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力学性能第八章_2011

材料力学性能第八章_2011

ID:38278624

大小:2.54 MB

页数:5页

时间:2019-06-07

材料力学性能第八章_2011_第1页
材料力学性能第八章_2011_第2页
材料力学性能第八章_2011_第3页
材料力学性能第八章_2011_第4页
材料力学性能第八章_2011_第5页
资源描述:

《材料力学性能第八章_201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八章材料的摩擦磨损任何一部机器在运转时,机件之间总要发生相对运动。当两个相互接触的机件表面做相对运动(滑动、滚动或滑动+滚动)时就产生了摩擦,有摩擦就有磨损,这是必然的结果。而磨损是降低机器或工具运行效率、精确度甚至使其报废的重要原因,也是造成金属材料损耗和能源消耗的重要原因。§8.1磨损概述机件表面相接触并做相对运动时,表面逐渐有微小颗粒分离出来形成磨屑(松散的、尺寸和形状均不相同的碎屑),是表面材料逐渐流失(导致机件尺寸变化和质量损失)、造成表面损伤的现象称为磨损。引起磨损的原因既有力学作用,也有物理和化学作用。磨损过程中,磨屑的形成也是一个变形和断裂的过程,但表面应力复杂,且塑性变形

2、和断裂反复动态进行,表层组织变化也具有动态特征。§8.2耐磨性试验一、试验方法(磨损量的测量有称重法和尺寸法两类),一般用磨损量(ω)来表示,包括线磨损量(摩擦表面法向尺寸减小量)、体积磨损量、质量磨损量;上述磨损量为摩擦行程或摩擦时间的函数,因此可取单位行程或单位时间内的磨损量作为耐磨性指标(5磨损速率),称耐磨强度(μm/m,mg/m)和耐磨率(μm/h,mg/h)。也可用相对耐磨性来表示:3.磨损过程机件正常运行中的磨损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Ø跑合阶段(磨合阶段)开始,摩擦表面具有一定的粗糙度,真实接触面积较小,故磨损速率很大。随着表面逐渐被磨平,实际接触面积增大,磨损速率减小;Ø稳定

3、磨损阶段经过跑合阶段,接触表面进一步平滑,磨损稳定下来,磨损量很低,而磨损速率保持恒定;(大多数机器零件均在此阶段服役,磨损试验也需要进行到这一阶段。通常根据这一阶段的时间、磨损速率或磨损量来评定材料的耐磨性能。一般在跑合阶段磨合得越好,稳定磨损阶段的磨损速率就越低)Ø剧烈磨损阶段随时间和磨损行程增加,接触表面之间的间隙逐渐扩大,机件表面质量下降,润滑膜被破坏,引起剧烈振动,磨损速率急剧增加,摩擦副温度升高,机械效率下降,精度丧失,最后导致零件完全失效。§8.3磨损机制(磨损类型)一、黏着(粘着)磨损5又称擦伤、咬合磨损实际表面存在粗糙度,两个相互作用的面接触时,真正的接触只在少数几个孤立的

4、微凸体顶点上,由此产生高的局部应力,超过材料的压缩屈服强度,发生塑性变形,挤破润滑油膜、氧化膜,同时摩擦表面温度升高,裸露的金属表面接触而产生黏着,而摩擦面持续相对运动,黏着点被剪切破坏,另一区域又形成新的黏着点。即:黏着点形成→剪切破坏→形成→破坏。二、磨料磨损在硬的磨粒或凸出物对零件表面的摩擦过程中,使表面层材料发生磨耗的现象。(石英、砂土、矿石等非金属磨料,或零件本身磨损产物)Ø一种是磨料硬度高且棱角尖锐,在切应力作用下,切削金属表面形成切屑;Ø另一种是磨料圆钝,基体材料塑性好,磨料在基体表面犁过,使其产生塑性变形在两侧堆积起来形成沟槽,然后堆积部分被压平,反复的塑性变形,产生裂纹并引

5、起剥落(疲劳破坏)任何存在于大气中的机件表面总有一层氧的吸附层。在摩擦副做相对运动时,由于表面凹凸不平,在凸起部位单位压力很大,导致产生塑性变形。塑性变形和摩擦热加速了氧向金属内部扩散,从而形成氧化膜。由于形成的膜的强度低,在摩擦副继续做相对运动时,氧化膜被摩擦副一方的凸起所剥落,裸露出新表面,从而又发生氧化,会后又再被磨去。机件表面就这样被磨损,称为氧化磨损过程。三、腐蚀磨损在摩擦过程中,摩擦副之间或摩擦副表面与周围介质发生化学或电化学反应,形成的腐蚀产物在摩擦过程中被剥离出来所造成的磨损。腐蚀磨损常与机械磨损(比如黏着磨损和磨粒磨损)共存,故又称机械腐蚀磨损。在各类金属零件中最经常见到腐

6、蚀磨损的是氧化磨损。与别的磨损相比,氧化磨损具有最小的磨损速度(0.1~0.5μm/h),是允许存在的一种磨损形式,生产中可创造条件使其他磨损转化为氧化磨损(改善润滑条件)。氧化磨损速率和氧化膜性质和它与基体的结合强度有关(脆性的、结合强度低→易磨损),也与基体金属表面塑性变形抗力有关(硬度高→耐磨损)。四、微动磨损两接触表面间小幅度的相对切向运动称为微动。在压紧的表面之间由于微动而发生的磨损称为微动磨损。5(例如紧配合轴在反复弯矩±M作用下弯曲,从配合点A至边缘各点滑动量依次增加到±dl,这种非常小的相对滑动引起磨损。)微动磨损是黏着、磨料、腐蚀、和表面疲劳的复合磨损过程:①两接触面产生凸

7、起塑性变形,黏着,随后发生的切向位移使黏着点脱落;②脱落的颗粒具有较大的活性,从而在大气中形成氧化物;由于两摩擦面不脱离接触,在随后的位移中,发生脱落的颗粒将起磨料作用;③接触区产生疲劳裂纹,裂纹形成后,与表面近似垂直方向向内部扩展,导致疲劳失效。(磨损类型并非固定不变,而是在不同的外界条件(摩擦类型、相对滑动速度和接触压力的大小)和材料特性(表面抗粘着能力、力学性能、耐热性、金属与润滑剂的相互作用等)条件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