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文言文实词和虚词

高三语文文言文实词和虚词

ID:38314664

大小:626.00 KB

页数:94页

时间:2019-06-09

高三语文文言文实词和虚词_第1页
高三语文文言文实词和虚词_第2页
高三语文文言文实词和虚词_第3页
高三语文文言文实词和虚词_第4页
高三语文文言文实词和虚词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三语文文言文实词和虚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十七章文言文实词和虚词创新·思维技巧透析·三年高考传真·考情报告优化·知识构建决胜·预测演练三年高考考情报告决胜·预测演练知识构建思维技巧考纲链接考纲解读“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属于高考《考试大纲》“古代诗文阅读”中“理解”的范畴,能力层级为B级。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重点是掌握高考常考查的120个常见文言实词的各种意义和用法。文言虚词考查的范围是: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共18个,要求既能够辨别词性

2、(用法),又能够理解其意义。三年高考考情报告决胜·预测演练知识构建思维技巧一、(2010年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题。申 甫 传汪琬申甫,云南人,任侠有口辩。为童子时,常系鼠媐①于途。有道人过之,教甫为戏。遂命拾道旁瓦石,四布于地,投鼠其中,鼠数奔突不能出。已而诱狸至,狸欲取鼠,亦讫不能入,狸鼠相拒者良久。道人乃耳语甫曰:“此所谓八阵图也,童子亦欲学之乎?”甫时尚幼,不解其语,即应曰:“不愿也。”道人遂去。明天启初,甫方为浮屠,往来河南山东间,无所得。入嵩山,复遇故童子时所见道人,乞其

3、术,师事之。道人濒行,投以一卷书,遽别去,不知所之。启视其书,皆古兵法,且言车战甚具。甫遂留山中,习之逾年,不复为浮屠学矣。三年高考考情报告决胜·预测演练知识构建思维技巧己而瘗②其书嵩山下,出游颍州,客州人刘翁廷传所。刘翁,故颍州大侠也,门下食客数百人,皆好言兵,然无一人及甫者。刘翁资遣甫之京师。甫数以其术干诸公卿,常不见听信。愍帝即位,北兵自大安口入,遽薄京师,九门皆昼闭。于是庶吉士刘公之纶、金公声知事急,遂言甫于朝。愍帝召致便殿,劳以温旨,甫感泣,叩首殿墀下,呼曰:“臣不才,愿以死自效。”遂立授刘

4、公为协理戎政兵部右侍郎,金公以御史为参军,而甫为京营副总兵,然实无兵予甫,听其召募。越三日,募卒稍集,率皆市中窭③人子不知操兵者,而甫所授术,又长于用车,卒不能办。方择日部署其众,未暇战也。当是时,权贵人俱不习兵,与刘公、金公数相左,又忌甫以白衣超用,谋先委之当敌,日夜下兵符,促甫使战,而会武经略满桂败殁于安定门外。满桂者,故大同总兵管,宿将知名者也,以赴援至京师,愍帝方倚重之。既败,京师震恐。甫不得已,痛哭,夜引其众缒城出,未至芦沟桥,众窜亡略尽。甫亲搏战,中飞矢数十,遂见杀。于是权贵人争咎甫,而讥

5、刘公、金公不知人。及北兵引归,竟无理甫死者。距甫死数日,刘公复八路出师,趋遵化,独率麾下营娘娘山,遇伏发,督将士殊死战,逾一昼夜,诸路援兵不至,亦死之。(选自《尧峰文钞》卷三十四,有删改)[注]①媐(xī):嬉戏。②瘗(yì):埋藏。③窭(jù):贫穷。三年高考考情报告决胜·预测演练知识构建思维技巧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道人濒行       濒:临近B.客州人刘翁廷传所客:寄居C.遽薄京师薄:逼近D.又长于用车,卒不能办卒:步兵[点拨]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6、。考查重点实词“卒”的通假情况。“卒”通“猝”,仓促的意思。考生能否准确判断,还须根据词语所处的语境,用“代入法”,把对实词的解释代入到原句原文中,看看是否合乎原文的语言环境,看看代入后句意是否通畅。应该说这道题难度不大,一般考生应该能判断出。类似题目平日应加强重点实词的积累,要求学生做好笔记。阅读时结合具体语言环境灵活运用。[答案]D三年高考考情报告决胜·预测演练知识构建思维技巧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童子亦欲学之乎不如须臾之所学也B.遂言甫于朝当其欣于所遇C.金公

7、以御史为参军以勇气闻于诸侯D.听其召募其皆出于此乎[点拨]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A代词,代指“八阵图”;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B都是介词,表对象,译为“向,对”;C介词,凭……的身份;介词,因为。D代词,他,代指申甫;语气副词,大概。“之”“以”“于”“其”均为18个文言虚词中的重点虚词。这四个词语所在的八个句子,有四个是平日课文中考生已学过的,这实际上是个由已知推知未知的过程。同样也可以用代入法,判断词语在两句中的异同。要把文言虚词翻译成现代汉语进行比较,看是否

8、能翻译成同一个词。三年高考考情报告决胜·预测演练知识构建思维技巧联系文句的整体意义和上下文的意义,注意辨明上下文的关系。借助语句的结构,看两句中该虚词词性和所作的成分是否相同。备考需要夯实课本中的基本篇目中重点实虚词的含义。这类题要加强重点课文的复习,一轮复习中要将重点课文“重温”一遍,梳理出重点词句。要对《考纲》所要求掌握的18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熟练掌握,力求烂熟于心。[答案]B三年高考考情报告决胜·预测演练知识构建思维技巧参考译文:申甫,云南人,以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