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安全操作与管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大武口公安消防大队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安全操作与管理第一章基础知识一、火灾的基本概念1.火灾--是指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2.燃烧--是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发烟现象.3.燃烧必须具备下列三个条件,即可燃物、助燃物和着火源。二、火灾的种类火灾的种类在我国可分为五类:固体物质类(A类)火灾:如木材、纸张、棉布等固体物质所引起的火灾.液体火灾和可溶性的固体物质类(B类)火灾:如:气油、煤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腊火灾等气体类(C类)火灾:凡是由气体燃烧、爆炸引起的火灾都称为气体火灾.如:
2、天燃气、甲烷、乙烷、氢气、煤气火灾等.金属类(D类)火灾:如钾、钠、镁等活泼金属火灾等.电器类(E类)火灾:凡是由电器老化、短路等引起的火灾称为电器火灾.冷却灭火法:就是将灭火剂直接喷洒在可燃物上,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自燃点以下,从而使燃烧停止.隔离灭火法:是将燃烧物与附近可燃物质隔离或者疏散开,从而使燃烧停止.窒息灭火法:即采取适当的措施,阻止空气进入燃烧区,或用惰性气体稀释空气中的氧含量,使燃烧物质缺乏或断绝氧气而熄灭.抑制灭火法:是将化学灭火剂喷入燃烧区参与燃烧反应,中止链反应而使燃烧反应停止.三、灭火的四种基本方法火灾的起因是多
3、种多样,归纳起來大致有以下六类:生活和生产用火不慎.违反生产安全制度.电器设备设计、安裝、使用维护不当.自然雷击、静电、地震等自然灾害引起.人为纵火.建筑布局不合理,建築结构材料使用不当,裝修采用大量的易燃可燃材料.四、火灾起火原因初起/6min发展猛烈/15min下降熄灭五、火灾发展变化的5阶段火灾通常都有一个从小到大,逐渐发展,直到熄灭的过程,可以用一个变化的曲线來表示。初起阶段一般可燃物质着火燃烧后,在15分钟内,燃烧面积不大,火焰不高,辐射热不强,烟和气体流动缓慢,燃烧速度不快,是扑救的最好时机,只要发现及时,用较少的人力和应急
4、的消防器材工具就能将火控制住或扑灭.由于初起火灾没有及时发现,扑灭,随着燃烧时间延长,温度升高,周围的可燃物质或建筑构件被迅速加热,气体对流增强,燃烧速度加快,燃烧面积迅速扩大,形成了燃烧发展阶段.从灭火角度看,这是关键性阶段.在燃烧发展阶段内,必须投入相当的力量,采取正确的措施,来控制火势的发展,以便进一步加以扑灭.发展阶段如果火势在发展阶段没有得到控制,由于燃烧时间继续延长,燃烧速度不断加快,燃烧面积迅速扩大,燃烧温度急剧上升,气体对流达到最快的速度,辐射热最强,建筑构件的承重能力急剧下降.下降和熄灭阶段:下降和熄灭阶段是火场火势被
5、控制以后,由于灭火剂的作用或因燃烧材料已烧尽,火势逐渐减弱直到火熄灭这一过程.猛烈燃烧阶段第二章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火灾危险特性一、危险物品的分类及标志所谓危险物品系指具有爆炸、易燃、毒害、腐蚀、放射性等性质,在运输、装卸和贮存保管过程中,容易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毁而需要特别防护的货物。而其中的化学物品则称为化学危险品。二、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1、分类易燃气体、助燃气体、可燃的毒性气体2、火灾危险特性物理性爆炸、易燃易爆性、氧化性、扩散性、(带电性)、毒害、腐蚀和窒息性三、甲烷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甲烷分子式CH4。最简
6、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沸点-161.4℃,比空气轻,它是极难溶于水的可燃性气体。甲烷和空气成适当比例的混合物,遇火花会发生爆炸。化学性质相当稳定,跟强酸、强碱或强氧化剂(如KMnO4)等一般不起反应。在适当条件下会发生氧化、热解及卤代等反应。甲烷在自然界分布很广,是天然气、沼气、坑气及煤气的主要成分之一。它可用作燃料及制造氢、一氧化碳、炭黑、乙炔、氢氰酸及文字甲醛等物质的原料。第三章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安全操作管理一、储存和经营中发生火灾的主要原因火源管理不严、性质相抵触的物品混存、养护管理不善、包装物损坏或不符合
7、要求、雷击及其它原因二、储存、经营管理《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02第四章事故处置一、易燃易爆气体泄露类型生产设备发生泄露;输送气体的各种管道发生泄露;贮气容器的法门、法兰以及容器的焊缝、接口等部位因年久失修或质量故障发生泄露;气体运输过程中发生泄露;人为因素致使气体泄露。二、泄露特点扩散范围广,且难以控制;易发生爆燃;液化气体泄露易产生白雾;易产生静电,并因静电放电而引起爆燃;易造成人员中毒;易形成大面积火灾。三、泄露处置方法迅速堵漏杜绝一切火源及时疏散人员雾状水流稀释驱散引火点燃四、注意事项1、发生泄露事故
8、后应迅速向公安消防队报警;2、及时成立指挥部,查明事故险情,研究制定抢险方案,切记盲目蛮干;3、抢险人员要一切行动听从指挥,按照分工迅速实施抢险方案;4、密切注视险情发展情况,及时调整抢险工作方案;5、抢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