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之表现手法

诗歌鉴赏之表现手法

ID:38306135

大小:408.81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9-06-08

诗歌鉴赏之表现手法_第1页
诗歌鉴赏之表现手法_第2页
诗歌鉴赏之表现手法_第3页
诗歌鉴赏之表现手法_第4页
诗歌鉴赏之表现手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诗歌鉴赏之表现手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诗歌鉴赏表现手法归类复习1、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①白居易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②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注】①此诗为作者被贬为江州司马后所作②杏园:唐时朝廷举办庆宴的场所。请就《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这首诗中运用的对比手法进行简要的分析。答案:昔年与今年的对比:去年中秋是在京城中的曲江池畔杏园边欢度的,今年中秋却是在被贬后的湓江边度过。乐情与哀情的对比:昔之乐游,今之苦叹;昔之欢快,今之愁苦。2.(08江西)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初入淮河四绝句(三)杨

2、万里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注】淳熙十六年十二月,金人派遣使者来南宋贺岁,杨万里奉命送金使北返途中,来到原为北宋腹地,现已成为宋、金国界的淮河时,感慨万端,作诗以抒怀。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答:前两句实写淮河两岸舟船背驰,波痕接触也难以做到,虚写作者对国家南北分离的痛苦与无奈。后两句实写鸥鹭可以南北自由飞翔,虚写作者对国家统一、人民自由往来的强烈渴望。归类一、要求中明确写明某种手法的题目学生答案展示:诗人将昔年与今年的八月十五夜作对比,写出了诗人此时处在湓浦沙头的水馆前,望着空中圆月,怀念

3、故乡,诗人通过对比写出了自己的思乡之情标准答案:昔年与今年的对比:去年中秋是在京城中的曲江池畔杏园边欢度的,今年中秋却是在被贬后的湓江边度过。乐情与哀情的对比:昔之乐游,今之苦叹;昔之欢快,今之愁苦。明确:答题要全面,分析要完整3.(05全国Ⅰ)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春行即兴李华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1)这首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请具体说明。4.(安徽省示范高中皖北协作区2009年高三联考)清溪行李 白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向晚

4、猩猩啼,空悲远游子。【注】清溪,流经安徽贵池城,与秋浦河汇合,出池口入长江。(1)诗的颔联、颈联分别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描写清溪水色?请简要分析。6、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少年游  早行林仰霁霞散晓月犹明,疏木挂残星。山径人稀,翠萝深处,啼鸟两三声。霜华重迫驼裘冷,心共马蹄轻。十里青山,一溪流水,都做许多情。(3)词的下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又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归类二、要求中有提示语暗示答题方向的题目常见的修辞手法一、比喻四、借代七、设问二、比拟五、夸张八、反问三、双关六、对偶九、互文注:2010年考纲中明确提出正确运

5、用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借代(一)定义: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二)类别: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本体。(三)作用: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例1:“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析】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例2:“终岁不闻丝竹声”。(白居易《琵琶行》)【析】诗中以“丝竹”代音乐。例3:“门前冷落鞍马稀”(白居易《琵琶行》)【析】诗中的“鞍马”代“客人”。例4:“何以解忧,惟有杜康。”(曹操,《短歌行》

6、)【析】诗中以“杜康”代酒。设问概念: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作用:开头以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例1:“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元曲小令,阿鲁威作)【析】以设问开篇,点明题旨,领起下面分层次地叙述三国人物的英雄业绩。反问概念: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作用: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例1:“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王安石《题乌江亭》)【析】使用反问句式,语气冷峻,强调了历史之必然。互文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两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

7、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有上下文义互相交错,互相渗透,互相补充来表达一个完整句子意思的修辞方法。例(1)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泊秦淮》)(2)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龄《出塞》)4.(安徽省示范高中皖北协作区2009年高三联考)清溪行李 白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注】清溪,流经安徽贵池城,与秋浦河汇合,出池口入长江。(1)诗的颔联、颈联分别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描写清溪水色?请简要分析描写方式(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1、虚实结合“虚”的三类内容①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②已逝之景

8、之境。③设想的未来之境。虚实结合的作用——“虚实相生”①相反相成②相辅相成2、动静结合常用方式——以动衬静3、点面结合4、细节描写5、色彩的渲染6、描写(观察)角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