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贝丁酯胶囊

氯贝丁酯胶囊

ID:38256092

大小:3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6-07

氯贝丁酯胶囊_第1页
氯贝丁酯胶囊_第2页
氯贝丁酯胶囊_第3页
氯贝丁酯胶囊_第4页
氯贝丁酯胶囊_第5页
资源描述:

《氯贝丁酯胶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氯贝丁酯胶囊说明书【药品名称】通用名:氯贝丁酯胶囊曾用名:商品名:英文名:ClofibrateCapsules汉语拼音:Lubeidingzhijiaonang本品化学名称为:2-甲基-2-(4-氯苯氧基)丙酸乙酯其结构式为:分子式:C12H15ClO3分子量:242.70【性状】本品为胶囊剂,内容物为【药理毒理】本品属氯贝丁酸衍生物类血脂调节药,通过降低极低密度脂蛋白,达到降血脂的目的,但其降血脂作用的机制并未完全明了,可能涉及抑制肝脏脂蛋白(特别是极低密度脂蛋白)的释放和胆固醇合成,改变肝脏甘油三酯合成,加强脂

2、蛋白酯酶的作用,增加固醇类分泌并从粪便中排出,以及增加循环中甘油三酯(极低密度脂蛋白)的清除。动物实验表明,长期大量使用本品可导致良性或恶性肿瘤的发生。如将人用最大剂量的1-2倍,长期用于小鼠和大鼠(按体表面积mg/m2计数),与对照组比较,可导致肝脏良恶性肿瘤的发生率增加。【药代动力学】本品从胃肠道吸收完全但缓慢。血浆蛋白结合率高,可达95%-97%。口服单次剂量后2-6小时血药浓度达峰值。降血脂作用在服药2-5日内出现,停药3周后作用消失。半衰期在正常人为6-25小时。口服后在肠道内迅速去酯化,并在肝脏内经首过

3、代谢产生有活性的氯贝丁酸,口服剂量的95%-99%以游离型或结合型代谢物的形式经肾脏排泄,10%-20%为氯贝丁酸,60%为葡糖醛酸结合物。【适应症】高脂血症。其降甘油三酯作用较降胆固醇作用明显。鉴于本品对人类有潜在致癌的危险性,使用时应严格限制在指定的适应范围内,且疗效不明显时应及时停药。【用法用量】成人常用量口服,一次0.25-0.5g,一日3-4次。为减少胃肠道反应,本品宜与饮食同进,开始时宜采用小剂量,以后逐渐增量,但在治疗的第一个月内应达到规定剂量,停药时最好也采取递减方式;有时在开始服药的第一个月内疗效

4、不显著,继续服用可见效,需长期服用,停药后,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可能回升甚至超过原有水平,故应采用饮食控制疗法并监测血脂至稳定。治疗3个月无效即应停药,但治疗结节性黄色瘤可能需时一年。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用药需减量。【不良反应】1.长期用本品使胆石症胆囊疾患加剧而需手术。2.有增加周围血管病、肺栓塞、血栓性静脉炎、心绞痛、心律失常和间歇性跛行发生的危险。3.临床上偶见胸痛、气短、心绞痛;血肌酸磷酸激酶和血清氨基转移酶增加,但并非由于心肌梗死。4.临床上常见的不良反应有腹泻与恶心;较少见的不良反应有:①心律失常;②白

5、细胞减少或贫血而有发热、寒战、声哑、背痛、排尿困难;③因肾脏毒性作用而见血尿、尿少、脚与下肢浮肿。5.临床上少见但持续存在时须加注意的不良反应有:流感样综合征(肌痛、乏力,常见于肾病患者,并常伴有肌酸磷酸激酶和血氨基转移酶增高),头痛、胃痛、性功能减退、呕吐等。6.用本品治疗高血脂症,可降低非致命性心肌梗死发生率,但并不一定减少心血管病的死亡率和致命性心肌梗死的发生。本品有增加非心血管原因引起死亡的危险。【禁忌症】1.对氯贝丁酯过敏者禁用;2.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患者禁用,因本品可促进胆固醇排泄增多,使原已较高的胆

6、固醇水平增加;3.有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禁用,因为在肾功不全的患者服用本品有可能导致横纹肌溶解和严重高血钾。【注意事项】1.下列情况慎用:①胆石症,本品可使胆道并发症增多;②肝功能不全,此时蛋白结合率减少但半衰期不变;③甲状腺机能亢进,本品可激发肌病;④溃疡病,可能促使其再活动;⑤肾功能不全,清除率降低使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尤其是肌病;⑥对本品不耐受。2.用药期间定期检查:①全血象计数,尤其治疗前有贫血或白细胞计数减少者;②血肌酸磷酸激酶,尤其在尿毒症患者;③肝功能试验包括血清氨基转移酶;④血脂水平。3.在使用本品过

7、程中,如有血清淀粉酶增高、肝功能异常、血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增高,须停药。4.对诊断的干扰:①血肌酸磷酸激酶可能升高,尤其在肾功能衰竭或低白蛋白血症时;②血浆β脂蛋白可能升高,此时血极低密度脂蛋白极低,但血低密度脂蛋白反而增高;③血浆纤维蛋白原可能降低;④血清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可能增高。5.本品可导致肌痛、肌炎、肌病及横纹肌溶解,有时可合并血肌酸磷酸激酶升高,因此对于那些具有某些危险因素可导致继发于横纹肌溶解的肾衰竭的患者,应考虑停药,如急性严重感染、低血压、大型手术、创伤、严重的代谢、内分泌或电

8、解质失调、癫痫活动等;如血肌酸磷酸激酶显著升高或肌炎诊断成立,则应停药。6.在治疗血脂异常的同时,还需关注和治疗可引起血脂异常的各种原发病,如甲状腺机能减退、糖尿病等。7.某些药物也可能引起血甘油三酯升高,如雌激素、噻嗪类利尿药和β阻滞剂等,停药后,则不再需要相应的调脂治疗。8.饮食疗法始终是治疗高血脂的首要方法,加上锻炼和减轻体重等方式,都将优于任何形式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