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327660
大小:31.01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9-06-10
《《爱的教育》整本书阅读教学反思汇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爱的教育》整本书阅读教学反思《爱的教育》整本书的阅读是从寒假开始号召孩子们阅读了,为了指导孩子们读好这本书,我利用寒假读了这本书。初读一遍就被书中父母给恩里克的书信深深打动。作为家长他们是那样的高尚、有远见,把孩子培养成为有爱的人,为国家培养人,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中注意引导、教育孩子真正的尊重他人,尊重劳动,有责任心,有同理心……这是一个真正了解孩子,知道自己教育目标的父母,这是智慧的父母!再读我被恩里克笔下的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深深吸引,关爱学生,无私奉献的老师;善良友爱,有包容心的同学卡罗纳、舍己救人的
2、同学罗伯蒂……我被平凡的小事中折射出的人性光辉深深吸引。想起我批阅关于母爱的习作时,孩子们雷同的选材,我深深觉得现代社会优越的物质条件下孩子感受爱的能力太弱了。或许是忙碌的学习生活让它们的心灵不够敏感和细腻吧!书中所有的故事在它们的身边都有发生,然而孩子们却不能用动情的笔记录。书中每月故事又从另一个侧面诠释了爱,为了维护祖国的尊严,怒撒钱币的意大利爱国少年;懂得感恩、勇于为父亲分担的弗兰洛伦萨的小小抄写员;见义勇为的少年……我被老师的用心选材深深打动。是啊,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们最重要的事就是培育一颗善良
3、有爱的心。这是一本育人的好书,我不禁赞叹!再次读完,我的内心澎湃,感动溢满心间。一本风靡全球的畅销书,他带给我太多的启发和思考。是啊,读一本好书就是很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这是我读完这本书后真切的体会。我要怎么跟孩子们交流呢?我问自己这样几个问题:课外阅读课内化我们要去哪里?怎么去?于是有了以下的思考:阅读是个性化事,一百个读者就会有一百个哈姆雷特。阅读分享要通过分享课让孩子们学会交流所获、思想碰撞,积累语言,感悟写法。要让学生在交流中感受到自己发现的快乐分享的快乐。在合作探究中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学习表达方法
4、。读是输入,写是输出。读写结合,达到输入和输出的平衡。课外阅读课内化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指导学生学习方法指导阅读实践。怎样去呢?方法策略是关键。我想起了北师大版五年级的一篇课文《走遍天下书为侣》中给孩子们介绍的阅读方法。读通内容---了解作者----回忆有趣的情节----想象故事中人物-------积累优美的语言。三年级学生目前的读书情况是:学生普遍读书兴趣浓厚,但是只读书不思考,只关注热闹的故事情节,没有深入思考。输入和输出不等。因此很多家长反映孩子书倒是读了不少,可是一到写作文还是不知从何下笔
5、。因此阅读分享课还应该引导学生关注表达方法,将读写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练笔兴趣。《爱的教育》是一个小学四年级学生的口吻记录了一学年的学习生活中令人感动的平凡小事。是一本日记体的小说。语言朴实,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接近,是一个很好的读写训练的范本。综合以上考虑我设计了本科教学目标:1、了解这本书的作者,能抓住要点概括整本书的内容,分享自己的读书感受。2、交流读书体会,受到爱的教育启迪做一个善良有爱的人。3、在交流分享中学习整本书的阅读方法。4、初步探究日记体小说的特点,能记录自己身边爱的故事。基于以上思考我设
6、计了以下教学环节:一、抓住要点说内容。二、精彩朗读话感动。三、聚焦人物理解爱。四、合作探究表达爱。整节课与学生在轻柔的音乐声中开始了爱的分享,孩子们被故事中精彩的情节,可爱的人物深深打动了,师生在对话中交流,在交流中碰撞,学生的思维极其活跃,从交流中我看到了学生对爱有自己的见解,爱就是体贴、关怀、尊重、爱还是维护尊严、承担责任、宽容他人……孩子们认识到了世间的爱是无处不在的,它就在我们每天的生活当中,在我们周围,如空气般不可缺少,我被他们精彩的发言又一次打动,原来不是孩子缺少爱的能力,而是我们没有点亮他们
7、发现的眼睛。在阅读交流中,我有意识的让孩子回顾我们的分享过程,关注阅读方法:内容--情节--人物--表达--积累。要求孩子们运用以上方法读书,在两周一次的阅读分享会上进行读书汇报,了解读书情况,落实读书活动。促使孩子们学会读书,终生受益。构建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给每个孩子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课堂中的问题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小组选一个代表在全班交流,同时,小组内的每个同学都可以补充,其他小组的同学也可以发表不同的见解。这样,每个同学都有发表自己观点的机会。正因为如此,当学生谈到生活中的爱的故事时,会各抒己
8、见。大家发自内心的语言都是:真爱无声!正像古人说的“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孩子发言的精彩让我吃惊,仔细想这也并不奇怪,因为他们有一颗善良的心灵,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爱就像空气,每天在我们身边,与我们同呼吸,共命运。整堂课学生的情绪饱满,大家都感受到了书籍的魅力和爱的力量。并跃跃欲试要创作自己的《爱的教育》。课已结,思无穷。爱的教育我们将怎样进一步推进读写结合,在不增加孩子负担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