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中药学的若干思想

临床中药学的若干思想

ID:38275280

大小:2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07

临床中药学的若干思想_第1页
临床中药学的若干思想_第2页
临床中药学的若干思想_第3页
临床中药学的若干思想_第4页
资源描述:

《临床中药学的若干思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关于建立临床中药学的若干思想中药学是研究中药基本理论、中药来源、采收、加工、炮制、栽培与驯养,中药材地域特色中药材品种、质量的鉴定以及中药性能、功效及临床应用的学科,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药学包括中药药材学、中药栽培学、中药炮制学、中药制剂学、中成药学、中药药理学、中药化学等分支。临床中药学是中药学的分支,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根据临床应用的实际需要,对常用中药的来源、制造、加工、药性、作用、应用指征等进行药物的分析鉴定、配伍、调配分发以及临床效验的评估和药事管理等,即旨在解决临床应用中药时的有关问题,称为临床中药学。

2、临床中药学研究的近期设想:临床中药学应对单味药、“药对”及复方药进行前瞻性研究,首先应集中在临床疗效和药理学研究方面。单味药的效果,如在《神农本草经》中提到的常山抗疟(伤寒寒热、热发温疟)、黄连治痢(肠癖、下痢)、麻黄定喘(止咳逆上气)、乌头止痛(寒痹、湿痹)、当归调经(妇人漏下绝子)、阿胶止血(女子下血),均被证明确实有效。近年发现并深入研究的青蒿抗疟,青黛抗白血病,五味子降转氨酶,丹参、川芎扩张血管,雷公藤治疗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表明单味中药的研究仍具很大的潜力。“药对”是中药配伍的一个重要内容,介于单味药与复

3、方之间,主要根据药物之间即有相须、相使的协同作用,又有相畏药的相反相成、调节偏胜、制约毒性、缓和不良反应等作用进行研究的。近年根据补中益气汤中如无升麻、柴胡则对小肠蠕动的双向调节作用减弱的临床验证,认为升麻、柴胡与方中其他药物有协同作用。有人提出养阴清肺汤的元参、补中益气汤中的升麻、柴胡,正柴胡饮中的生姜均有调动方中其他药物药效的作用。在20世纪前半叶,我国学者按西方药学思想从中草药中提取有效药物成分,并研究其对器官功能的药理作用,如从麻黄中提得麻黄碱,从而发现这种生物碱对心血管系统有类似肾上腺素的作用,使之成为治疗多种疾

4、病的一种药物。这种将植物成分纯化为化学单体的药学思想,是西方药学家走的路子,我们不宜全盘照搬。在中药研究中,仍应按照中医药理论紧密结合临床,运用现代科技和药学研究手段,对“药对”药组和复方进行研究。药性理论研究是一项系统工程,近年有较大进展,是临床中药学的重要理论依据,仍应深入研究。中药栽培、驯养以及合成,近年有很大的发展;中医历来提倡地道药材,认为“凡用药必须择土地之所宜者,则药力具,用之有据”。“药性每随时地而少异……诸药所生,皆有境界……失其地则性味或异失其时则气味不全”。现在临床使用药物中,有不少是栽培、驯养及合成

5、品,这对缓解药物供不应求,无疑是有益的。但从临床角度,能否保证这些药物确有疗效,达到道药材的水平,确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关于中药对人体各系统引起不良反应及毒性作用的病例已屡有报道。从1974~1984年间,国内期刊关于因服用中药而中毒致死的报告27篇,这些药物包括巴豆、苍耳子、六神丸、雷公藤、甜瓜蒂、木通、牵牛、苦楝子等;此外,有的药物还可引起过敏反应。故中药、中成药引起中毒及过敏反应是不可忽视的。另外,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普遍加强,滋补保健品的开发和消费呈方兴未艾之势。中药滥用,特别是补益药滥用的现象十分普遍。其实中

6、医对机体虚损之认识有阴虚、阳虚、气虚、血虚之分,补虚药有较强的针对性,且有的个体“虚不受补”,即使是人参,若长期过量服用,也会引起脘腹胀满、失眠、欢快、咽喉刺痒、甚至便秘、鼻衄等“上火”现象。因此决不可认为“补药有益无损”而盲目滥用。药物对机体的作用主要是对其生理功能的兴奋或抑制,亦即对生理功能的加强或减弱;对病原体则主要通过干扰其代谢而抑制其生长繁殖而发挥功效,这在药理学上属于药效学的范围。药物进入人体后,在体内被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的过程,包括药物的转运和药物的生物转化过程,属于药物代谢动力学的范围。对绝多数的中药而

7、言,这些方面的研究基本上属于空白。如中药对老年人、对胎儿发育有何影响;老年人、孕期及哺乳期妇女如何用药;中药是否会致畸、致癌;中药的依赖性和耐药性如何,以及中药的安全性测试、疗效评价、量效关系等,都有待于深入研究。中药的药效学研究,是保证药物安全性、有效性的基础,应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选用一些具有中医特色的动物模型、实验方法和观测指标,同时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方法,特别要借用现代药理学方法,使中药药效学研究,既符合中医药理论,体现中医特色,又跟上时代要求,达到现代科学水平。建立临床中药学是时代的召唤,是医药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的

8、迫切需求,也是中医药学自身发展的需要。目前,已基本上具备了建立这一学科的理论基础和各方面的前提条件,卫生部和高教部门曾考虑过在研究生专业中设置临床中药学专业。相信在政府的关怀、支持下,临床中药学建立的日子将不会太远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