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湖州雅集风尚与地域文化

唐宋湖州雅集风尚与地域文化

ID:38269132

大小:216.17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25

唐宋湖州雅集风尚与地域文化_第1页
唐宋湖州雅集风尚与地域文化_第2页
唐宋湖州雅集风尚与地域文化_第3页
唐宋湖州雅集风尚与地域文化_第4页
唐宋湖州雅集风尚与地域文化_第5页
资源描述:

《唐宋湖州雅集风尚与地域文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32卷第5期湖州师范学院学报Vol.32No.52010年10月JournalofHuzhouTeachersCollegeOct.,2010集会与地域:唐宋湖州雅集风尚与地域文化*陈超(苏州大学文学院,江苏苏州215123)摘要:在对唐代大历浙西联唱的地域影响考察中,湖州雅集的郡守宾客唱和风尚是不容忽略的。其上承晋宋以来的郡守宾客唱和遗风,下启赵宋的郡牧文豪集会风气,截然不同于明清以地域文化精英为雅集主体的文会流风。以郡守宾客为集会主体,历代郡守修造、雅集的亭堂楼台为集会场所,以宴游饯别和人文旨趣为集会主题和格调,充分展现

2、了唐宋湖州雅集风尚的主要特征。唐宋湖州雅集风尚对其地的文化品格建构颇有贡献,同时对明清湖州的文会兴盛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关键词:唐宋;湖州;浙西联唱;雅集中图分类号:G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1734(2010)05003905吴兴(今湖州)自东晋为善地,以山水清远闻名,贤者乐游其地。自魏晋以后,仕者或志慕闲散,往往[1][2]请乞于此。南北朝时期江南因永嘉之后,衣冠避难多所萃止,文艺、儒术斯之为盛。东晋南渡后,因文士避难南方,吴兴文化发展得此时遇,开发进程加快,至南宋已为东南最盛处,于今为股肱郡。山水清[3][4]远,人物显贵。其后声誉不

3、减并延续至明清,素称江表大郡。随着文化进程的推进,吴兴艺文也渐兴盛。晋宋以还,文士翕集,其地文事亦日以富。至于唐代,以大历浙西联唱和湖州诗会为文事鼎盛期。宋代因前后六客和王十朋三客、十客、十二客等唱酬再掀文会高峰,至于明清则诗社遍布,文会雅集频繁。湖州绵延不衰的雅集传统作为地域文化遗产,对湖州城市的文化品格建构亦有相当的贡献,是湖州地域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一、雅集群像:郡牧宾客的集会主体吴兴素以山水称胜,其艺文复得江山之助,文事繁盛。方志论其地胜集之风曰:吴兴素称江表大郡,而山水又分天下第一,故不独生其地者登临契集,嗢噱于轻清冷汰间,而寄公侨客亦多牵拂相招,

4、披襟得[5]侣。唐宋以降,良会频繁,如鲁公则宾客神仙,坡老则文章鼓吹,尤焯著巳。唐宋以降,吴兴文会众多,尤其以浙西联唱和前后六客为盛。其间文会主要特征在于郡守为吴兴雅集文会的主盟者。在雅集中多以郡守为中心,召集嘉宾良朋唱和酬答,并由此形成了郡守宾客的文会传统。在历代湖州太守追寻前贤风雅的过程中,唐宋的湖州文会屡屡被后人提及。如清宋琬与太守吴绮雅集湖州时曰:吴兴山水,秀绝东南,而唐宋之间复多贤太守。颜清臣、苏子瞻其最著已。两公幸当太平无事时,得以优游闲适,极登临宴赏之娱,[5]其风流遗事宛在耳目之前,而残碑断墨尤为人宝惜爱玩而不忍弃。由此可见唐宋的郡守雅集传统影响

5、之深远。在唐宋吴兴雅集群像的历史画卷中,中唐的浙西联唱,北宋的前后六客和南宋王十朋的三客、十客、十二客文会无疑是最光彩夺目的。有唐一代,吴兴的集会活动频频。开元之时有湖州别驾李适之携亲友登山酣饮,虽无集会赋诗之实,但对于后来地方雅集应是颇有影响的。如!吴兴志∀卷十二曰:(李)适之每携其所亲友登山酣饮,望帝乡,[6]时以一醉,士民呼为李相石罇。颜真卿及门生弟侄,多携酒艤楫以游,作!李相石罇宴集联句∀。大历间*收稿日期:20100530作者简介:陈超,在读硕士,从事唐宋文学研究。40湖州师范学院学报第32卷再有皎然等与刺史卢幼

6、平的文会唱和,后大历八年,刺史颜真卿上任,借着编纂!镜海源流∀的机遇,颜真卿周围聚集了众多文士。他们平素相与讨论,闲时则雅集酬唱,诗文风流。后来!镜海源流∀虽编纂事毕,却又凭着皇甫曾,耿湋,张志和,杨凭、杨凝兄弟等名流的过往,延续乃至于繁盛了吴兴的文会酬唱,前后唱和活动共同成就了轰动一时的浙西联唱,酬唱作品颜真卿后收录在自己的别集!吴兴集∀中。惜是集北宋时已散佚,后人无缘窥知此次雅集盛况。后颜真卿离任,皎然主盟文会,仍延续着这次雅集的余波,再次声援了大历年间吴兴集会的广大辐射力。至于宋代,北宋庆历六年湖州太守马寻于湖州南园宴请六老,即南园六老之会。他们六人分别是

7、工部侍郎郎简,年七十九。司封员外郎范说,年八十六。卫尉寺丞张维,年九十一。刘余庆,年九十二。周守中,年九十五。吴琰,年七十二。关于这次雅集的情况,张维诗!太守马太卿会六老于南园∀有描述,其曰:贤侯美化行南园,华发欣欣奉宴娱。政绩已闻同水薤,恩辉遂喜及桑榆。休言身外荣名好,但恐人间此会[7]无。他日定知传好事,丹青宁羡洛中图。后这首诗与另九首张维赏爱的诗被张先题咏作!十咏图∀,以纪念其父张维。如果说太守马寻宴请六老更多在于司太守之职,那么后来在熙宁七年的集会便是名副其实的文事高会了。此次雅集又称之为碧澜堂六客,即著名的前六客之会。熙宁七年湖州太守李常到任,与众

8、宾客张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