾盛期隔3-4天撒一次。棉蚜及防治(1)棉蚜的发生棉蚜属同翅目,蚜科。也称蜜虫、腻虫、油汗等。除西藏未见报道外,全国其它各地均有发生。近年来随着华北及长江流域Bt棉的普遍种植,棉蚜处于上升的趋势。棉蚜的为害除为害棉花外,还为害茄子

7、、辣椒、瓜类等。棉蚜以刺吸口器刺入棉叶背面或嫩头,吸食汁液。苗期受害:棉叶卷缩,开花结铃期推迟。成株期受害:上部叶片卷缩,中部叶片出现油光,下部叶片枯黄脱落,叶表面有蚜虫排泄的蜜露,易诱发霉菌滋生。蕾铃受害:易落蕾,影响棉株发育。棉蚜的防治棉蚜及防治(2)农业防治:冬春两季铲除田边、地头杂草。药剂拌种:高巧600克/升悬浮剂583-833毫升/100公斤棉种,一般每10毫升药剂加水10-20毫升混合均匀后用于处理1.2-1.7公斤棉种。叶面喷雾:艾美乐70%水分散粒剂2-3克/亩,康福多200克/升可

8、溶液剂10-15毫升/亩,敌杀死25克/升乳油40-50毫升/亩。棉盲蝽及防治(1)棉盲蝽的发生棉盲蝽属半翅目,盲蝽科。在棉田为害的主要有绿盲蝽、赤须盲蝽、三点盲蝽、中黑盲蝽等,以绿盲蝽为害最为普遍,是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为害棉花的多种盲蝽的优势种。绿盲蝽也称花叶虫、小臭虫等。棉盲蝽的为害除为害棉花外,还为害麻类、豆类、玉米等。成、若虫刺吸棉株顶芽、嫩叶、花蕾及幼铃上汁液。幼芽受害:形成仅剩两片肥厚子叶的“公”棉花。叶片受害:形成具大量破孔、皱缩不平的“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