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293888
大小:1.39 MB
页数:54页
时间:2019-06-07
《自然资源的保护》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五章自然资源的保护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自然资源的基础知识;熟悉我国自然资源破坏的状况及原因;熟悉并掌握保护自然资源的对策与措施。第一节概述劳动与自然界在一起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劳动创造了一切财富!一、自然资源(一)自然与自然环境自然环境:泛指人类社会以外的自然界,由非人类创造的物质如明媚的阳光,新鲜的空气以及清洁的水等自然要素构成的地理空间。自然环境阳光、空气、水、岩石、矿物、土壤、生物…..人类社会环境工矿、农场、城市、乡镇、牧场、风景区…..社会环境:人类根据生活和生产的需要,把自然环境加工改造而创造的人工环境,如
2、城市、农场等。(二)自然资源自然资源:在一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自然界中能被人类利用的一切物质与能量。自然资源的属性(1)自然属性(2)经济属性(3)生态属性环境资源整体观二、分类(一)可更新资源(二)难以更新资源(三)不可更新资源科学管理,合理利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节约使用,寻找新的替代能源。1.可回收资源2.耗竭性资源三、自然资源特点(一)稀缺性(有限性)“需求无止境”要求人们珍惜一切自然资源。(二)整体性“资源之间一线牵”对自然资源必须进行综合研究和综合开发。(三)地域性(区域性)因地制宜为原则“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3、”(四)多用性综合利用,物尽其用(五)阶段性(社会性)1.对自然资源的认识、评价、利用有社会性。2.自然资源中,有人类的附加劳动。3.自然资源和劳动一起构成国民财富的源泉。充分认识,合理利用(六)可变性要求人类在利用自然资源时充分尊重客观规律和经济规律。自然资源的质量和某些特征是在不断运动和变化的第二节土地资源的保护一、土地资源(一)土地地球上由气候、土壤、水文、地形、地质、生物及人类活动的结果所组成的自然经济综合体,其性质随时间不断变化。(二)土地资源指在一定技术经济条件下,已经被人类所利用和可预见的未来能够被人类所利
4、用的土地的总称。土壤是地球表面具有一定肥力且能生长植物的疏松层。8大类土地是: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水域、未利用土地。(三)土地资源分类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示意图二、土地资源的特点(一)数量的有限性(固定)人们一方面要珍惜和合理每一寸土地,另一方面要采取切实措施有计划地控制人口增长,减小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寸土寸金(二)位置的固定性“跑的了和尚,跑不了庙”(三)土地利用的永续性(更新性)土地的再生性是有一定限度的,当超过某一阈值时,土地的再生性就会丧失,土地资源即被破坏。“治之得宜,地力常新”(
5、四)土地的二重性自然和人工结合的产物三、我国土地资源状况及存在问题(一)基本情况根据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全国耕地12244.43万公顷;园地1128.78万公顷;林地23504.70万公顷;牧草地26270.68万公顷;其他农用地2553.27万公顷;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2572.84万公顷;交通运输用地223.32万公顷;水利设施用地358.95万公顷;其余为未利用地。土地资源总量多,人均占有量少,尤其是耕地少,耕地后备资源少(即"一多三少")1.绝对数量较大,人均占有量小人均耕地中国为1.41亩,而加拿大25.9亩
6、、俄罗斯13.1亩、美国10.9亩、印度2.83亩。2.类型多样,山地多,平原少北京中山公园内保留着明代所建的社稷坛。最上层15.8米见方、铺垫着五种颜色的土壤:东方为青色;南方为红色;西方为白色;北方为黑色;中央为黄色。它大体上符合我国土壤分布概况。(三)各类土地资源分布不平衡,土地生产力水平低。耕地:90%以上的耕地和内陆水域分布在东南部地区。林地:东北、西南的边远山区;(50%以上)草地:西北部干旱区;(86%以上)(四)后备耕地资源不足宜开发为耕地的后备土地资源潜力不大。在大约5亿亩的宜农后备土地资源中,可开发为
7、耕地的面积仅约为1.2亿亩。(二)存在问题资料一:乐清市是温州的一个县级市,与温州隔江相望。车行瓯江大桥,一进入乐清市辖区,就可以看到偌大一片漂亮的厂房,厂房大多三四层,蓝白相间,背靠青山,显得清洁而宁静。这就是温州最大的民营企业正泰集团位于乐清市北白象镇的“大桥工业区”。置身于厂区前那延绵千米的宽广绿地,你会觉得是身在公园。资料二:温州全市到2004年底共建成10个工业园区,但至今园区内仍有43%的土地没有开发。工业园区内累计开发土地面积共计39.7平方公里,其中已建成投产面积只有22.8平方公里。园区厂房绝大多数是一
8、层,二层很少,三四层基本没有。这些厂房占用土地面积超过3万亩,但建筑面积不足1.5万亩。资料三:不少城市违反城市总体规划,不切实际地建设宽马路、大广场、大草坪、主题公园,有的还盲目扩建大学城、行政中心。据对22个省(区、市)的不完全统计,截至2003年初,在建和拟建的大学城有46个,占地面积超过40万亩。一些地方为改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