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从帛书《易传》看孔子易学解释及其转向1783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44卷第3期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Vol.44,No.32007年5月JournalofPekingUniversity(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s)May2007从帛书《易传》看孔子易学解释及其转向林忠军(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山东济南 250100)摘 要:本文通过解读帛书《易传》,阐述了孔子易学解释学。孔子早年将《周易》文本定为卜筮之书,晚年好易又发现了《周易》内涵德性,故在承认《周易》卜筮性外,又将其定为德性之书。为改变《周易》文本性质,孔子确立见仁见知的解释学原则,提出了“后亓卜筮、观亓德义”易学解释方法,以此出发,由对于
2、卜筮的解释转向德性的解释,最终实现了以德行求福和以仁义求吉的易学解释目标。最后作者指出:孔子关于易学解释已具有了西方哲学解释学的意味,与西方人不同的是孔子仍然未放弃中国传统的文字训释、象数和史学等方法,并以之为哲学解释的进路。孔子及其后学的易学解释学,是一种循环的解释学。关键词:孔子;卜筮;德性;解释中图分类号:B22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5919(2007)0320086206③遵循,说的是遵循正道而施行德义,人就可以明一、孔子对于《周易》察是非而不惑。而那些善于运用卜筮获取吉庆之文本性质的界定人是智慧不足和德性缺失的表现,如他说“德行: 《周易》有着卦
3、爻符号和与之相关的文字构成亡者神灵之趋,智谋远者卜筮之蘩。”(同上)这是的一套卜筮的话语系统,自这个话语系统产生起,孔子年轻时不学《周易》的主要原因。如廖名春所就为当时专门负责卜筮的官吏所掌管,与其他的言“孔子晚年以前不但不曾‘好《易》’:,反而视‘好“神明”数术一起,参与国家各种事务的决策,因《易》’为求‘德性’‘孙正而行义’的对立面。在这,此,早期的《周易》当为卜筮之书。生活在春秋末时的孔子看来《周易》是卜筮之书,,为君子所羞[1]173期的孔子认同这种观点。他认为“法马(象)莫大称。”乎天地,变 莫大乎四时,垂马(象)著明莫大乎日孔子晚年发现了《周易》中“古之遗言”,这里[2]
4、374月”“定天下之勿勿者莫善乎筮龟”,(帛书《系“古之遗言”是文王之教,即文王以仁为核心①辞》),所以圣人效法天象吉凶、自然变化、龟蓍神的德性。《要》所说的“文王仁,不得亓志,以成其物、河图洛书而作《周易》,其功用彰往察来,断天虑”,说的就是文王在纣王无道之时推行仁德谋求下之疑,定天下之吉凶。孔子本人曾用《周易》占推翻商王朝而不得其志。孔子看来,这种以仁为筮过,传世文献记载过孔子用《周易》占筮事实,如核心的德性在现实中往往表现为一种不偏不倚、②孔子曾占得贲卦和旅卦。孔子明确说过“吾百,知柔知刚的处世方法。他说“川:(坤)之至德,柔占而七十当。”《要》()正因为《周易》是卜筮之书,而
5、反于方;键(乾)之至德,刚而能让。”《衷》()此是年轻的孔子轻视之,在他看来,真正有德行和智慧说乾坤至德刚中有柔,柔中带刚,刚柔相济,二者的人不需要卜筮,即可以预知和分辨吉凶,做到趋不能偏废。若只有刚无柔,或只有柔而无刚,则必利避害。“孙正而行义,则人不惑矣”。(同上)孙,然有一失“不刚则不 ,(动),不 (动)则无功,恒收稿日期:2006212208作者简介:林忠军,男,山东莱阳人,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教授。①本文中帛书《易传》的内容,悉引自廖名春《帛书易传初探》之释文,以下所引仅注篇名。为方便起见,均写作通用简体字。② 《吕氏春秋·慎行论》和《说苑·反质篇》有孔子占
6、得贲之记载。《易纬·乾坤凿度》有孔子偶筮得旅之记载。③ 李学勤说“‘孙’读为‘循’:,音近通假。”见李氏著《周易溯源》,巴蜀书社2006年版,第374页。 第3期林忠军:从帛书《易传》看孔子易学解释及其转向87(动)而弗中则[亡,此刚]之失也。不柔则不静,下的解释者,对于道的理解和解释也就不是固定不静则不安,久静不动则沈,此柔之失也。”《衷》()的一成不变的,总是历史性的和创造性的,持续不《易》之用就在于刚柔并重,刚者知柔,柔者知刚,断地呈现出新的意义。孔子及其儒家所谓“见仁去人之弊。如《要》所言:“夫《易》,刚者使知瞿见知”和“唯变所次”其实就是承认了解释的对象(惧),柔者使知刚,
7、愚人为而不忘,惭人为而去———道,具有确定的意义,同时又具有抽象的非现诈。”《要》()如此,“文而能朕”,“武而能安”。时性的、流动开放的不确定性。就解释者而言,他《衷》()由于此缘故,孔子一改年轻时轻视《周易》所作出的任何解释都在其前见之中,任何解释本的态度,老而好易“居则席,行则囊”,把《周易》定身都是一种偏见。所谓的前见,就是处在历史条为德性之书。这里德性主要指人的德性,当然也件下解释者已有的观念和知识。“理解甚至根本包括天地自然之德性《二三子》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