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筠_覆瓿社灯谜_与_清诒堂灯谜_稿本两种_李淑燕

王筠_覆瓿社灯谜_与_清诒堂灯谜_稿本两种_李淑燕

ID:38274042

大小:143.9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6-01

王筠_覆瓿社灯谜_与_清诒堂灯谜_稿本两种_李淑燕_第1页
王筠_覆瓿社灯谜_与_清诒堂灯谜_稿本两种_李淑燕_第2页
王筠_覆瓿社灯谜_与_清诒堂灯谜_稿本两种_李淑燕_第3页
王筠_覆瓿社灯谜_与_清诒堂灯谜_稿本两种_李淑燕_第4页
王筠_覆瓿社灯谜_与_清诒堂灯谜_稿本两种_李淑燕_第5页
资源描述:

《王筠_覆瓿社灯谜_与_清诒堂灯谜_稿本两种_李淑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民俗研究2008.2王筠《覆瓿社灯谜》与《清诒堂灯谜》稿本两种李淑燕灯谜,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文学样式,它独立于诗、词、曲、散文、杂剧之外,既为文人所喜爱,同时也深受普通百姓的欢迎,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游戏。虽然灯谜在战国时期就已经产生了,且历朝历代灯谜的数量也很大,但由于保存不慎,且参与者众而创作者寡,所以,如今流传下来的灯谜不多,记载灯谜的书籍也很有限。钱南扬《迷史》载有自战国荀况所撰《荀子·赋篇》以来各朝的迷集八十二种,并称“所得不过什一”,由此可知这一领域还有进一步研究的很大余地。灯谜原为文人的游戏、嘲谑之作,至两宋而大盛,成为百戏的内容

2、,普通市民亦在元霄节时作灯谜以娱乐。清代灯谜,沿袭前代。文人所作谜集保存下来的比前代多,如毛际可《灯谜》、黄周星《廋词》、周亮工《字触》等等,多为已刻之书。山东省图书馆所藏王筠的《覆瓿社灯谜》和《清诒堂灯谜》则为稿本,从未刊行。钱南扬《迷史》中专门列举过历代灯谜方面的书籍,就没有提到王筠的这两部灯谜。这是鲜为人知的两部与民俗有直接关系的珍贵文献。这里谈谈两书的价值。王筠,山东安丘人。字贯山,号箓友。生于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卒于咸丰四年(1854)。道光元年举人。道光二十四年官山西乡宁知县,并曾权知徐沟、曲沃二县。民朴事简,讼至立判,二县皆

3、治。公余则以治学为务,博涉经史,犹长于《说文》之学。治《说文解字》近三十年,成就卓著,为清代“说文四大家”之一。以《说文释例》、《说文句读》为代表作。其著作还有《说文系传校录》、《文字蒙求》、《禹贡正字》、《四书说略》、《周虢季子白盘释文》、《蛾术编》等等。王筠一生著述丰富,所作多为朴学代表,然亦不乏游戏之作,《覆瓿社灯谜》和《清诒堂灯谜》即为公余解颐所作。王筠之子王彦侗在《覆瓿社灯谜》跋文中说,该书是王筠侍其父王驭超官安徽时所作。“公方弱冠,约斋公(王驭超)为延桐城方植之(方东树)先生教读于阜238王筠《覆瓿社灯谜》与《清诒堂灯谜》稿本两种阳署

4、中,而署中幕客皆为一时名流,故每值公余之暇,辄以诗词相赓和,间亦作灯谜解颐。公之诗词则有《清诒楼稿》、《覆瓿集》,而灯谜则只数百首耳。及公官乡宁,将再制若干,谋付剞劂。未几,公已捐馆。今夏侗守制在家,出公遗书曝之。检视此稿,则已散乱殆尽。呜呼,先人遗泽不能珍藏,不孝之罪孰大于是哉。倘异日雕刻《海岱史略》时校而刊之,庶几少逭余罪于万一也。”这说明王筠所作的灯谜数量不止于此,有些已经散佚了。跋中所说的《海岱史略》后来刻出来了,有一定影响,可惜两个灯谜稿本始终没有刻出。必须强调的是,王筠和王彦侗都有刻印两部灯谜的愿望,王筠在两书中也多处声称要予以刊刻,

5、说明当时对此类书也并非全不在乎。下面对两部灯谜分别加以介绍。一、《覆瓿社灯谜》半页十行,分上下两栏,上栏为谜面,每条下用小字注明猜谜要求(即打一什么),下栏为谜底。如:上栏为“舍其半”,下小字“唐词”,下栏为“长亭共短亭”。每条灯谜字数不等,少则五六字,如:“百药名:半夏”、“春西厢:分秦晋”、“诺四书:有子曰”。多则十几字,如:“元后西厢二:一个文章魁首,一个侍女班头”、“君乘车,我戴笠,他日相逢下车揖汉书二:一贵一贱交情乃见”、“孝宗得名将,高宗有元臣,君能并举之欤书:显忠遂良”,等等,不一而足。该书共有灯谜二百六十六条,从内容上看,分为前后

6、两部分,前部分字迹清晰,书写认真。后部分则相对潦草。两部分共有的灯谜二百二十四条,前部分有而后部分所无者十二条,后部分有而前部分无者二十五条。后部分之后又有五条为两部分所共有,旁有一“删”字。前部分有三十一条上注“附”字。有的谜底下有“删”、“移删”、“可勿存”之类的字样,或者是“矿字欠”、“政字欠”、“近于注”等类似评点的字样。这些显然是为以后刊刻作准备的。另外,两部分皆有数处涂改。前部分有一处大的改动,即“自‘吕’字至‘自然’十谜移于‘腐刑’之下‘江木’之上”。可见,当时王筠是有意要将该书刊刻的。这里分别从谜面、谜底两方面举例介绍。谜面。内容

7、丰富,涉及广泛。有的是史事,如:“魏去安邑草名:都梁”。“魏去安邑”说的是:周显王二十九年,秦国打败了魏国,魏国将河西之地献给秦国,239民俗研究2008.2并离开原来的国都安邑,徙都于大梁。“魏去安邑”的结果是建都于梁,所以谜底是“都梁”(“都梁”是一种香草)。又如:“武后欲立武承嗣书:姑将以为亲”。“武后欲立武承嗣”说的是:武则天晚年,洛阳人王庆之上书请立武承嗣为皇太子之事。武则天是武承嗣的姑姑,若立武承嗣为太子,那就是亲上加亲,当然是谜底“姑将以为亲”了。有的谜面是一句古赋或古诗词,如:“问征夫以前路汉人名:程不识”。为什么要问路呢?因为“

8、不识”路,而“程”即“路”义,“程不识”就是不识路。“问征夫以前路”是陶渊明《归去来兮辞》里面的一句“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