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286641
大小:884.9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01
《昙花一现_漫谈我国68式122毫米榴弹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兵器CHINESEWEAPONS昙花一现——漫谈我●陈永建国68式122毫米榴弹炮我军装备的54-1式,122毫米榴弹炮(bigblu/供图)的360°环射能力。M102式榴弹炮为考虑我国122毫米榴弹炮的发展历程始于的研究试验,研制成功1963式122毫米榴直升机吊运和空降需要,设计时运用了很上世纪50年代,从仿制到第一门自主研制弹炮,但该炮存在火炮发射后喷射尾焰、好的总体布局和独特的炮架结构,使整炮的122毫米榴弹炮装备部队,坎坎坷坷经整炮重量大、发射时缓冲不可靠等问题,重量减轻到了1.5吨,是当时同级火炮中重历了近三十载。在这诸多设计
2、方案和各种因此没有正式定型。量最轻的。美苏两国圆满完成了师级火炮试验样炮组成的漫长研制过程中,一款液在黑龙江某厂未研制出性能良好火炮的更新换代。与此同时,国内相关部门只压122毫米榴弹炮(液压技术榴弹炮)就犹的情况下,此任务转由山西机床厂重新研对54式榴弹炮的部分结构、生产工艺、材如一个节点:它虽昙花一现、转瞬即逝,但制,大幅度降低火炮重量并提高射程的要料等进行了相应的改进,改进后称为54-1却别具特色,耐人寻味。求。该厂在63式火炮的基础上改进设计、式122毫米榴弹炮。54-1式逐步取代54式调整结构。由于火炮总体论证不足、技术在曲折中诞生榴弹
3、炮,后期曾装备到步兵团。该炮总体储备不够等因素,火炮重量虽然减轻下来性能虽有改善,但比54式榴弹炮没有实质我军步兵师炮团最早配属的122毫米了,但出现了火炮发射时跳动,大架稳定性提高。榴弹炮除从苏联购进的M1938(M-30)式性差和反后坐装置易失效等问题。加之我军炮兵装备与国外差距逐步拉大,122毫米榴弹炮外,还包括按照其技术数“文革”运动干扰,此次研制任务再次下军方认为国内新122毫米火炮的研制工作据仿制成功的54式122毫米榴弹炮。这种马。必须继续进行下去。1970年,军队根据现火炮代表二战后期火炮研发技术水平,其当国内研制新型火炮屡屡受挫
4、的时代战争的要求,为有效提高火炮全系统的战技性能大家应当耳熟能详。54式榴弹炮候,世界上一些军事强国早已研制成功并综合性能,对新一轮火炮研制的各项战技于1954年由黑龙江某厂仿制成功,并大量装备部队同类型、性能优异的新一代师级指标进行了调整。新研制的火炮总体性能装备我军炮兵部队,在我军师级火炮里属火炮。60年代初,苏联用新型的D-30式122大致为:最大射程必须达到15公里,全炮火力骨干。进入50年代末,由于54式榴毫米榴弹炮替代了M1938式榴弹炮,装备重量在已有122毫米火炮的基础上不能增弹炮战技性能已不能满足炮兵作战需要,摩步师、坦克师或空
5、降师。美国则正式装加,必须具备360°的方向射界,这些指标也比较笨重,炮兵部队强烈要求研制新的备了M102式105毫米榴弹炮,以取代M101均与美苏换代火炮基本持平。西北某研究122毫米榴弹炮。根据部队要求,该厂于式105毫米榴弹炮,用于步兵师、空降师所和山西机床厂同时重新开始技术论证,1958年提出研制任务,打算在原有122毫和空中突击师的直接火力支持。这两型火对火炮和弹药全系统综合分析,进行了米火炮的基础上进行改进研制。经过几年炮的最大射程均达到了15公里,具有理想美军M102苏式M-30式122毫米式105毫米榴弹炮,为苏联二战火榴弹炮炮的
6、杰作之一162007.8现代兵器CHINESEWEAPONS中国兵器■68式122毫米榴弹炮的炮身(左)及六角形底盘(右)(bigblu/供图)内、外弹道的基础试验,在取得了火炮炮扳把。炮身下部有一个弹簧缓冲装置,中盘为焊接结构,有孔和加强筋,能够在减架和反后坐装置重要参数的基础上拟定了间有一根较粗的缓冲导向杆,外有保护轻重量的情况下保证强度。座盘六个角顶总体设计方案。依据总体方案,经过一段筒,这种装置是制退复进机筒的一个补各有一个带放射型槽的驻桩孔,并备有六时间的样炮设计论证,两家单位分别提出充。炮身摇架较短,为组合式,其上加工根钢制打入式驻桩
7、,用以战斗状态时打入了自己的火炮设计方案。之后,上级组织有导槽,炮身的套箍上有导轨,与摇架导座盘驻桩孔固定火炮,能承受火炮发射时了火炮全系统和下一阶段的设计方案评审槽相配合。该炮的炮身连接方式比较特的全部水平作用力。驻桩为桩形独立构会议。经过评审,这两个方案的弹道性能殊,属于非传统的“吊挂式”,即炮身两端件,断面呈菱形,侧面加工有孔,便于拔基本接近,但山西机床厂的方案由于采用的承力点分别是套箍导槽和与制退复进机出,用撬棒起撬就能拔出驻桩,行军时驻了传统的开脚式大架,未实现360°环射筒相连的滑箍,滑箍内有铜衬套,套在身桩固定在大架上。下架前方有一
8、个减振支而被淘汰出局;西北某研究所的方案采用管外表面上的光滑圆柱部分外,承受炮身筒,在火炮复进时可阻止上架跳动和炮身了多项新技术,最后被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