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赫哲族传统生态伦理观及其弱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赫哲族传统生态伦理观及其弱化中国农业大学黄英伟王强杨俊伍生态伦理学探讨的是人、社会与自然环境三者之间的伦理关系。提倡把人类的道德扩展到自然领域,把(1)人之外的自然存在物纳入伦理关怀的范围,用道德来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路。少数民族对自然界充满信仰、崇拜、畏惧、感恩等神圣心理,有效地维护了人与自然在原始状态下的和谐。民族生态伦理学试图探讨特定族群共同体如何适应塑造其生存的生态环境,并随此过程形成相应的风俗习惯、伦(2)理道德以及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等问题,强调自然环境、社会经济与民族文化的整体和谐发展。一、赫哲族的传统
2、生态伦理观(一)传统文化、生活、语言中的生态伦理观人是以文化的方式生存于自然环境之中并且与自然界发生某种关系的。文化是一个民族对所处的自然(3)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适应性体系,生态文化就是一个民族对生活于其中的自然环境的适应性体系和互动(4)模式。赫哲族的渔猎文化也是他们与之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资源环境的长期互动中逐渐演变形成的。据考古资料记载,赫哲族古代文明,至少可以追溯到六千年前的密山新开流新石器时代文化。先秦时期的肃慎、汉魏时期的挹娄、南北朝时期的勿吉、隋唐时期的黑水革未革曷、明代的野人女真等肃慎!!!满通古斯(5)族系各族,均与赫哲族先世
3、有历史渊源关系,是赫哲族的直系源流。至清朝末期,赫哲民族在三江地带的聚居地已达一百多处,现饶河县境内经考证为赫哲族聚居地的达十几处,其民居分布除极少依山而居外,绝大多(6)数沿江河而建,展现了赫哲族渔猎民族的生活特性。赫哲族不生五谷,但知渔猎,然鱼多于兽,不须网罟。每岁鱼大来时,逆流而上,一拥万万,至滩浅处,皆跃而过焉。人排立于滩上,以捧击之。鱼被伤,顺流而下,乃于下滩截取,堆积如山。风干、盐晒,藏为半年之(7)用。人食之余,即以喂马、喂犬豕,并取其破皮为衣裙,颇光耀夺目。从如此精练简洁的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出赫哲族的生产生活都离不开渔猎,同时也可
4、看出当时渔业资源之丰富。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赫哲族是一个社会经济发展相对迟缓的民族,直到明末清初,基本停滞在以渔猎为主要生产方式,以氏族部落组织为基本社会形态阶段,渔猎资源丰富而又十分寒冷的地理环境,决定了赫哲族以渔业为主,猎业与采集为辅的生产经济文化类型,渔猎经济贯穿于古代社会各个历史发展阶段。赫哲族生活的三江流域属于高寒地区,无法种植棉、麻等用于纺织的作物,只好用渔猎生产的副产品!!!鱼皮和兽皮来制作衣服和被褥,也正是由于这一特点,在古代被称之为鱼皮部或狍皮部。清初以前,赫哲族跟外族人少有接触,还没有学会种植和食用农作物,饮食除了鱼类就
5、是兽类,现在赫哲族的食鱼文化中还有[1]塔拉哈和刹生鱼等传统做法和吃法。赫哲人选择沿江河地带的高坡处就地取材建筑房舍,即便于渔捞(8)生产,又可避免潮湿不便,狩猎者往往在接近猎区的地方搭盖简陋的临时住房。在渔猎交通工具方面,赫哲人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们擅长穿踏板在冰天雪地上跟踪追逐野兽,滑起来旋转自如,疾驶如飞,人们用骑(9)木马窜山跳涧,穿花鞋翻江过河来形容赫哲族人民的勇敢矫健。传统赫哲族的物质生活从衣、食方面严重依赖于捕鱼、狩猎所得,在住、行、方面体现了为方便捕鱼、狩猎生产而设的特征。赫哲族有本民族的语言,无该研究是亚洲开发银行资助
6、的三江平原发展可持续替代生计和社区参与可持续湿地管理研究项目(V/05-014)的一部分。251(10)文字,早年以削木、裂革、插草来记事。语言中的词汇多与居住地周围的地形,渔、猎场周围的山名、河流的名称有关,但渔业生产方面的词汇占多数,除日常用语外,各地区有关生活和地理方面的词汇受到居住地区的地理环境的影响。传统赫哲族仅从事渔猎生产活动,因而其语言、文化就形成了围绕着狩猎和捕鱼为中心的渔猎文化特征。赫哲人传统的渔猎经济属于典型的索取型自然经济,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极大。自然经济最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生产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自身的需要,而不是为了交换
7、,因而生产的规模是以能否满足自身需求为限度。这种原始经济建立起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达到了人类与自然的完美结合,是历史上赫哲族渔猎生计方式能够长期延续的根本原因。另外,由于渔猎型民族是全面地并且是直接地以自然界存在的动植物资源为生,因此渔猎型民族生态文化所存在的地区大都是自然资源极为丰富的地区,并且也是在自然生态系统上自成一体的地区。同时,以渔猎为主要物质生产方式的民族,其生产力发展水平一般也处于较低的层次和水平。也正因为如此,渔猎型生态文化虽然是完全依赖动植物资源为生但却并不存在竭泽而渔的现象。赫哲族中广泛流传着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
8、的谚语形象地说明了其物质生活资料的丰富程度,赫哲族渔猎型生态文化对自然生态环境没有显著负面的影响,保持着一种低层次的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