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察纲要正文

勘察纲要正文

ID:38289442

大小:97.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6-07

勘察纲要正文_第1页
勘察纲要正文_第2页
勘察纲要正文_第3页
勘察纲要正文_第4页
勘察纲要正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勘察纲要正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节前言一、任务依据受湖南省交通科研勘察设计所委托,我院拟承担了S302线夹夹大桥及接线构筑物(0+000~4+002352)工程地质初步勘察任务。为了高速优质完成本次勘察,我院收集了前人的成果资料及路线平面图、纵断面设计资料,并进行了现场踏场,据此编制了本次工程地质初勘的工作大纲。二、工程概况本次勘察包括夹夹大桥(上游桥位)及接线(0+000~4+002.352段4.002353km)初勘,同时对下游桥位及接线比较方案(0+000~3.983522段3.983522km)进行初勘。三、目的、任

2、务本次初勘的目的是根据合同书(或委托书)要求,在工程可行研究的基础上,对大桥及接线构筑物进一步做好工程地质比选工作,为初步选定工程场地、设计方案和编制初步设计文件提供必需的工程地质依据。初勘的主要任务如下:1、初步查明上述拟建桥位及接线构筑场地的区域地质、区域水文地质、区域工程地质条件,并作出评价。2、进行综合地质勘察,初步查明对确定工程场地位置起控制作用的不良地质条件,特殊性岩土的类别、范围、性质、评价对工程的危险程度,提供避绕或治理对策的地质依据。3、初步查明场地地基的地质条件,为选择构筑物结

3、构和基础类型提供必要的地质资料,在工程可行研究地质勘察资料的基础上对桥位处进行工程地质调查测绘、物探、钻探、原位测试等,进一步查明桥位工程地质条件的优劣。特别应查明与桥位方案或桥型方案比选有关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并作出评估。4、查明沿线筑路材料(主要是土料)的类别、料场位置,储量和采运条件。5、查明拟建场地的地震基本烈度。6、提供编制初步设计文件所需的地质资料。四、技术要求本次初勘以钻探为主,辅以平面工程地质调查和物探。所有工作均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1998年12月发布的《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4、(JTJ064-98)为技术标准。具体要求按湖南省交通科研所编制的《夹夹大桥及接线工程初步工程地质勘察实施细则》。第二节场地工程地质条件一、气象、水文测区气候属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的季风湿润气候、光热充足,雨量充沛,生长期长,严寒期短,四季分明。多年平均降雨量多集中在4~8月。月平均最高气温°C,极端最高气温°C;月平均最低气温°C,极端最低气温°C,四季有大风,春秋冬季多偏北寒风,夏季多偏南暖风。拟建场地为淞滋河流域,降水充沛,因降雨多集中于4~8月,为汛期,河水水位受降水影响明显,水位陡涨陡落

5、,一般11月至翌年1月为枯水期,为桥梁基础工程的良好施工期。沿线未发现大的污染源。二、地形、地貌拟建场地呈近东西走向,主要为河湖堆积地貌。淞滋河由北往南流过场地中心,河宽约200m,以河床为最低(26.03m),河堤最高(40.25m),堤坡坡度一般40°,堤高10~18m(堤内为10m,堤外为18m);河床平坦,标高一般26.5~27.5m,相对高差<1m。河堤两侧的湖积平原,地势平坦,标高一般30~32m相对高差<2m。局部为渠、沟、塘、堤。三、区域地质构造拟建场地处于新华夏系一级构造第二复式

6、沉降带常德凹陷的北部,以隐伏断裂为主;整体以北东向构造较发育,断层规模较大,多控制区内基底地层岩性的展布方向。东侧约16km为目平湖凸起。西侧约16km为太阳山凸起(属省内著名地震带)。据《湖南省构造体系图》(湖南省地质故产局1983年)资料,常德凹陷北西浅,东南深,蒿子港附近为一北西向鞍部,基底(Ptbnw)埋深281m,其南部次凹基底(K-N)埋深约2000m,(响水凼钻探1320m);其北部次凹基底(安乡次凹)约580m;以一条北西向断裂与华容隆起带相接。据1:20万华客幅区域地质图,该断裂

7、为物探推测断裂,是否通过拟建场地,尚应进一步调查。四、地层与岩性现建场地均为第四系(Q)河湖相沉积,基底为第三系~白垩系(N~K)或元古界板溪群五强溪组(Ptbnw)板岩、云母片岩、千枚岩等变质岩。1、第四系(Q)河湖相沉积物:①全新统(Q4):主要分布在场地表层,岩性主要为灰黑色湖相腐植土,粉质粘土。②上更新统白水江组(Q3b):岩性:主要分布在场地深部;上部为黄褐色砂质粘土,含铁锰结核;下部为灰黄色中粗砂、砾石;具交错层理。厚度3-14m。③中更新统白沙井组(Q2b):主要分布在场地东部外10

8、Km的黄山头附近。上部为黄红色网纹砂质粘土,含铁锰质薄膜;下部灰黄色粗砂、砰石,厚度14~80m,埋深>30m。④下更新统汨罗组(Q1m):主要分布在场地深部;上部灰黑色,黄白色粘土,局部夹细砂;下部灰黄色中~粗砂。厚度15~130m,埋深>50m。⑤第三系(E):沉积碎屑岩,紫红色砂质泥岩、细砂岩。厚度>283m,隐伏深度>281m。⑥白垩系(K):主要隐伏在第三系(E)地层之下,岩性主要为紫红色厚~巨厚层块状泥岩及细砂岩,含粒状石膏及0.1~0.4m纤维状石膏2层。厚度不详。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